一种具有通道磁场引导结构的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

    公开(公告)号:CN104033346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93206.8

    申请日:2014-06-25

    Abstract: 一种具有通道磁场引导结构的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它涉及一种电推力器,以解决现有推力器的磁场位形和磁镜尖端位置不能根据放电通道截面的变化做到方便可调,磁镜尖端处的磁分界面角度不易调节,以及进行变截面实验的钐钴永磁铁材料加工周期长、价格昂贵的问题,它包括陶瓷套筒、发动机外壳和四块永磁铁,永磁铁为圆环形永磁铁,四块永磁铁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四块永磁铁的中部布置有陶瓷套筒,陶瓷套筒的大直径端口朝上,四块永磁铁通过发动机壳体卡装在一起,它还包括五个导磁环和五个不导磁的配合环;五个导磁环分别是第一导磁环、第二导磁环、第三导磁环、第四导磁环和第五导磁环。本发明应用在航天领域。

    一种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的阳极

    公开(公告)号:CN103953518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200932.0

    申请日:2014-05-13

    Abstract: 一种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的阳极,它涉及一种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的阳极。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的阳极温度较高,导致发动机通道内壁和阳极受热短时间内急剧增强,热量传导至永磁铁部位严重影响了永磁体的磁性,且阳极的气体密封与绝缘难以处理的问题。一种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的阳极,它包括阳极板、阳极头、陶瓷腔体、绝缘板、散热器、阳极进气管和垫片。本发明一种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的阳极用于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

    多级尖端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分段陶瓷通道

    公开(公告)号:CN103775297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75274.7

    申请日:2014-03-04

    Abstract: 多级尖端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分段陶瓷通道,涉及等离子推进领域。它是为了解决多级尖端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出口区羽流震荡,羽流发散角较大,陶瓷通道壁面温度过高,电离率较的问题。本发明陶瓷通道前段为挡板式结构,减小电子对推力器前端面腐蚀,同时与出口永磁铁构成磁回路,具有一定屏蔽作用,减小出口羽流区的磁场强度,电子更容易进入通道进行电离,电势降集中在出口磁分界面,减小羽流发散角;中段氮化硼陶瓷具有较低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电子温度较高,电离率较高;近阳极区后段隔热陶瓷减少了通道对阳极热量吸收,阳极热量通过阳极底面导热散出,减少了对永磁铁的散热,避免永磁铁因温度过高而退磁。本发明适用于等离子推进领域。

    核壳结构NaY(98-X)%F4:X%Yb,2%Er@NaDyF4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25157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90640.6

    申请日:2012-11-27

    Abstract: 核壳结构NaY(98-X)%F4∶X%Yb,2%Er@NaDyF4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上转换反光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磁性荧光材料发光中心容易受高能基团的影响,从而降低了上转换发光效率和发光强度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如下:将DyCl3·6H2O加入到油酸与十八烯的混合物中,升温到160℃,形成均一的浅黄色溶液,降温,加正己烷溶液,搅拌,再升温,保温,降温,加入NH4F和NaOH的无水甲醇溶液,静置,在氩气氛围加热并保温,再加热并保温,冷却,洗涤,离心,即得。核壳结构NaY78%F4∶20%Yb,2%Er(@NaDyF4为六方相结构,发光中心不受高能基团的影响,提高了上转换发光效率,从而使发光强度大大提高。

    输送氨基还原剂的褐煤低氮氧化物燃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82263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0910071379.4

    申请日:2009-02-04

    Abstract: 输送氨基还原剂的褐煤低氮氧化物燃烧方法,它涉及燃烧褐煤的方法。它解决了目前采用空气分级燃烧技术锅炉燃烧褐煤容易发生结渣,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锅炉燃烧褐煤需要催化剂、系统投资巨大、运行成本高,以及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锅炉燃烧褐煤脱硝效率低、还原剂溶液蒸发影响锅炉热效率的问题。本发明方法采用炉膛内从下至上分为主燃区(1)和燃尽区(2)的锅炉;褐煤燃烧过程中氨基还原剂颗粒和溶液分级喷入。本发明两种方法均可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量达60%以上,而且褐煤燃烧效率高达98%以上。本发明两种方法中褐煤在燃烧过程中不发生结渣,不需要催化剂,运行成本仅为SCR法运行成本的30%左右。本发明方法对锅炉热效率影响小于0.5%。

    飞秒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提高气体碳氢燃料稳燃极限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287349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148724.7

    申请日:2011-06-03

    Abstract: 飞秒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提高气体碳氢燃料稳燃极限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涉及一种提高气体碳氢燃料稳燃极限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气流速度超临界燃烧系统中存在的燃烧不稳定、火焰易熄灭的问题。方法:在所述石英玻璃圆管的管口处将混合气体点燃,形成本生灯火焰,并使混合气体的速度超临界;采用飞秒激光器发射飞秒激光光束,并将所述飞秒激光光束聚焦在混合气体的未燃区域诱导混合气体产生等离子体,实现提高火焰稳定极限。装置:混气罐的出气口与石英玻璃圆管的进气口连通;石英玻璃圆管的顶端产生火焰,飞秒激光器产生的飞秒激光光束聚焦在混合气体的未燃区域。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气流速度超临界的燃烧系统的设计中。

    一种墙式布置带侧二次风的直流煤粉燃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52429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212324.3

    申请日:2010-06-29

    Abstract: 一种墙式布置带侧二次风的直流煤粉燃烧装置,它涉及一种直流煤粉燃烧装置。针对带侧二次风的直流燃烧器四角切圆布置困难,不能完全解决煤粉气流两侧补气条件不同而引起煤粉气流偏斜发生结渣和高温腐蚀问题。炉膛的四面水冷壁上分别设置的一、二次风喷口与侧二次风喷口组合构成燃烧器,一、二次风喷口的中心线在向火侧方向与其所在水冷壁之间的夹角分别为α2和α1,侧二次风喷口的中心线与一次风喷口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α3,水冷壁上或炉膛的每个棱角处设置有燃尽风喷口,燃尽风喷口设置在燃烧器的上方。本发明合理组织煤粉和空气的混合,实现“风包粉”方式燃烧,防止了煤粉气流偏斜,有利于锅炉的稳燃、低负荷及低NOx排放。本发明用于燃煤锅炉上。

    一种单炉膛对称双切圆煤粉燃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93394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36693.9

    申请日:2010-03-31

    Abstract: 一种单炉膛对称双切圆煤粉燃烧装置,它涉及一种单炉膛煤粉燃烧装置。针对单炉膛双切圆形式的炉膛中,由于燃烧器矩形布置而造成的切圆气流呈斜椭圆形,斜椭圆长轴指向的“热角”附近易发生结渣和高温腐蚀问题。前、后墙水冷壁上各设置有两列墙式布置的燃烧装置,炉膛的每个楞角处设置有一列角式布置的燃烧装置,每列墙式布置的燃烧装置和每列角式布置的燃烧装置均各由一组主燃区燃烧装置和一组燃尽风装置组成,主燃区燃烧装置由多个一、二次风喷口组成,多个一、二次风喷口上下交替设置,每组燃尽风装置由多个燃尽风喷口组成,本发明可使切圆气流近似为正圆形,减轻炉内结渣和高温腐蚀,同时使得炉内燃烧气流充满度更好,易于布置。

    防止侧墙水冷壁结渣的W型火焰锅炉

    公开(公告)号:CN101050854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710072221.X

    申请日:2007-05-18

    Abstract: 防止侧墙水冷壁结渣的W型火焰锅炉,它涉及一种W型火焰锅炉。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W型火焰锅炉侧墙水冷壁结渣的问题。本发明第一贴壁风风箱(2)、第二贴壁风风箱(16)、第三贴壁风风箱(20)和第四贴壁风风箱(17)分别设置在四个翼墙(9)的外侧,每个翼墙(9)设有通风缝隙(15)。本发明从贴壁风风道和贴壁风风箱进来通过通风缝隙进入炉膛内形成贴壁风,贴壁风在两侧墙水冷壁的附近形成的空气膜的气氛为氧化性气氛,在氧化性气氛下,灰的熔点高,灰不容易熔融,所以不容易形成结渣;同时,贴壁风温度低,降低了水冷壁附近的温度,也有利于防止两侧墙结渣;另外,在两侧墙水冷壁附近形成的空气膜,减少了冲击到两侧墙水冷壁附近的煤粉量,达到了防止结渣的效果。

    基于湿法脱硫塔具有增强低负荷适应性能的烟气脱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03884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311850.2

    申请日:2009-12-18

    Abstract: 基于湿法脱硫塔具有增强低负荷适应性能的烟气脱硫方法,它涉及一种烟气脱硫方法,本发明解决了当脱硫塔负荷降低时(低于30%脱硫塔额定负荷下烟气量的负荷)流经脱硫塔的烟气量变少无法保持脱硫塔中除雾器的除雾效率、脱硫效率及塔出入口处飞灰和液滴沉降的问题。本方法的主要步骤为:将脱硫塔中脱硫后的烟气除雾后排出;在循环烟气调节器的自动调节下,当脱硫系统负荷低于30%额定负荷时,从已净化后的净烟气分流部分净烟气,通过循环烟气管路重新回至脱硫塔入口,使得塔内气速增加,保证脱硫塔内烟气负荷能稳定运行的至少30%额定负荷的下限。本方法使得湿法脱硫塔可满足0%至110%额定负荷下安全稳定运行,显著增强了脱硫系统的低负荷适应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