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08386B
公开(公告)日:2012-03-07
申请号:CN200810040444.2
申请日:2008-07-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5B23/02
Abstract: 一种汽车底盘集成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台,宿主机建立汽车多工况的数字仿真数学模型,转化为C代码格式,经以太网由目标机接收下载到其CPU内,电控单元控制8个电磁阀,并通过PCL板卡接收接收电磁阀的状态,控制目标机内存储的汽车各种工况数字仿真模型运行及其反馈的信息。本发明的优点为实现了ECU及作动器的硬件在环,对各种控制参数的预测结果更准确;在底盘电子控制系统研发的前期,对极端危险状况的控制参数进行优化;简化试验环境,测试得到的各项性能及获得的优化参数与实车试验较接近。
-
公开(公告)号:CN101592552B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0910054257.4
申请日:2009-07-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M13/00 , G01M17/007 , G01N3/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预测汽车后悬架多轴疲劳的方法,基于单轴循环应力应变关系进行后悬架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并对后悬架进行二轴性分析,确定后悬架承受多轴非比例载荷状态,并确定其可能的裂纹扩展形式,选择选用基于临界面法的Bannantine模型和Wang-Brown模型进行测试后悬架的多轴疲劳寿命。本发明的优点是避免了传统的单轴疲劳寿命测试中不能真实考虑汽车后悬架的实际载荷状态,考虑了后悬架结构非线性因素、橡胶连接件的非线性因素、车轮轮胎的非线性因素、轮胎和地面接触条件等,提高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0523548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710047421.X
申请日:2007-10-2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25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行星排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该装置设置有前行星排和后行星排,前行星排有太阳轮P、齿圈S、行星架、行星轮V,后行星排有太阳轮Q、齿圈T、行星轮U,前后行星排的太阳轮P、Q相连接,前行星架与后行星齿圈T相连接,内燃机通过离合器A、B分别与齿圈S、行星架相连,太阳轮P与电机相连,行星架与齿轮H相连,太阳轮Q与电机相连,太阳轮P与太阳轮Q相连,齿轮H和齿轮G相啮合,齿轮G与输出端相连,制动器C制动齿圈S,制动器E制动齿圈T。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紧凑,传递部件少;行星排具有无级变速功能;在具有模式切换功能的同时又具有变档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866141A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610027083.9
申请日:2006-05-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件和硬件混合的汽车自动变速器电控单元仿真试验台,电控单元通过其接口电路与转换接口电路连接,转换接口电路与工控机开关量输入输出卡连接,电控单元还通过其接口电路与模拟量转换电路和V/F电压频率转换电路连接,模拟量转换电路和V/F电压频率转换电路与工控机模拟量输入输出卡连接;工控机控制仿真过程。本发明在仿真精度和模型上与实际模型比较接近;对车辆模型采用实时仿真,仿真精度较高,对车辆模型参数可调节,可对任何车型进行仿真,通用性好;采用数据实时采集,对实际工况进行全方位的仿真,是一种快速、高效的开发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201120841Y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720198847.0
申请日:2007-12-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04 , Y02T10/6217 , Y02T10/6282
Abstract: 一种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电动机构连接在换向起动机构和发动机之间,惯量机构连接在速变器输入和输出轴之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车辆起动时,由电动-发电机组起动发动机,然后起步机构起动车辆;当车辆减速或者制动时,由电动-发电机组回收能量;惯量机构在车辆加速时释放存储的机械能,减速时存储传动系多余的机械能,提高了车辆的操纵性能,同时惯量机构只是将传动系的机械能以飞轮转动的机械能形式存储,没有能量转化过程中的损失;不仅可以让发动机工作在高效工作区,而且可以优化配置整车能量消耗,最终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降低排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