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83669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26780.6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一种面向个人用户的表面肌电信号分类识别方法,设定初始手势数据集Du,并采集使用者数据得到用户手势数据集Dp;进行数据预处理,进行分类标签和去噪处理,并将数据转换为三维格式矩阵;构建训练集,对数据集中的矩阵进行标序,并扩充用户手势数据集Dp,新建包含Du和Dp的手势数据的数据集Dall作为训练神经网络需要的训练集;将训练集输入LeNet-5模型结构的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通过训练后的神经网络输出得到识别结果,同时保存神经网络的网络权重,下次使用时直接调用,无需再次训练。本方法正确率高、训练结果稳定、训练周期短。
-
公开(公告)号:CN111629345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27808.3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基于太阳能补给的多媒体传感网节点任务分配算法。基于太阳能补给的分布式多媒体传感网在运动目标检测应用场景中,节点通过红外探测装置检测运动目标是否到达其监测范围内,若处于其监测范围内,则激活任务竞标功能模块。所有可检测到目标的节点根据当前自身能量、能量预测模块计算所得的在任务执行时间内节点可获取的能量和任务能源成本三个因素将任务进行分类。不同种类的任务赋予权重因子,各节点计算加入权重后自身的预期利润,若预期利润大于等于期望利润,则加入候选集。候选集中节点互相比较自己可为任务提供的利润,选择可提供最大利润的节点执行任务。节点完成监测任务后,通过多跳中继方式将感知到的数据传到信息汇聚中心,汇聚中心再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6714135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611244089.1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低轨卫星系统的动态k步用户位置更新方法,首先用户终端开机,进行注册操作,向当前位置区所属的信关站中的VLR进行注册。VLR为用户随机分配一个临时的用户的身份证号,确定卫星的身份认证号,确定卫星波束的身份认证号,直至当前的VLR向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用户注册的信息,归属位置寄存器收到信息后对用户初始信息进行登记,填写用户的身份认证号UID,以及用户所在的拜访位置寄存器号VID。本发明能解决低轨卫星系统位置管理复杂,位置更新开销大的问题,同时根据不同用户的速度、是否频繁越区等特性,并且针对优先级不同的用户,进行动态的改变k的值,不仅进一步优化了位置更新的开销,又兼顾了不同用户的QoS需求,提高了总体的QoS。
-
公开(公告)号:CN110610172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912380.9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RNN-CNN架构的肌电手势识别方法,依据肌电信号的时序特性,先对各通道信号使用RNN架构进行特征提取,再使用CNN架构对融合后的特征图进一步提取,主要包含以下步骤:数据预处理;RNN模块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初步的特征提取;融合模块对RNN的输出结果进行融合处理;CNN模块对融合模块的输出结果进行特征提取与分析;分类模块用于模型输出对输入手势信号的判别,即根据当前输入的肌电信号判断它属于哪一个手势类别。本发明可以有效提取数据的时序关联性与特征,同时提高手势识别率;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引入最值点选取与拼接方法,减少了模型训练时间;避免了通道间的相互干扰,最后融合阶段利用多个通道的关联性,有利于肌电信号的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07995600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138648.5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矩阵补全的无线传感网数据采集方法。主要分为感知节点和基站两个环节。在感知节点中,感知节点采集一轮数据,再利用RLS自适应过滤算法估算该时刻的读数,如果实际感知数据与估计数据的误差值超过一定上限,则将节点编号、采集时刻、采集数据等信息传输给基站,否则不上传数据。在基站中,基站通过接受感知节点传输的数据,构建一个不完整的采集数据矩阵B,再对其利用矩阵补全重构算法进行补全,得到恢复后的矩阵B’,该矩阵存储了完整的感知数据。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减少传感器节点的能耗,提高采样端工作效率,延长整个网络的生命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7909659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077134.3
申请日:2017-11-0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7B15/02 , G06K9/3258 , G06K9/344 , G06K2209/15 , G08G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视频传感器网络的智慧路边停车收费方法。通过流媒体视频采集设备,对车辆停泊情况进行监控,将采集到的视频流上传到云端或者视频监控中心,通过实时视频分析和处理,实现车辆应缴费用的计算。对于视频流中的运动车辆检测,获取前景目标图像时采用增量PCA背景建模方法与三帧差分法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含有运动车辆的关键帧,获取目标车辆的图像。本发明可以实现路边停车收费无人监督的自动化管理,对流媒体采集设备收集的视频流进行合理的分析,进而完成计时收费的操作,避免收费人员与车主进行直接交涉,从而节省车主的时间,提高收费效率;解决了路边停车收费在财务上造成的漏洞和现金流失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7832647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0986053.9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17 , G06K7/10099 , G06K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源射频标签的相位式手势识别方法,首先将标签佩戴到手指指定位置,通过天线阵列采集相位值,然后处理采集到的数据并输出与距离相关的数据序列。通过用户训练得手势数据对应数据序列,最后将当前数据序列与训练集进行相似度匹配实现手势识别。实现上述识别方法的系统包括:无源RFID标签、超高频RFID读写器、三个8dBi定向天线、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手势训练模块、手势识别模块、上位机。本发明将RFID技术应用于手势识别,能够较好地克服可穿戴设备功耗大、便携性差以及系统易受环境干扰的问题。本发明注重对标签返回信号中相位信息的处理,并采用训练模块以适用不同用户,避免了多样数据集以及用户个体差异影响手势识别系统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78965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44099.5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12/723 , H04L12/721 , H04L12/803 , H04B7/185 , H04L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SDN控制器的卫星MPLS网络流量均衡方法,通过在网络边缘放置SDN控制器,将网络设备的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分离,控制平面的功能集中到这个专用的控制器上,使网络中设备的复杂度降低。通过将数据平面和控制平面解耦,SDN获得了很大的灵活性,使得网络具有扩展性强、易维护、可编程、开放的特点。本发明中,SDN控制器按周期通过南向接口的OpenFlow协议从数据平面中的路由器/交换机收集网络拓扑和网络状态信息,通过计算得到各条链路的可用带宽情况,从而判断路径是否产生拥塞,是否需要进行流量调度,达到实时收集、分析全网流量分布情况的目的,链路流量得以合理调配,从而实现了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并可以更好的改善带宽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215123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110150538.7
申请日:2011-06-0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环网络拓扑结构的大规模集群系统。本发明中,计算节点按照节点在线的时间段分为多个组,每个组具有一个唯一的环标识,每个组中的计算节点具有一个唯一的节点标识符;每个组的计算节点按以下方法连接为一个环形拓扑结构:对该组内的计算节点网络地址进行散列运算,以散列运算得到的关键值作为组内节点标识符,并沿顺时针方向按节点标识符从小到大的次序将各计算节点排列起来;管理节点上保存每个环的全环节点列表。环中的每个节点上均存储有一张局部环节点列表,保存了与该节点直接和间接相邻的节点的信息,各节点定期向其直接前驱结点和直接后继节点发送自身状态消息。本发明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可伸缩性、可管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035040A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710019928.4
申请日:2007-02-02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基于多代理协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方法,根据网络层簇结构分发任务服务代理,通过簇内主动代理协商和簇间服务代理的协商,确定使能代理的簇内数据收集路径和簇间数据返回路径,对用户感兴趣的数据进行分布式网内处理,获取信息。其中软件形式的服务代理和使能代理,软硬件结合的主动代理,服务代理和主动代理的切换、协商以及使能代理区域内存活增加了网络的动态性能,多种代理结合按时序协同完成数据收集工作。相比传统的数据聚合方法代替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送,以短小的代理信息在网络中交互,由数据聚合处理的主从模型转变成网络对等计算处理模型。有效提高了网络数据收集的精确度和可靠性,减少网络节点能量消耗,保持网络负载平衡,延长了网络的生命周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