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光衰减器
    9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35642A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1110049059.6

    申请日:2011-02-28

    Abstract: 一种可调光衰减器涉及一种基于压控形变效应的由变焦液体透镜构成的光衰减器结构,以具有圆柱状或其他形状通孔的精密套管(1)为主体,套管位于左连接器管脚(2)和右连接器管脚(12)之间,形成具有“左气室+鼓状压控液体透镜+右气室”的结构。上述三者之间的空隙内设置柱状透镜腔(7)并在此腔横截面上设置透明弹性膜(4)以构成“鼓”状液体透镜腔,用于存储液体透镜材料;透镜腔通过压力控制孔(13)与外置液体压力调节控制装置(5)相通,外置液体压力调节控制装置控制液体透镜的形状以实现透镜焦距的调节,从而控制从输入光纤(9)耦合到输出光纤(10)的光强耦合效率以实现光的衰减可控调节。

    两种溶质透明混合溶液浓度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52721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175869.1

    申请日:2010-05-18

    Inventor: 沈骁 梁忠诚

    Abstract: 两种溶质透明混合溶液浓度检测装置,由半导体激光器(1)、偏振相关型光隔离器(2)、薄膜偏振分束棱镜(3)、样品池及磁光调制器(4)、偏振片(5)、光电探测器(6、7)、除法放大器(8)以及微机处理与显示单元(9)组成。该装置检测原理简单,器件制作相对容易;采用信号除法放大系统提高了系统的检测灵敏度,同时消除光源发光功率不稳定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非侵入式的检测方法,对溶液无污染;利用微机处理与绘图显示技术实现实时、自动检测;该技术将在两种溶质透明混合溶液浓度检测中获得较好的应用前景。

    磁致旋光增强器件
    9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87932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024460.7

    申请日:2009-02-23

    Inventor: 赵瑞 梁忠诚

    Abstract: 微流控磁致旋光增强器件涉及一种新颖的微流控磁致旋光旋光增强器件结构,该旋光增强器(8)由旋光反射腔(7)和位于旋光反射腔(7)外的偏振分束棱镜(3)构成;旋光反射腔(7)是由平行放置的部分反射镜(4)和全反射镜(5)及位于其间的磁光介质(6)构成,在通过样品的光程一定的情况下,沿光传播方向加一磁场(9),根据磁光效应的非互易性,通过旋光增强器(8)来提高对微小旋转角的测量灵敏度;光源(1)位于偏振分束棱镜(3)旁。根据法拉第磁光效应的非互易性。当光束经样品介质多次往返后,旋光角将成倍的增大。本发明设计的微流控器件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制作、适于集成的优点。

    电调谐微流控变焦透镜阵列芯片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87906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024459.4

    申请日:2009-02-23

    Abstract: 一种电调谐微流控变焦透镜阵列芯片的制作方法涉及一种新颖的电调谐微流控变焦透镜阵列芯片的微型化和集成化制作方法,采用管状物体堆积并加热拉制来构成“上盖片(1)+内芯(3)+下盖片(2)”三明治透镜阵列夹心结构的内芯的集成制作。其主要步骤包括:1)内芯管状物体的堆积:2)阵列内芯的拉制:3)电极制作:4)透镜介质封装:本发明将微流控技术与现代光学技术相结合,设计了一种电调谐微流控变焦透镜阵列芯片,具有重要的技术价值。本设计制作方法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利于微型化、适于集成的优点。

    液体棱镜折射计
    9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06425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234508.7

    申请日:2009-11-20

    Inventor: 万静 梁忠诚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液体棱镜折射计,涉及一种新颖的测量液体折射率的液体棱镜折射计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属于液体折射率及浓度、密度测量器件的技术领域。该折射计包括一个单色光源(1)、中空的三棱镜(5)和光接收器件(6)。中空棱镜(5)采用无折射率大小限制的透明材料,光入射面(2)外侧打磨成毛面,且其光入射面(2)和出射面(3)夹角等于60°,上底面(4)带有一个活动盖,用于罐装和倾倒液体,当液体充入时,即构成一个液体棱镜。利用掠入射法测量原理可测得待测液体的折射率及浓度值、密度值。相对目前阿贝折射计等一般棱镜测量仪器,本发明具有更广的折射率测量范围,且结构简单、容易制作、成本更低、准确性更高。

    电调谐微流控变焦透镜阵列芯片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87906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910024459.4

    申请日:2009-02-23

    Abstract: 一种电调谐微流控变焦透镜阵列芯片的制作方法涉及一种新颖的电调谐微流控变焦透镜阵列芯片的微型化和集成化制作方法,采用管状物体堆积并加热拉制来构成“上盖片(1)+内芯(3)+下盖片(2)”三明治透镜阵列夹心结构的内芯的集成制作。其主要步骤包括:1)内芯管状物体的堆积;2)阵列内芯的拉制;3)电极制作;4)透镜介质封装。本发明将微流控技术与现代光学技术相结合,设计了一种电调谐微流控变焦透镜阵列芯片,具有重要的技术价值。本设计制作方法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利于微型化、适于集成的优点。

    微流控阵列光开关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00480756C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710191063.X

    申请日:2007-12-07

    Abstract: 微流控阵列光开关芯片采用“上盖片+绝缘层+波导层+底板”结构,其中,第一层为上盖片包括盖板(10),在盖板上面留有通气孔(3)、注液孔(2)和电极孔(14),底部还有用微流道工艺制作的凹槽(15);第二层为绝缘层(11),在绝缘层(11)上镀有导电小膜块(5),导电膜块(5)通过电导线(4)与外部控制电压相连,盖板上第一小孔(16)、第二小孔(17)对应匹配通气孔(3)和注液孔(2);第三层是光波导层(12),在光波导层中设有微流道工艺制作的第一微流道(8)、第二微流道(9),中部设有储液小槽(6)及其穿过的细管(7);第四层为底板(13),在底板的PDMS上镀有一层导电膜(18),本发明结构简单、容易制作、适于集成、易构成大型交换矩阵。

    电调谐微流控变焦透镜阵列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975470A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610161275.9

    申请日:2006-12-19

    Abstract: 电调谐微流控变焦透镜阵列芯片涉及一种新颖的电调谐微流控变焦透镜阵列芯片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该芯片的内芯(3)位于上盖片(1)和下盖片(2)之间,形成具有双层微流道网络(9)的三明治夹心结构;内芯(3)是具有圆柱状通孔阵列的导电平板,每个圆柱状通孔分别在上下两面通过流道网络(9)互相连接;上盖片(1)和下盖片(2)与圆柱状通孔之间的空隙形成透镜腔(10),用于存储液体透镜材料;上、下层流道网络(9)分别用于连通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这两种液体构成透镜介质,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分别为导电体(4)和绝缘体(5);两种液体之间的弯曲界面起着透镜作用,通过电湿效应改变弯曲界面的形状以调节透镜的焦距。

    一种基于压电陶瓷的分形结构振动换能器

    公开(公告)号:CN207069939U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20793298.5

    申请日:2017-07-03

    Inventor: 梁忠诚 蒋旭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陶瓷的分形结构振动换能器,该换能器的主结构分为两层,采用压电陶瓷作为压电材料,金属铜作为衬底材料,两层结构互相连接,且形状自相似。该换能器的振动换能器选取其质心作为支点,保证每一层结构都是有且只有一端为固定端的自相似结构,在金属衬底的上下表面均设有压电陶瓷片,压电陶瓷片与金属衬底粘和,金属衬底上下表面的压电陶瓷片采用串联的方式复合,以增加振动换能器的输出电流,从而增大输出功率,提高振动换能器的可用性。本实用新型采用压电陶瓷作为压电材料转化能量高,采用分形结构能有效拓宽频带响应宽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电调谐光开关器件
    10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230221U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120311592.0

    申请日:2011-08-25

    Abstract: 一种电调谐光开关器件涉及一种基于电润湿效应的由电控流体棱镜构成的光开关器件结构,该开关器件具有长方体状或圆柱状单元的流体棱镜光输入阵列(1)和流体棱镜光输出阵列(3),上述两阵列之间的空间形成光交换空间(2);当左前电源(15)与左后电源(16)、右前电源(18)与右后电源(17)之间分别加上电压后,导电流体与侧壁(19)(20)之间的界面张力因电润湿效应的作用而降低,从而改变流体界面的形状,实现透镜棱镜的构成及其形状的调整,进而实现光偏转角的调控,通过输入/输出液体棱镜阵列达到光的交换电控制目的。光输入棱镜单元和对应光输出棱镜单元的四组电源电压分别保持一致以保证输入/输出光的耦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