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50100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0434145.2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材线虫效应子蛋白BxSCD1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松材线虫效应子蛋白BxSCD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表达该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BxSCD1主要定位于细胞质,117和153位的半胱氨酸对BxSCD1的结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BxSCD1在本氏烟和寄主松树中能抑制松材线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BxCDP1引发的细胞坏死和基础防卫反应。本申请从松材线虫分泌的效应子抑制植物免疫反应出发,探讨松材线虫和寄主松树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揭示松材线虫的致病机理及早期检测松材线虫病的发生等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731223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911124409.3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胁迫下促进金丝柳生长的方法,属于植物盐胁迫生长研究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盐胁迫下促进金丝柳生长方法,首先通过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耐盐根际促生菌JYZ‑SD2,得到促进植物耐盐生长的微生物菌剂,再将其浇灌金丝柳,可促进金丝柳在盐胁迫下生长。对金丝柳扦插苗进行含耐盐根际促生菌JYZ‑SD2的微生物菌剂处理,随后进行盐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其苗高、地径以及叶绿素含量均要高于对照,最高分别可达10.7%、13.15%和37.99%,表明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具有非常显著的在盐胁迫下促进金丝柳生长的作用,在开发利用盐碱地植树造林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683672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93640.7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K14/435 , C12N15/12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松材线虫PAMP BxCDP1的突变体及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BxCDP1的突变体为M9和/或M16,其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SEQ ID NO.2所示。突变体M9、M16可提高松树病程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增强松树抗松材线虫病的能力,可作为有效成分应用于植物免疫诱导剂的开发。本申请通过鉴定BxCDP1触发植物免疫反应的关键氨基酸区域,并发现鉴定到的多肽有助于提高松树抗松材线虫病的能力,为利用植物诱导抗性开发松树抗松材线虫病的免疫诱导剂提供了基础;可利用其诱导免疫抗性,针对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制定防治对策,提高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水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58400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641367.1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材线虫效应子BxSCD1互作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松材线虫效应子BxSCD1互作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表达该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申请从松材线虫分泌的效应子及寄主靶标出发,研究寄主松树和松材线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BxSCD1沉默能够延缓黑松发病,BxSCD1抑制了黑松病程相关基因的表达;通过BxSCD1与松树乙烯合成酶基因ACO1互作,证明BxSCD1可以通过影响黑松的乙烯合成酶ACO1的表达量,影响松树的免疫反应,对于揭示松材线虫的致病机理及早期检测松材线虫病的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731223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124409.3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胁迫下促进金丝柳生长的方法,属于植物盐胁迫生长研究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盐胁迫下促进金丝柳生长方法,首先通过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耐盐根际促生菌JYZ-SD2,得到促进植物耐盐生长的微生物菌剂,再将其浇灌金丝柳,可促进金丝柳在盐胁迫下生长。对金丝柳扦插苗进行含耐盐根际促生菌JYZ-SD2的微生物菌剂处理,随后进行盐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其苗高、地径以及叶绿素含量均要高于对照,最高分别可达10.7%、13.15%和37.99%,表明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具有非常显著的在盐胁迫下促进金丝柳生长的作用,在开发利用盐碱地植树造林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593454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1068986.6
申请日:2017-11-0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松材线虫病马尾松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方法,以抗松材线虫病马尾松未成熟合子胚为材料,经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与维持、分化成熟以及萌发,并对体细胞胚进行生根诱导、再生植株进行壮苗培养以及驯化移栽,最终获得抗松材线虫病马尾松植株。本发明的抗松材线虫病马尾松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方法,以抗性马尾松未成熟合子胚为材料,初步建立了抗性马尾松体细胞胚胎发生再生体系,对抗性马尾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进行优化,进一步研究了体细胞胚增殖、分化、萌发、再生植株移栽驯化等重要环节,培育出小批量的抗病马尾松悬浮培养及体细胞胚胎发生再生植株,为抗性马尾松的工厂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7099578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443811.2
申请日:2017-06-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量抽测植物悬浮培养细胞液浓度的方法,包括:1)微量抽测获得细胞液中染色细胞的面积数据,2)染色细胞面积与细胞液浓度的标准曲线,3)建立抗性赤松13‑1悬浮继代培养的生长模型。本发明的微量抽测植物悬浮培养细胞液浓度的方法,采用微量抽测的方式测量细胞液浓度,每次仅需吸取0.1mL的待测细胞液,控制无菌的条件下该细胞液仍可继续培养增殖;本方法使用Image‑Pro Plus软件进行计数,可批量处理数据节约时间和减少人工判断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5062910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19230.6
申请日:2015-07-1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杨树根际解磷细菌JW-SD2及其应用,该杨树根际解磷细菌的分类命名为Pseudomonas frederiksbergensis JW-SD2,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M 2015350,保藏日期为:2015年6月2日,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该菌株对土壤中的磷酸三钙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该菌株对温度、酸碱度、盐度等土壤环境因素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够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发挥其解磷能力;通过盆栽试验证实接种JW-SD2菌株,能够显著的促进NL-895杨树苗木的生长。因此,该JW-SD2是一株优良的生物菌肥资源菌株,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潜力和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320368B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310291175.8
申请日:2013-07-1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根辅助细菌芽孢杆菌及其在促进杨树生长中的应用,该菌根辅助细菌的分类命名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MY-DZ18,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是CCTCC NO:M2013125,保藏日期:2013年4月6日,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本发明的芽孢杆菌MY-DZ18为植物根际促生细菌,能够促进两种外生菌根真菌彩色豆马勃与劣味乳菇菌丝的生长;盆栽试验结果表明,MY-DZ18菌株分别与两种外生菌根真菌双接种显著提高了杨树根系的菌根形成率,促进了杨树的生长;MY-DZ18菌株对杨树溃疡病菌拟茎点霉、金黄壳囊孢以及苗木猝倒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均具有拮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313175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639817.3
申请日:2014-11-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 C12Q1/6844 , C12Q253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病疫霉菌的LAMP检测引物组合物及其LAMP检测试剂盒和LAMP检测方法。该LAMP检测引物组合物由正向内引物FIP、反向内引物BIP、正向外引物F3、反向外引物B3和反向环引物LB组成。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准确性高、特异性强、操作方便、实用性好、实现了恒温扩增,同时还为致病疫霉菌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可用于致病疫霉菌的高灵敏度快速检测,同时在病害侵染初期鉴定出病原物,能够对田间土壤中的病原物进行检测,本发明对马铃薯、番茄的晚疫病防治和对减少农药盲目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药的环境污染也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