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39776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428148.1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
IPC: H04L9/08 , H04L41/28 , H04L41/0246 , H04L9/40 , H04L61/5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网管和路由器间的安全互连协议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接入认证;步骤S2、通道建立及参数协商;步骤S3、周期密钥更新;步骤S4、协议终止;步骤S5、维护超时;从而实现网管和路由器设备自动发现、安全接入认证、数据封装和抗重放、密文传输等功能,有效防止非法设备接入,避免设备受到从接入控制到报文转发多层面的非法攻击,并提供设备身份安全标识等功能,提供网络管理设备和被管理设备之间的安全交互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394535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010689429.1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发光材料的空气动力学测试方法,将应力发光材料喷涂于空气动力学实物实验中的实物表面;应力发光材料会在空气动力的作用下产生光辐射信号,辐射信号强度同空气动力大小正相关;光辐射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湍流影响产生波前畸变,波前畸变大小同湍流强度正相关;通过成像系统、强度探测器、相位探测器的配合使用,对光辐射信号的强度信息和相位信息分别进行阵列成像、参量还原、立体重构,实物表面的空气动力分布和空气流场分布,为飞行器、车辆等高速移动物体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提供重要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839787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427308.0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双向认证的局域网安全接入协议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发现阶段:局域网安全接入协议两端相互发送邻居间发送发现报文,相互发现对端上线情况,同时比较所述域网安全接入协议两端的MAC地址,所述两端包括两个通信实体即设备A和设备B,所述MAC地址较大的一端设备B主动进入协商阶段;协商阶段:由MAC地址较大的一端设备B主动进入协商阶段,并经历协商等待状态、协商结束等待状态后最终进入协商成功状态;MAC地址较小的一端设备A收到起始应答成功报文后,进入协商结束等待状态,并最终达到协商成功状态;保活阶段:由MAC地址较小的一端设备A定时主动发起客户端保活报文,服务端回复服务端保活消息进行保活。
-
公开(公告)号:CN113268787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10482.7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要求保护一种基于图形拆解视差补偿的防窥显示方法,将待显示的屏幕图像随机拆解为两帧互补图像,由双偏振显示阵列显示将空间错位的两帧图像合束成模糊图像输出。屏幕资料专供使用者利用双目视差补偿眼镜补偿两帧图像的光场差异,使双眼采集到的信息能够完整合成出屏幕图像;利用无线通信手段为双目视差补偿眼镜和显示阵列共享密钥,使显示阵列空间偏移量能够由双目视差补偿眼镜实时补偿,达到除屏幕资料专供使用者外任何人都不能看清屏幕的防窥显示效果。本发明有效结合了无线通信、密钥分发、光场调控和视觉成像等技术,能够有效阻止屏幕资料专供使用者正后方的窥伺者读取屏幕上现实的敏感信息,为移动办公环境下的电子设备防窥防黑提供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2818569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416348.9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属性驱动的安全协议符号化模型检测方法、系统和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分别获取所述安全协议的状态机模型和进程演算模型;步骤S2、配置所述安全协议的时序性质,所述时序性质由时序逻辑的时间算子和逻辑运算符来描述;步骤S3、基于所述状态机模型对所述时序性质进行验证,以获取存在的反例;步骤S4、基于所述反例精化所述时序性质得到安全性质,调用ProVerif安全协议验证器,基于所述进程演算模型对所述安全性质进行验证。所述方法能够提高传统模型检测在安全协议时序性验证方面的正确性,有效避免虚假反例的情况,弥补了安全协议形式化验证工具无法对时序性建模与分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98189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10624014.3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芯片集成光路的高维复用量子通信方法,在量子信息编码过程中,将光量子的多个光学自由度依次复用,并在每个光学自由度基础上实现多位量子比特编码;通过多芯光纤或多纤光缆进行高维复用量子信息的传输;通过相应的高维复用量子信息解码系统进行解码并通过单光子探测器阵列实现量子信息的探测分析。在实现高维复用量子通信系统的过程中,采用芯片集成光路的技术方案,利用芯片集成光路的低功耗、低损耗、高稳定性、高光学性能等优点,实现高维复用量子通信系统的全芯片集成。本发明利用了光学自由度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和单个光学自由度可密集编码特性,在传统单维量子通信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了量子信息速率的提升,有望推动量子通信技术的小型化、普及化、高速化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755829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211342934.4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验证智能控制系统安全性的方法及装置,涉及安全性验证方法及装置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智能控制系统的建模子系统、三维显示子系统、环境建模子系统、实物交互子系统以及辅助测试子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的建模子系统包括:任务生成单元、控制软件和AirSim仿真软件;所述任务生成单元生成任务并发送给所述控制软件,所述控制软件根据该任务生成任务指令并发送给所述AirSim仿真软件,所述AirSim仿真软件根据该任务指令生成系统指令,并发送给所述实物交互子系统,接收所述实物交互子系统返回的系统状态数据;所述AirSim仿真软件向所述三维显示子系统发送模型动力数据并接收所述三维显示子系统发送的虚拟环境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63976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1205426.1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安全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预设任务目标的位置信息和无人设备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无人设备的行驶路径;步骤S2、根据所述无人设备的当前行驶状态确定所述无人设备的行驶控制方式;步骤S3、所述无人设备采用所述行驶控制方式在所述行驶路径上行驶,并采集行驶过程中的实时环境信息和实时参数信息;步骤S4、基于所述实时环境信息和所述实时参数信息更新所述行驶控制方式,所述无人设备切换至经更新的行驶控制方式。上述方法在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能够快速进行故障诊断定位以及安全控制切换,从而避免系统崩溃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615490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011443559.3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
IPC: H04N13/398 , G02B2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振同步调制的隐藏式防窥安全显示方法,在显示器前方覆盖线偏振白光干扰膜,此干扰膜能够透过屏幕光、反射线偏干扰光,此时无论是屏幕资料专供使用者还是窥伺者都只能看到干扰白光而不能读取其中隐藏的屏幕光;屏幕资料专供使用者配戴偏振眼镜,偏振方向与干扰白光的偏振方向正交,此时干扰白光被有效滤除、屏幕光内容完整显示。本发明有效结合了无线通信、同步调制、偏振调控和显示隐藏技术,能有效阻止屏幕资料专供使用者正后方的窥伺者读取敏感信息,为移动办公环境下电子设备防窥防黑提供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17263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010950827.4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
IPC: H04L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分发的多波排序安全通信方法,由发送方和接收方执行,通信双方建立量子真随机数同步共享机制,将通信数据拆分成数据块、将数据块按照复用波长数量拆分成数据段,将量子真随机数按定长转化为序号数字,用以从预先商定的排序法则库内提取的排序法则;根据排序法则对数据块内数据段进行排序并逐一调制于不同波长载波;分别探测各波长信号、解译数据段、根据量子真随机数序号对应的排序法则将数据段重组为数据块、将数据块还原为原始通信数据。本发明有效结合波分复用技术、隐藏编码技术和量子通信技术,既成倍提升了单通道通信数据传输速率,又通过增加系统复杂性的方式进一步提升通信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有望解决现有量子通信系统速率较低、扩容性较差等技术问题,为以光纤通信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应用提供全新的隐蔽安全数据传输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