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采煤工作面供水降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695998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41101.8

    申请日:2015-0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采煤工作面供水降温系统,包括地面蓄水池和设于井下采煤工作面回风巷的管壁式换热器,管壁式换热器设有常温水入口、常温水出口、冷水管入口、冷水管出口,地面蓄水池通过输水管路与常温水入口连接,常温水出口连接至设于采煤工作面的喷洒水阀,冷水管入口和冷水管出口与井下制冷站连接。利用井下制冷站制取的冷水,在管壁式换热器内部实现对输水管道输送的水进行预冷处理,然后再通过输水管路输送到采煤工作面,采用水与水热交换的方式,同时将换热器布置在回风巷,能有效地降低采煤工作面环境温度,实现良好的降温效果。

    用于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可伸缩抓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45116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210228938.X

    申请日:2012-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可伸缩抓握装置,抓握手柄的内部设有旋转内置弹簧装置,旋转内置弹簧装置包括空心柱状体,空心柱状体的左端设有按钮、内部设有内置弹簧,内置弹簧的一端与空心柱状体的右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按钮固定连接;空心柱状体与抓握手柄之间活动连接,按钮与空心柱状体之间活动连接,按钮与抓握手柄之间设有定位装置,空心柱状体的右端底部与抓握手柄之间设有复位弹簧;空心柱状体的右端设有外齿轮,抓握手柄设有与外齿轮对应的内齿轮;带的一端缠绕在空心柱状体上。可根据使用者身高或舒适程度进行悬挂高度调整,从而减小使用者疲劳感和减少不必要的事故发生,增加公共交通工具的舒适安全性。

    基于智能天线和动态虚拟簇的均衡节能路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92174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402011.3

    申请日:2012-10-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一种基于智能天线和动态虚拟簇的均衡节能路由方法,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方法。本发明在辅助中继和智能天线的波束范围内构建虚拟簇,从簇内选择中继加权值最大的节点充当路由中继,并根据节点能耗情况和节点间距离,利用波束扩展法对虚拟簇进行动态更新,如果波束宽度超过阈值或者中继节点死亡,则依据加权距离矩阵重新发起路由请求,重新建立路由中继;方法:构建发送功率模型;构建能量消耗模型、虚拟簇的动态构建与更新。优点:利用智能天线和动态虚拟簇结合的方式有效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耗,引入动态虚拟簇机制,根据网络节点的存活情况动态选取中继节点,在节省能量的同时,实现了能耗在节点之间的均匀分布,延长了节点的中继寿命。

    用于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可伸缩抓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45116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28938.X

    申请日:2012-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可伸缩抓握装置,抓握手柄的内部设有旋转内置弹簧装置,旋转内置弹簧装置包括空心柱状体,空心柱状体的左端设有按钮、内部设有内置弹簧,内置弹簧的一端与空心柱状体的右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按钮固定连接;空心柱状体与抓握手柄之间活动连接,按钮与空心柱状体之间活动连接,按钮与抓握手柄之间设有定位装置,空心柱状体的右端底部与抓握手柄之间设有复位弹簧;空心柱状体的右端设有外齿轮,抓握手柄设有与外齿轮对应的内齿轮;带的一端缠绕在空心柱状体上。可根据使用者身高或舒适程度进行悬挂高度调整,从而减小使用者疲劳感和减少不必要的事故发生,增加公共交通工具的舒适安全性。

    一种煤层甲烷气体化学吸附的临界温压条件判定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5820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329048.7

    申请日:2024-09-2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煤层甲烷气体化学吸附的临界温压条件判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中,首先,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吸附前后的煤样进行扫描,得到甲烷吸附前后煤样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图;接着,对吸附前后煤样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分别进行分峰拟合,并基于煤样的不同官能团对应的波峰面积,确定对应的官能团吸附前结构参数和多组吸附后结构参数;最后,当煤中甲烷吸附过程中出现化学吸附时,根据官能团的吸附前结构参数和多组吸附后结构参数,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确定煤层中甲烷气体由物理吸附至出现化学吸附的临界温压条件,为煤矿灾害防治和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支撑。

    基于一氧化碳生成指数的煤自燃倾向性判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86402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137037.4

    申请日:2023-09-0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一氧化碳生成指数的煤自燃倾向性判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中,基于预先构建的煤样的氧浓度分布模型及一氧化碳浓度分布模型,得到煤样在低温氧化实验的煤样罐内的轴向氧气摩尔浓度及一氧化碳摩尔浓度,进而构建煤样的一氧化碳生成指数模型,并根据煤样的低温氧化实验的数据,计算不同温度下煤样的一氧化碳生成指数,以确定煤样的自燃临界温度,最后,由煤样的自燃临界温度,构建煤样的自燃倾向性判识模型,对煤样对应的煤层的自燃倾向性进行判识,提高了采煤条件下煤自燃倾向性判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煤矿井下煤自燃的监控监测提供理论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