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97340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11063643.5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通道交叉布置的紧凑型换热器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紧凑式换热器无法直接用于工业废气,垃圾焚烧烟气等夹带颗粒杂质的流体换热领域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换热芯体模块;所述换热芯体模块包括芯本体,设置在芯本体上的常规尺寸通道,以及设置在芯本体上的微尺寸通道;所述常规尺寸通道为一个以上,沿着相同方向交错布置在芯本体上;所述微尺寸通道由从芯本体一侧穿过平行交错布置的常规尺寸通道之间的间隙达到芯本体另一侧的孔隙构成;所述微尺寸通道沿着常规尺寸通道的轴向层叠布置。本发明能够有效适用于传热系数低、换热面积需求大的低粘度流体与粘度高或存在颗粒夹带流体间的高效换热。
-
公开(公告)号:CN109192342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811063037.3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流速CHF实验的临界热流密度近似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提升实验本体的加热功率,使实验本体出口达到平衡态,记录平衡态数据;2)、继续提升加热功率,直至沸腾临界发生,记录临界数据;3)、基于平衡态数据,获得热损失份额,4)、基于临界数据获得临界热流密度qc,计算公式如下:式中,Nc为沸腾临界发生时刻实验本体所加电功率,ξh表示通道的热周;Lh表示通道的加热长度,εc是沸腾临界发生时刻实验本体的热损失份额;令εc=ε(热损失份额),得到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经验来估计热损失导致临界热流密度测量误差大、降低经济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56208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611033458.2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25D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迫循环流动条件下低压出口环境维持系统,包括与发热设备出口连通的出口管道,出口管道的出口端与常压水箱连通,常压水箱通过连接管道与发热设备的入口连通,所述连接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常压水箱与余汽排放管道连通。本发明所述的发热设备直接与常压水箱连通,常压水箱通过余汽排放管道连通大气环境,通过在发热设备的出口设置一个常压水箱,能够缩减发热设备出口管路长度,即可以在强迫循环条件下将加热设备出口压力环境维持在接近常压的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958310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75651.0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odelica规范的核反应堆热工水力仿真架构方法,本发明采用自上而下的分解和自下而上的集成对核反应堆热工水力系统模型库进行架构,建立清晰明确的层次化结构图。在自上而下的分解方面,本发明建立核反应堆热工水力系统从系统级→组件级→设备级→基础级的层次化分解图,并对各级的含义和范围进行了说明。在自下而上的集成方面,本发明以基本控制方程模型为核心,采用多级继承的方式,把控制方程所需的物性模型、源项模型、热构件模型、接口模型等基础级模型进行关联和组合形成设备模型,进而通过组合封装和拖拽式建模形成组件模型和系统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6546374B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611052229.5
申请日:2016-11-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流场内静压测量装置及流速测算方法,包括取压管、连接管、取压头、取压机构以及折流板,所述取压头设置在取压机构中,连接管设置在取压管和取压头之间且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取压管和取压头连接,连接管与取压头连接的端头设置在取压机构内部,并且连接管与取压机构连接,折流板与取压机构固定,且取压管、连接管、取压头以及取压机构依次连通。本发明能够在流体流动方向不断变化的复杂瞬变流场内,在各种流体流动方向条件下有效屏蔽瞬变动压的影响,配合压力传感器实时测量复杂瞬变流场内静压,并根据静压与全压的区别,测算出流场内特定位置实时流速,为流场测算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7799192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711004546.4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电压高功率的压水堆燃料组件模拟装置,包括承压组件、电热组件以及方形流道,所述方形流道设置在承压组件中并与承压组件密封连接,电热组件同时穿过方形流道和承压组件并与承压组件密封且固定。该装置满足高温高压实验要求,并与反应堆燃料组件保持热工水力特性相似性,可实现低电压、高功率的压水堆燃料组件模拟过程,能源消耗少,简化了结构,用于压水堆燃料组件临界热流密度和流动不稳定实验,以验证反应堆的热工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613749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372028.6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倾斜弧面可变流道的可视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包括螺栓组合I、螺栓组合II、定位板、热电偶、发热体、上形状板、下形状板、密封垫、玻璃;发热体固定于定位板上;螺栓组合I将上形状板固定于定位板上;密封垫安装在上形状板和下形状板的密封槽中,玻璃安装在带有垫片的密封槽;螺栓组合II连接下形状板与定位板;热电偶从装置外侧空间倾斜安装在发热体的斜孔上;密封垫远离玻璃一侧安装有金属垫片调节流道间隙尺寸;其中,上形状板的相对高度可调、玻璃的装配位置可调、定位板的倾斜角度可调、上形状板与下形状板之间流道的形状可调;装置能够实现倾斜角度在-90°~90°连续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6556208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11033458.2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25D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迫循环流动条件下低压出口环境维持系统,包括与发热设备出口连通的出口管道,出口管道的出口端与常压水箱连通,常压水箱通过连接管道与发热设备的入口连通,所述连接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常压水箱与余汽排放管道连通。本发明所述的发热设备直接与常压水箱连通,常压水箱通过余汽排放管道连通大气环境,通过在发热设备的出口设置一个常压水箱,能够缩减发热设备出口管路长度,即可以在强迫循环条件下将加热设备出口压力环境维持在接近常压的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951052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81951.2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量程的液态金属氧浓度传感器误差分析方法及装置,涉及液态金属实验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液态金属氧传感器输出电压误差测试范围覆盖较窄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在处于PbO氧饱和态的液态金属中有序添加Ni、Fe,则可通过还原反应,依次生成NiO和Fe3O4,从而通过测量Ni/NiO和Fe/Fe3O4氧饱和态下氧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理论饱和电势值进行比较,可将液态金属氧传感器的误差分析量程从0.62~0.85拓展到0.62~1.22V。本发明在拓宽分析量程的基础上,同时可以提高误差分析适用性,提升液态金属氧传感器准确性评价能力;本发明装置具有测量范围宽、密封性能好、定位准确、拆装便利等优点,满足较宽的量程范围内液态金属氧浓度传感器误差分析和准确性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922307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10193.0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量分配结构及换热器,流量分配结构设置在换热器的壳体上,所述流量分配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外壳和所述壳体连接构成容纳腔室;分流孔,所述分流孔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分流孔连通所述容纳腔室和所述壳体的内腔,多个所述分流孔绕所述壳体的轴线周向均匀布置;联通孔,所述联通孔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联通孔连通所述容纳腔室和外接管路;肋片,所述肋片设置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壳体上,所述肋片位于所述容纳腔室中。本发明通过外壳和壳体连接构成容纳腔室,通过分流孔、联通孔和肋片的设置,强化各分流孔流量分配均匀性,从而增强换热器进出口流量沿周向的均匀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