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长标距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桥梁动态称重方法及动态称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441530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795802.5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长标距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桥梁动态称重方法及系统,其中动态称重方法步骤为:长标距传感器布设:沿桥梁的长度方向在车辆初始驶入和最终驶出的两个边跨单元和位于两个边跨单元之间分别布设长标距传感器;待识别车辆荷载工况监测和标准车辆荷载工况监测:将已知各项参数的车辆作为标准车辆,采集在标准车辆荷载工况下各个传感单元的应变响应数据,计算仅由轴重引起的各个传感单元的最大应变;待识别车辆荷载工况下的车辆荷载识别。本发明解析得到标准车辆荷载工况下仅由轴重引起的最大弯曲应变值,与标准车辆荷载工况下的相应值比较,可识别出桥上行驶荷载总重,各车辆载重,并有效预警超载车辆,以免对重大跨桥梁造成损害。

    一种大跨桥梁损伤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5056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96035.9

    申请日:2016-02-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建 夏琪 程玉瑶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温度应变的大跨桥梁损伤识别方法,步骤为:1)根据桥梁的健康监测系统采集到的桥梁应变εm和温度T,利用总体经验模态分解技术得到温度载荷引起的温度应变εT;2)利用温度应变εT识别桥梁的损伤。本发明损伤识别方法建立了温度(输入)与温度应变(输出)的关系,能够得到结构刚度等信息,从而可以建立损伤指标本来判别结构的损伤。通过建立的温度(输入)与温度应变(输出)的关系,从而消除了环境因素干扰,更能精准的识别结构的损伤位置,本发明适合所有桥梁,特别是长期监测的大跨桥梁。

    一种适用于中小桥梁快速诊断的冲击荷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92055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074340.9

    申请日:2014-03-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冲击加载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垂直导轨以及设置在垂直导轨上的加载锤,在支架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加载锤连接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电磁离合器、控制器、计数传感器、驱动轴以及绕在驱动轴上的牵引绳,驱动轴通过所述的电磁离合器与电动机连接,在牵引绳的下端连接所述的加载锤,计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下端用于检测加载锤的下落并将检测到的信号输出到所述的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所述计数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控制所述电动机带动所述驱动轴提升所述的加载锤。本发明的冲击振动装置能够产生单幅值冲击力(单次冲击),其优点在于产生平坦、一致的力谱,且频谱图上没有显著地衰减或零值区域。

    实现传感器自动化布置的车载伸缩悬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198760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71037.2

    申请日:2014-09-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传感器自动化布置的车载伸缩悬臂装置,包括车载支架、固定在车载支架上的驱动装置以及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悬梁,在悬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信号采集盒,在信号采集盒内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弹簧以及上底板,加速计传感器固定在上底板上,弹簧套设在所述的加速计传感器上并位于上底板上表面与信号采集盒内顶面之间,在所述上底板的下端还连接有一穿过所述信号采集盒下端的导向柱,在导向柱的下端固定连接一下底板;在所述信号采集盒的上端固定有一滑块,该滑块与所述的悬梁连接。它能够实现和传统方法一样的精确测量,特别的是它能够实现移动式的自动化的加速度计安装与拆卸,从而大幅节省试验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适用于中小桥梁快速诊断的冲击荷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92055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74340.9

    申请日:2014-03-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冲击加载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垂直导轨以及设置在垂直导轨上的加载锤,在支架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加载锤连接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电磁离合器、控制器、计数传感器、驱动轴以及绕在驱动轴上的牵引绳,驱动轴通过所述的电磁离合器与电动机连接,在牵引绳的下端连接所述的加载锤,计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下端用于检测加载锤的下落并将检测到的信号输出到所述的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所述计数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控制所述电动机带动所述驱动轴提升所述的加载锤。本发明的冲击振动装置能够产生单幅值冲击力(单次冲击),其优点在于产生平坦、一致的力谱,且频谱图上没有显著地衰减或零值区域。

    一种陶瓷金卤灯电弧管封接炉

    公开(公告)号:CN102347183B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110302014.5

    申请日:2011-10-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金卤灯电弧管封接炉,包括炉体、石墨电极、模具、炉体底板、模具托盘和升降装置;炉体内炉腔为圆筒形腔体,在腔壁内设有冷却水通道;升降装置上设有承托台,模具托盘放置在承托台上;模具托盘的形状与炉体底板上通孔的形状相适配,且其内设有对其进行冷却的冷却水通道;模具放置在模具托盘上;模具通过模具托盘和承托台置于炉体的炉腔内,且模具托盘封住炉体底板的通孔;模具上设有一组承装陶瓷电弧管的管腔,且管腔成圆周形排布。本发明提供的封接炉,采用圆筒形炉腔以及陶瓷电弧管圆周形排布,使陶瓷电弧管的封接一致性好;氪氩气的利用效率高、排放少;可移动式的模具设计,减少了辅助时间的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动密封结构
    9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19767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910184411.X

    申请日:2009-08-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密封结构,其设有底板,动密封结构还包括与底板的内表面相连的轴套座、分别与底板的内表面和轴套座相连的第一O型密封圈、贯穿地插入于轴套座内的移动轴、分别与轴套座、与移动轴相连的第一无油润滑导向套、第二无油润滑导向套和第一Y型密封圈、第二Y型密封圈。本发明的动密封结构密封良好。

    天然车流下基于质量扰动策略的桥梁结构柔度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394551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261272.7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贾思齐 张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天然车流下基于质量扰动策略的桥梁结构柔度预测方法及系统,布置振动测试环境,对待预测桥梁结构进行稀疏和密集车流下的环境振动测试,测量待预测桥梁结构的加速度响应;对稀疏车流下测量的加速度响应,通过CMIF识别待预测桥梁结构的基本模态参数;对密集车流下测量的加速度响应,采用基于参数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法识别待预测桥梁结构的瞬时频率;根据采集的桥面上车流分布情况进行车载时空分布识别,计算车辆的实时位置,并采用荷载等效分配原则将车辆实时位置分配到各加速度传感器上,得到附加质量矩阵;根据基本模态参数、瞬时频率和附加质量矩阵计算振型缩放系数,进一步计算得到柔度,可广泛应用于结构健康检测的柔度识别过程。

    一种基于全景-红外双相机的轮廓增强分割网络的隧道渗漏全局定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25128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142029.3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蒲红李 张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全景‑红外双相机的轮廓增强分割网络的隧道渗漏全局定位方法及系统,通过集成双鱼眼相机与热红外相机的双相机系统,捕获隧道的360度全景图像,并使用等距圆柱映射方法将全景图像转化为平面图像,并提出了一种圆柱形到平面图像的隧道壁分割方法实现了隧道壁面的平面展示,同时,本发明构建基于CEIL‑Net的红外图像渗漏分割网络,该网络结合了轮廓增强技术和注意力机制,显著提高了渗漏区域分割的精度和鲁棒性。此外,通过利用基于相机姿态的单应性矩阵计算,将红外图像中的渗漏区域准确映射到隧道的平面图像上,实现了渗漏位置的全面可视化。本发明能有效地识别和定位隧道渗漏区域,适用于隧道健康监测与维护。

    一种双头吸附式电子线路板送料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4044354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1173684.1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头吸附式电子线路板送料机构,气缸作为机构旋转驱动源,其往复运动带动齿条做直线往复运动,通过和齿轮啮合实现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转动套在转动轴承内进行转动,当转动套和旋转体进行旋转运动时,旋转体方形滑槽内的滑键驱动支撑板围绕芯轴轴心线发生转动,凸轮作为机构上下驱动源,带动芯轴在转动轴承内上下运动,支撑板在芯轴驱动下,随滑键沿着导向槽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安装在支撑板上的一对真空吸头靠负压抓吸住电子线路板,并随着支撑板发生转动和上下运动,实现电子线路板的自动送料,机构送料效率高、无损伤、定位准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