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低温环境的热力发电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26709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166780.X

    申请日:2019-03-06

    Inventor: 郑开云 黄志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低温环境的热力发电系统及方法,二氧化碳泵出口连接二氧化碳收集装置和低温回热器高压侧进口,低温回热器高压侧出口、低温余热回收器高压侧、高温回热器高压侧、燃烧室进口依次连接,氧气供给装置、燃料供给装置均连接燃烧室,燃烧室出口连接透平进口,透平连接发电机,透平排气口、高温回热器低压侧、低温回热器低温侧、冷却器进口依次连接,冷却器出口连接水分离器进口,水分离器的二氧化碳出口连接压缩机组进口,压缩机组出口连接冷凝器进口,冷凝器出口连接二氧化碳泵进口。本发明系统能量利用效率高,系统发电效率高,系统不排放污染物,100%捕集二氧化碳且回收凝结水,且系统参数不高,关键设备研发投入小。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生物质燃烧发电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93556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710062557.1

    申请日:2017-01-24

    Inventor: 黄志强 郑开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Y02E5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生物质燃烧发电系统,包括燃烧炉,料仓通过给料机连接燃烧炉的进料口,送风机连接空气加热器的低压侧进口,空气加热器的低压侧出口连接燃烧炉的进风口和烘干机,烘干机连接料仓,燃烧炉的排烟口、除尘器、引风机、烟囱依次连接;换热器设于燃烧炉的尾部烟道内,压缩机出口连接换热器进口,换热器出口连接透平入口,透平与发电机相连,透平出口连接空气加热器的高压侧进口,空气加热器的高压侧出口连接带中间冷却的压缩机,带中间冷却的压缩机连接冷却器,冷却器连接压缩机入口。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生物质燃烧发电方法。本发明系统简单,结构紧凑,能量利用率高,成本低。

    一种采用化学吸收增压的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7195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766713.7

    申请日:2018-07-12

    Inventor: 郑开云 黄志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化学吸收增压的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系统,系统包括化学吸收设备和二氧化碳循环设备。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化学吸收增压的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方法,二氧化碳循环的透平排气由吸收塔中的溶液吸收,溶液由泵增压输入至再生塔,再生塔中的溶液加热后解吸出高压二氧化碳,高压二氧化碳进一步增压至超临界态,并通过二氧化碳循环系统发电。本发明简便、经济地实现二氧化碳气体的压缩过程,使二氧化碳循环充分扩大压比,有利于采用再热提高热效率,并使循环工质流量大幅减少,换热器设备规模缩小。

    一种褐煤机组的烟水复合加热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78863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611119354.3

    申请日:2016-1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褐煤机组的烟水复合加热系统及方法,包括炉膛,炉膛出口烟气部分进入空预器进行换热,在空预器中参与换热的空气是由送风机和一次风机输送的空气;所述送风机和一次风机前分别设有用于对环境冷风进行平衡加热的冷凝水预热器;所述空预器前设有用于对送风机和一次风机输送来的空气进行加热的烟水平衡复合器;所述空预器后设有用于对空预器出口热风进行提升加热的热风高温加热器。本发明通过三个部分对不同温度的空气进行加热,保证在综合节能改造的烟水复合系统改造中,对于环境温度变化的褐煤机组,保证其一次风热风温度或二次风热风温度,稳定燃烧,保障锅炉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一种提高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热效率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66240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611253881.3

    申请日:2016-12-30

    Inventor: 黄志强 郑开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25/103 F01K21/04 F01K2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热效率的系统。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提高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热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的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增加注入旁路循环向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中注入水,水在透平中做功后进入回热器中释放相变潜热,然后由水泵再循环注入,水不向外界环境放热,水在透平中做功远大于水泵消耗的功,实现较为可观的净功;本发明的不会给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系统增加过多的复杂性,所需增加的设备成本低,系统的实施方便,同时适用于间接加热方式和直接燃烧加热方式的循环。

    一种核电厂高能管道破裂事故环境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69196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27068.8

    申请日:2014-08-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厂高能管道破裂事故环境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通过管道连接储汽罐,储汽罐分别通过管道连接至少一个蓄能器,所述的蓄能器设于试验仓周围且其蒸汽出口与试验仓的蒸汽入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的蓄能器的蒸汽出口与试验仓的蒸汽入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快开气动阀组,试验仓连接喷淋系统。本发明的核电厂高能管道破裂事故环境模拟试验装置可以满足AP/CAP系列三代核电厂最严酷高能管道破裂事故初始热冲击环境条件。

    一种用于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的动力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008793U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22157235.2

    申请日:2019-12-05

    Inventor: 郑开云 黄志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的动力循环系统,包括燃料罐、燃料预热器、液氧罐、液氧气化器、氧气预热器、燃烧室、高压透平、高温回热器、低温回热器、第一分离器、冷凝器、低压透平和第二分离器;所述燃料预热器的燃料进口与燃料罐的燃料出口相连通;所述液氧气化器的氧气进口与液氧罐的氧气出口相连通,所述液氧气化器的二氧化碳出口与用于存储液体二氧化碳的液体二氧化碳罐的进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燃烧室中燃料和氧气燃烧产生的热量被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吸收,可使其达到900℃以上的高温,能够将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热效率提高至55%以上。

    适用于低温环境的热力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875312U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20284570.6

    申请日:2019-03-06

    Inventor: 郑开云 黄志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低温环境的热力发电系统,二氧化碳泵出口连接二氧化碳收集装置和低温回热器高压侧进口,低温回热器高压侧出口、低温余热回收器高压侧、高温回热器高压侧、燃烧室进口依次连接,氧气供给装置、燃料供给装置均连接燃烧室,燃烧室出口连接透平进口,透平连接发电机,透平排气口、高温回热器低压侧、低温回热器低温侧、冷却器进口依次连接,冷却器出口连接水分离器进口,水分离器的二氧化碳出口连接压缩机组进口,压缩机组出口连接冷凝器进口,冷凝器出口连接二氧化碳泵进口。本实用新型系统能量利用效率高,系统发电效率高,系统不排放污染物,100%捕集二氧化碳且回收凝结水,且系统参数不高,关键设备研发投入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集成二氧化碳循环与液化空气储能的调峰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875220U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20280928.8

    申请日:2019-03-06

    Inventor: 郑开云 黄志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二氧化碳循环与液化空气储能的调峰发电系统,包括液空储能子系统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子系统;液空储能子系统包括空分装置、液氮及液氧储罐、液氮及液氧泵、高低压氮气透平、氮气收集装置、第一发电机、储热装置、传热介质泵、切换阀等。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子系统包括二氧化碳循环泵、高低温换热器、燃烧室、二氧化碳透平、第二发电机、水分离器、冷却器、液体二氧化碳收集装置等。液空储能子系统在低谷时储存电力在调峰时释放,并将天然气的能量在调峰时由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转换为电力,系统储能量大,调峰能力强,具备大规模快速负荷调节能力,系统效率高、无污染、零排放、100%碳捕集,副产品经济价值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带直燃加热的汽轮发电机组

    公开(公告)号:CN208280995U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20307647.2

    申请日:2018-03-06

    Inventor: 郑开云 黄志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直燃加热的汽轮发电机组,包括锅炉、汽轮机,所述锅炉与汽轮机之间设有燃烧室,所述锅炉出口连接燃烧室进口,燃烧室出口连接所述汽轮机进汽口。所述燃烧室设于所述汽轮机的进汽口处,燃烧室尽量靠近汽轮机布置,或者燃烧室与汽轮机为一体化设计,以减少燃烧室与汽轮机之间连接通道的长度和高端材料用量。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汽轮机前增加燃烧室直燃加热,提高蒸汽温度;可以采用600℃等级的锅炉,然后蒸汽通入燃烧室直燃加热达到700℃及以上温度,从而实现700℃等级先进超超临界参数;也可用于对现有的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的升级改造,降低了发电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