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7984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9218.3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观结构和机器学习实现冶金熔渣黏度预测的方法,属于冶金熔渣黏度预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该熔渣体系的具体成分,采用Lammps软件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获得熔渣的微观结构单元种类和数量;然后采用机器学习建立熔渣的微观结构单元模型获得结构单元摩尔含量;最后将从微观结构模型中获得的待预测熔渣结构单元摩尔含量输入经推导修改后的熔渣黏度预测方程中,获得待测熔渣黏度的预测值。本发明通过微观结构和机器学习的方法避免了外部环境因素的干扰,能够快速精确地获取不同成分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冶金熔渣的黏度,显著提高了冶金熔渣黏度预测的精度和稳定性并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47674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60361.3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50/02 , G06F18/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流程工业数据处理的高炉煤气利用率预测方法,涉及流程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采集高炉各类数据,建立实时流转处理规则,对各类数据进行处理存储、数据清洗及补齐,得到第一处理数据;基于高炉的实时下料情况对第一处理数据进行数据拆解及整合,并结合每一数据对煤气利用率的时滞影响得到第一生产数据集;提取第一生产数据集中与高炉本体相关的监测数据,进行数据降维处理,得到第一降维数据,同时获取布料相关数据,建立第一布料模型,实现数据衍生,得到第一衍生数据;基于高炉特性建立煤气利用率模型,结合第一降维数据及第一衍生数据进行煤气利用率预测。使得对流程工业数据的处理更为精准,及时准确预测煤气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7052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34312.8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3/2255 , G01N23/2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模拟服役条件下镁基燃料基体辐照损伤行为的研究方法,该方法步骤:采用SRIM软件分别计算不同能量Mg+和He+在镁合金中的入射深度;制备可以调出一定束流密度Mg+的靶材;抽取辐照靶室的真空,根据SRIM计算结果设置辐照实验所需的中子注量,将Mg+和He+离子束同时注入样品;利用FIB对辐照后样品沿辐照深度制备透射电镜样品,用于表征中子辐照和裂变气体对镁基燃料基体的辐照损伤行为;该方法通过采用He+和Mg+双束离子协同辐照镁合金试样,能有效、便捷的实现Mg合金燃料基体材料在服役条件下的辐照损伤行为研究,同时实现燃料基体用耐热Mg合金体系的快速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1946912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53199.3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室内定位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LED光源的干散货仓检测车定位方法、系统及终端。干散货仓中具有多个LED光源;预先配置检测车姿态角的阈值范围;本定位方法实时对检测车进行定位,首先获取检测车的姿态角,基于姿态角与阈值范围的关系自动切换定位模式;即,若姿态角处于阈值范围内,则基于LED光源进行定位,若姿态角不处于阈值范围内,则基于INS进行定位;将上一时刻检测车的定位结果作为初始滤波值,动态调整定位模式输出结果的状态向量,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对初始滤波值以及定位模式的输出结果进行滤波处理,获得检测车的最终定位结果。本发明能够解决检测车在室内工作时面临的GPS信号缺失、INS定位误差积累以及UWB/INS方案成本高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6469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35737.0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2B1/02
Abstract: 一种铁矿石预氧化焙烧原位固硫的装置与方法,属于矿物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矿石预氧化焙烧原位固硫装置,通过在还原焙烧之前引入预氧化焙烧工艺,使高硫铁矿石中的黄铁矿和磁黄铁矿与方解石和白云石反应,在氧化气氛下将SO2转化为稳定的固态硫化物,从而在焙烧过程中有效抑制SO2的生成,实现原位固硫,减少环境污染,无需额外引入固硫剂。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固硫率≥80%,焙烧产品中铁精矿的铁品位为60%~70%,铁的回收率达60%~85%。
-
公开(公告)号:CN11946126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06400.7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01B21/072
Abstract: 一种稀土氮化铝固溶体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导热系数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磷酸二氢铝球磨改性氮化铝,然后将改性后的氮化铝在磷酸溶液中与铈盐进行搅拌反应,获得稀土氮化铝水溶液,经过滤、干燥,制备出抗水解能力强、导热性能好的稀土氮化铝固溶体粉末。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稀土氮化铝导热系数为0.201W/(m·K)~0.355W/(m·K),氮化铝的(101)晶面衍射峰向低角度迁移了0.02°~0.1°。
-
公开(公告)号:CN11846868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625000.4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5 , G06F30/10 , G06Q50/0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螺旋溜槽断面几何参数逐步寻优方法与试验设备,包括以下步骤:基于连续曲线断面几何参数调整时颗粒分离指标的变化趋势,确认下斜角和断面曲线函数的优化范围;基于下斜角和断面曲线函数对颗粒分离效率的交互影响,确定最优连续曲线断面几何参数配置方式;根据最优连续曲线断面中颗粒分布及分离效率曲线,确定颗粒易混区域范围,并对此区域的断面几何进行局部设计;分别调整颗粒易混区域不同线段的横向倾角,基于颗粒迁移行为及螺旋溜槽分离性能的变化规律,确认局部断面几何参数对分离结果的独立调控作用;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确立不同线段横向倾角协同作用时的最优局部断面几何参数配置方式;基于上述优化方法制作螺旋溜槽试验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819491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11746574.9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动态建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正则化递归随机配置网络的动态建模方法和系统,包括:S1,数据预处理;S2,正则化递归随机配置网络初始化;S3,随机配置权值和偏置,并采用全新的方法构造储备池候选神经元;S4,根据正则化不等式约束条件有监督地选取候选神经元;S5,确定最优候选神经元,增加到储备池;S6,结合目标输出和储备池输出计算网络输出权值;S7,基于投影算法,根据实时数据对训练好的输出权值进行在线更新,并计算实时输出。本发明采用了投影算法对网络输出权值进行在线更新,响应系统的动态变化,能够在保证预测精度的同时,增强模型性能稳定性,降低算法的整体计算量,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6287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10193635.7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 长安大学 , 西安赛福斯材料防护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化激光增材制造钛合金片层α相的热处理方法,具体过程为:先将激光增材制造钛合金加热至Tβ‑(5℃~10℃)并保温15min~20min,然后以0.3℃/min~1℃/min的冷却速率冷却至Tβ‑(15℃~35℃),继续控制以5℃/min~6℃/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Tβ‑(5℃~10℃)并保温15min~20min,再控制以0.3℃/min~1℃/min的冷却速率冷却至Tβ‑(15℃~35℃),循环上述继续控温加热‑保温‑控温冷却工艺,冷却至室温。本发明通过采用多次控温加热‑保温‑控温冷却工艺将激光增材制造钛合金中针状细片层组织演变为近球化组织,使其获得优异的塑性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94772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0701794.9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IPC: A61B3/10 , A61B3/14 , G06T5/80 , G06T5/70 , G06T7/00 , G06T7/11 , G06T7/136 , G06T7/62 , G06T7/66 ,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S‑OCT测量系统的全眼三维重建方法,涉及数据仿真领域与生物医学成像技术领域,该SS‑OCT测量系统为非接触式系统,成像深度能够对全眼进行成像,采集速度快;包括阈值化、去噪、删除小面积对象、曲面拟合、法向量求取、折射修正部分;采用主元分析法进行曲面法向量的估计,此种解法对消除数据噪声有很强的鲁棒性;数据进行中心化处理,以减小偏离点的影响,为后续畸变校正的偏转矢量的正确求取奠定基础;采用分层逐层校正,在折射率改变的界面处根据光学折射定律计算光线偏转。本发明在三维立体空间上考虑光线的折射效应的影响,精确还原眼睛的真实形状,实现眼睛的生物医学参数的准确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