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0813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33479.2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江苏新泉汽车饰件股份有限公司 , 译航机电设备(上海) 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座椅表面熨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座椅表面的自动熨烫工装及其加工方法,该工装包括线外工装固定夹具和自动熨烫机器人,线外工装固定夹具和自动熨烫机器人分别位于流水线两侧,线外工装固定夹具上部设置有固定机构,自动熨烫机器人顶部设置有熨烫机构和工业相机。该工装采用机器人自动熨烫并检测,减少操作人员数量,提高操作安全,具体加工方法:当座椅达到工位后,线外工装固定夹具将定位工装固定,接着熨斗开始熨烫座椅,然后通过视觉算法将飞拍的图像进行深入分析,查找褶皱部位,然后熨斗再对褶皱部位逐一熨烫。
-
公开(公告)号:CN11932903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846622.6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山东三岭汽车内饰有限公司
IPC: B29C51/08 , B29C51/18 , B29C51/42 , B29C71/00 , B24B9/06 , B26D9/00 , B29C37/00 , B05D7/12 , C14B1/40 , C14B17/12 , C14C15/00 , C14C9/00 , C14C11/00 , C14B1/58 , C14B5/00 , C14B17/14 , B29L31/30 , B29L31/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皮革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皮革成型加工装置。本发明包括预处理装置和模具装置,所述模具装置后侧连接并安装有修整装置,所述模具装置前侧连接并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模具装置内安装并连接有冷却装置。预处理装置用于提高皮革的质量和加工效率,有利于提升产品一致性,有效缩短生产周期,模具装置用于成型皮革,有利于确保尺寸精确,有效提高产品一致性,加热装置用于软化皮革,方便后续加工,有利于提高工艺效果,有效提升产品质量,冷却装置用于快速冷却皮革,有利于稳定尺寸,有效提高产品精度,修整装置用于精细调整皮革,有利于提高成品质量,安全监测装置用于保障加工过程安全,有效提高操作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7585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699260.2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南通超达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模具的抽芯机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模具的抽芯机构,包括设置于动模具一侧的抽芯结构,所述动模具的一侧设置有与动模具配合使用的静模具,所述静模具靠近动模具的一侧开设有与抽芯结构配合使用的注塑槽,所述注塑槽的数量为若干个。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抽芯结构,当静模具与动模具分离前,三个调节杆和三个弧形杆会进行内缩,使得汽车内饰件取消与调节杆和弧形杆的接触,当静模具与动模具分离后,移动板会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进行反向移动,从而使得汽车内饰件与动模具和静模具取消接触,最后借助转换单元实现抽芯动作,从而增加了脱模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1637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527855.X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佛吉亚(南京)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勇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注塑件贴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控制器控制放料机构驱动贴皮料带进行输送;然后贴皮料带沿第一检测器穿过,第一检测器对贴皮料带上的各个贴皮部依次进行检测得到各个第一检测信息,并将各个第一检测信息分别发送给控制器;然后控制器基于各个第一检测信息获得每个贴皮部的移动距离,控制器基于各个贴皮部的移动距离控制放料机构将各个贴皮部依次输送至贴合模具中的贴合位置;然后控制器控制贴合模具将贴皮部与汽车内饰注塑件贴合成型;贴皮料带从贴合模具的出料口输出后进行废料收集。本申请的汽车内饰注塑件贴皮方法能够保证贴皮料带上的贴皮部精确地输送至贴合位置,避免贴合精度低、产生废品等。
-
公开(公告)号:CN11909910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570132.8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山东三岭汽车内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内饰板成型装置,属于汽车内饰板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底箱、凸模组件、第一驱动组件、顶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底箱上部设置有凹模腔,所述底箱上部边缘通过若干立杆固定设置有顶板,所述凸模组件设置在所述凹模腔上方,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顶板底部,用于带动所述凸模组件上下移动,所述顶推组件一端延伸至所述底箱内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凹模腔内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底箱内部。本发明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在汽车内饰板成型后,可将成型的汽车内饰板自动顶出至凸模组件与凹模腔之间的侧方位置,无需人工手动拿取,能够提高汽车内饰板的脱模效果以及提高汽车内饰板的连续成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7809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498161.8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常州煜明电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内饰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加工成型装置及方法,本发明装置设计合理,一方面在中间模中增设两个能够滑动的动型块,通过改变两个动型块的位置来实现二次注塑;同时动型块中设有防脱结构,使得第一次注塑构件的表面形成有防脱槽,第二次注塑构件于防脱槽中形成有防脱部,通过这种方式使得第一次注塑构件和第二次注塑构件之间除依靠材料本身的粘合力来防止脱层外,两者之间还能够形成可靠的防脱结构;另一方面在第一次注塑和第二次注塑过程中利用冷却盘管、循环冷却水槽构成的冷却系统进行快速冷却成型,第二次注塑成型结束后,利用脱模推料机构和直线导轨副实现快速脱模。
-
公开(公告)号:CN11907808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72549.3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皮亚纳非织布有限公司
Abstract: 三维组件是在简化的模塑操作中生产的。称为坯料的可膨胀基材如下产生:在将粘合剂材料加热到高于其熔化温度后,压缩热粘合非织造布,然后冷却压缩的非织造布,从而使粘合剂材料硬化并将非织造布的纤维以具有储存动能的压缩构型保持在一起。板可以通过将两个以上坯料层压在一起和/或通过将坯料与其他材料(包括非膨胀材料)层压而形成。用于待制造的部件的模具可以部分地填充有堆叠的、垂直的、相邻的或甚至随机取向的多个板(或坯料)。此外,可以切割板或坯料以产生可放置在模具中的部件的所需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1903695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308162.1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东莞市鸿耀科技有限公司
IPC: B32B9/04 , B60R13/02 , B32B27/00 , B32B33/00 , B29C69/00 , B41M3/06 , B41M1/12 , B41M1/26 , B29L31/5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汽车内饰复合材料及制作工艺,包括:石材层,为具有纹路的天然的或仿天然的材料,石材层的厚度介于0.1‑3mm;保护层,为在石材层的上表面涂覆设置的PV或UV涂层,涂层的厚度为0.002‑1.2mm;以及注塑层,设置在石材层的下表面,以形成复合材料的基本厚度和强度。本申请使汽车内饰复合材料具有成本低的优势;而且制作工艺简单,能快速满足对汽车内饰的个性审美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01762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64635.5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安徽宏业塑业有限公司
Inventor: 文庭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注塑件的制作方法,将聚丙烯、聚丙烯填料、催化剂、增硬剂、稳定剂、着色剂和助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制粒机,经过搅拌、加热、熔融、制粒、冷却,制成粒状聚丙烯母粒;将聚丙烯母粒送入注塑机,采用低压注塑,制成注塑坯件;对注塑坯件去毛刺、抛光、清洗、表面图案处理,得到所述汽车内饰注塑件。本发明通过添加由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与铋锶钙铜据化物复合生成的催化剂,能够降低聚丙烯类汽车内饰注塑件的注塑压力,采用低压注塑工艺,使得聚丙烯内部的各种种类的固体颗粒分布均匀且相互充分融合,从而显著提高所述汽车内饰注塑件的均匀性以及稳定性,同时还会降低注塑机的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1887392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257934.3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孙世源
Inventor: 孙世源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滑雪地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仿生滑雪地垫及其制作方法,所述仿生滑雪地垫包括:底板、地垫和刷丝,刷丝沿中部弯曲后两端均插入地垫中,所述刷丝3‑8根为一组,每组刷丝之间的间隔为6‑12毫米,刷丝超出地垫的长度为15‑30毫米,整组的刷丝均匀分布在地垫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仿生滑雪地垫,减少了材料二次加工对环境的碳排放,提高滑雪者的受伤保护,滑雪动作更接近于真雪场地,同时降低真雪场地的制造成本,市场化的实用性更强,降低了滑雪器材与仿生滑雪地垫产生的噪音干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