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20133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191679.8
申请日:2012-06-11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30 , H01G4/012 , H01G4/12 , H01G4/232 , H01G4/2325 , H01G4/248 , H05K1/181 , H05K3/3442 , H05K2203/0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部件以及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电子部件具备素体和外部电极。素体具有互相相对的一对端面、以连结一对端面的方式进行延伸并且互相相对的一对主面、以连结一对主面的方式进行延伸并且互相相对的一对侧面。外部电极被形成于素体的端面侧并覆盖邻接于该端面的主面的一部分以及侧面的一部分。由绝缘层至少覆盖外部电极上的位于侧面侧的电极部分的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92686C
公开(公告)日:2005-03-09
申请号:CN01125950.7
申请日:2001-07-06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PC: H05B3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10 , H05B33/22 , Y10S428/91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以往的电致发光元件存在的问题,即在介电体层中产生缺陷,尤其是解决使用铅系介电体材料形成介电体层的电致发光元件的发光亮度降低或亮度不匀、发光亮度随时间发生变化的问题,能够在不提高成本的情况下提供得到高显示质量的电致发光元件及其制作方法,为了达到此目的,本发明的电致发光元件至少具有有电绝缘性的基板(11)和在该基板(11)上层叠电极层(12)介电体层(13)、(14)、(15)和发光层(17)及透明电极层(19)的结构,上述介电体层(13)、(14)、(15)是至少在其组成中含有铅的第1厚膜陶瓷高介电常数介电体层(13)、至少在其组成中含有铅的第2厚膜高介电常数介电体层(14)和至少在其组成中不含铅的第3高介电常数介电体层(15)的叠层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000372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330844.3
申请日:2012-09-07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30 , H01C1/148 , H01G4/12 , H01G4/224 , H01G4/228 , H01G4/232 , H01G4/2325 , H01G4/248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元件具备:素体、外部电极、绝缘性树脂涂层。素体具有互相相对的一对端面、以连结一对端面之间的形式进行延伸并且互相相对的一对主面、以连结一对主面的形式进行延伸并且互相相对的一对侧面。外部电极以至少覆盖主面的一部分和/或侧面的一部分的形式形成,并且具有由Sn或者Sn合金构成的电镀层。绝缘性树脂涂层至少覆盖外部电极上的以覆盖上述侧面的形式形成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2891006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254037.8
申请日:2012-07-20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224 , H01G4/232 , H01G4/2325 , H01G4/30 , Y10T29/49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部件,其具备素体、外部电极和绝缘性物质。素体具有彼此相对的一对端面、以连结一对端面间的方式延伸且彼此相对的一对主面和以连结一对主面的方式延伸且彼此相对的一对侧面。外部电极形成在素体的端面侧并覆盖与端面相邻接的主面的一部分和/或侧面的一部分。绝缘性物质覆盖除了一面以外的素体的表面、以及在该表面上所形成的外部电极,该一面是至少其一部分被外部电极覆盖的主面或侧面。
-
公开(公告)号:CN1347270A
公开(公告)日:2002-05-01
申请号:CN01132529.1
申请日:2001-07-06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nventor: 白川幸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低的成本提供,在改善介电体层的非平坦部的同时,使表面平滑化,得到高显示质量的薄膜电致发光元件及其制作方法,为了达到此目的,在具有电绝缘性的基板(11)上层叠:具有规定的图形的下部电极层(12)、通过反复进行溶液涂布烧成法在其上形成的多层状介电体层(13),再在介电体层上层叠发光层(14)、薄膜绝缘体层(15)、透明电极层(16),上述多层状介电体层的膜厚是上述电极层膜厚的4倍以上、而且是4μm以上、16μ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1266881B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0810083609.4
申请日:2008-03-12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PC: H01G4/2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2/06 , H01C1/14 , H01G4/228 , H01G9/008 , H05K1/181 , H05K3/3426 , H05K2201/10462 , H05K2201/10651 , H05K2201/10818 , Y02P70/611 , Y02P70/6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简便地进行在电路基板上的面安装的电子部件和其安装构造以及逆变装置。面安装型电子部件具备电介体素体、电极、引出导体以及引线。电介体素体具有主面以及侧面。在主面上形成有电极,在主面上形成有电极,电极互相相对。引出导体的第1部分配置于侧面。引出导体的第1部分配置于侧面。引线的第1部分与引出导体的第1部分相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78558C
公开(公告)日:2004-12-01
申请号:CN01132529.1
申请日:2001-07-06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nventor: 白川幸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低的成本提供,在改善介电体层的非平坦部的同时,使表面平滑化,得到高显示质量的薄膜电致发光元件及其制作方法,为了达到此目的,在具有电绝缘性的基板(11)上层叠:具有规定的图形的下部电极层(12)、通过反复进行溶液涂布烧成法在其上形成的多层状介电体层(13),再在介电体层上层叠发光层(14)、薄膜绝缘体层(15)、透明电极层(16),上述多层状介电体层的膜厚是上述电极层膜厚的4倍以上、而且是4μm以上、16μ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77016C
公开(公告)日:2004-11-24
申请号:CN01124930.7
申请日:2001-07-06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PC: C09K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7731 , C09K11/7734 , H05B33/14 , H05B33/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以高辉度发光的EL荧光体层叠薄膜和EL元件,为达此目的,将母体材料以从碱土类硫代铝酸盐、碱土类硫代镓酸盐、碱土类硫代铟酸盐中至少选出的1种化合物作为主成分,使添加发光中心稀土类元素的荧光体薄膜,和由碱土类氧化物形成的电介质薄膜层叠,形成由该结构的EL荧光体积层薄膜,和EL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359254A
公开(公告)日:2002-07-17
申请号:CN01125950.7
申请日:2001-07-06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PC: H05B3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10 , H05B33/22 , Y10S428/91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以往的电致发光元件存在的问题,即在介电体层中产生缺陷,尤其是解决使用铅系介电体材料形成介电体层的电致发光元件的发光亮度降低或亮度不匀、发光亮度随时间发生变化的问题能够在不提高成本的情况下提供得到高显示质量的电致发光元件及其制作方洗,为了达到此目的,本发明的电致发光元件至少具有有电绝缘性的基板11和在该基板11上层叠电极层12、介电体层13、14、15和发光层17及透明电极层19的结构,上述介电体层13、14、15是至少在其组成中含有铅的第1厚膜陶瓷高介电常数介电体层13、至少在其组成中含有铅的第2厚膜高介电常数介电体层14、和至少在其组成中不含铅的第3高介电常数介电体层15的叠层体。
-
公开(公告)号:CN102891006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210254037.8
申请日:2012-07-20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224 , H01G4/232 , H01G4/2325 , H01G4/30 , Y10T29/49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部件,其具备素体、外部电极和绝缘性物质。素体具有彼此相对的一对端面、以连结一对端面间的方式延伸且彼此相对的一对主面和以连结一对主面的方式延伸且彼此相对的一对侧面。外部电极形成在素体的端面侧并覆盖与端面相邻接的主面的一部分和/或侧面的一部分。绝缘性物质覆盖除了一面以外的素体的表面、以及在该表面上所形成的外部电极,该一面是至少其一部分被外部电极覆盖的主面或侧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