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6310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78979.7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 湖北光谷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狭窄空间登高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狭窄区域内登高作业的轨道式升降装置及方法。包括底盘系统、升降系统、平台延伸系统、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安全保护系统;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该装置横向延伸距离可达到轨道间距的1.5倍,能够有效地解决在狭窄空间内登高和横向远距离延伸作业需求;该装置可根据轨道铺设的路线,智能、平稳、安全、高效,精准地穿梭在某个狭窄的区域内或者产线上连续地进行登高和横向延伸作业,且无需依靠人为的频繁修正;该装置配合控制策略,可以预先合理地规划和设计好途经线路、行驶速度、停靠标点、作业高度,一键式标准按键操作,使用安全可靠,空间利用率高,操作便捷高效,是最理想的高空作业装置之一。
-
公开(公告)号:CN11777651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28041.5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 湖北光谷实验室
IPC: C03B37/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粉棒等离子极化的烧结系统及其工艺。本基于粉棒等离子极化的烧结系统包括透明密闭腔体、套于透明密闭腔体外的谐振腔以及与谐振腔连接的高频电磁场供应系统,其中,透明密闭腔体为无涂层透明密闭腔体,透明密闭腔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抽风口。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粉棒等离子极化的烧结系统,因为采用高频电磁场供应系统对粉棒进行烧结,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电加热方式,一方面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可有效避免了外层先致密化及玻璃化的问题,这种匀化烧结方式,大大降低了玻璃化过程的内层熔残和气泡问题。同时,本烧结系统还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稳定以及容易实现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77651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27414.7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 湖北光谷实验室
IPC: C03B37/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预制棒芯棒的掺氯制备方法,采用管内气相沉积工艺,将玻璃衬管装夹于沉积车床上,玻璃衬管的一端通入原料气体,在高温热源的作用下原料气体沿着玻璃衬管的轴向连续反应在衬管内壁不断生成掺杂二氧化硅沉积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气体包括有四氯化硅和氧气,在沉积过程中,通过调整氧气流量和氧气分压/四氯化硅分压的比值,并调整沉积区域的热源温度,达到沉积层不同的掺氯浓度。本发明能够实现分区域不同浓度的掺氯控制,特别是针对芯层的氯掺杂可以精确的控制折射率剖面,通过芯层掺氯可使光纤芯层形成更好的玻璃晶格结构,降低光纤的衰减。
-
公开(公告)号:CN11744874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42170.3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 湖北光谷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超薄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激光切割的方式在人造片状金刚石上加工均匀排布的贯穿小孔;采用真空磁控溅射镀钛工艺在人造片状金刚石表面制备100~200nm厚度的金属钛保护层;在真空炉中600~700℃热处理后冷却;通过丝网印刷将含有铝合金粉末的印刷浆料印刷在人造片状金刚石表面同时填充在孔内,采用50~200um厚度的铝箔包裹,置于150‑180℃真空烘箱中烘烤30‑45min,冷却后得到预制件;放入真空热压炉中热压烧结,研磨、抛光后得到高导热超薄金刚石/铝复合材料;本发明中间夹心层为一定厚度高导热的人造片状金刚石,上下表面为金属铝,通过热压烧结后得到具有超薄、高导热、低热膨胀、表面可焊性的金刚石/铝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222287390U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323507174.0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 湖北光谷实验室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纤生产用石英废料负压捣碎装置,包括捣杆、密封顶盖和接头,密封顶盖置于固废筒的顶部,与固废筒形成密封空间,捣杆从密封顶盖的顶部接口穿设,伸入固废筒中,接头套设于捣杆上,并与密封顶盖的顶部接口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既能使固废筒形成密闭空间,且能通过负压抽吸,保证车间洁净度,同时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21917825U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23487942.0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 湖北光谷实验室
IPC: C03C25/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预涂覆装置,包括预处理平台、切割机构、预涂覆组件和加热机构;所述预处理平台设于拉丝设备的抽丝轮与涂覆模具之间;所述切割机构、加热组件和预涂覆组件均安装预预处理平台上,切割机构和预涂覆组件沿光纤行进路线依次居中布置;所述预涂覆组件内装有树脂,预涂覆组件上开设有用于光纤穿过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穿丝前对光纤端头进行预处理,提高了光纤穿丝成功率,降低了光纤报废率,减少了光纤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062985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10140086.7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3B37/018 , C03B19/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外部气相沉积法的活动喷灯,包括有喷头体,喷头体上设置喷灯喷口,所述的喷灯喷口沿径向从内向外包括有原料气体喷口和燃料气体喷口,所述的喷灯中部设置原料气体喷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灯中部设置的原料气体喷口为活动原料气体喷口,所述的活动原料气体喷口后端与旋转支承机构相联,旋转支承机构驱动活动原料气体喷口缓慢旋转。本发明使整体多层料管结构相对喷灯进行旋转,减少料管与惰性气体喷口或者燃料气体喷口的间隙偏心影响,利用旋转极大地减少粉尘在喷口局部形成粉尘堆积,从而减少结晶,尤其大粉棒沉积后期出现的粉尘堵塞结晶现象,有效减少了喷灯的维修量,提高了喷灯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06298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10139596.2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3B37/018 , C03B19/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外部气相沉积法的沉积腔,包括有沉积腔体,沉积腔体中安设有上、下旋转夹盘,对应于上、下旋转夹盘安设有上下间隔的喷灯,上、下旋转夹盘或喷灯与上下移动装置相连,沉积腔体的一侧与进风腔相连通,沉积腔的另一侧与抽风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腔位于喷灯背面一侧,进风腔的前面与沉积腔相贯通,进风腔的后面联接上下分隔的子进风腔,每个子进风腔的进风口处设置加热装置,用于对进入气体的加温。本发明能够对送入沉积腔体中不同区域的气体温度进行调控,可使整个沉积腔尤其是粉棒沉积区域的上下温度分布更为均匀和一致,从而有效提高OVD工艺的沉积质量。安设尾气回收管道使得部分尾气回收至气体过滤腔,实现节能节气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84970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1470464.X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3B37/027 , C01B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拉丝冷却装置氦气回收机构及其控制方法。本光纤拉丝冷却装置氦气回收机构包括一级氦气循环冷却单元、二级氦气循环冷却单元、上氦气回收腔体和下氦气回收腔体,上氦气回收腔体和下氦气回收腔体内部均设置有中心孔以及空腔;一级氦气回收单元包括第一回收管道和第一气体泵,二级氦气循环冷却单元包括第二回收管道和第二气体泵,第一回收管道的一端通过氦气进气管与冷却管上部通道连通,另一端通过氦气出气管与冷却管下部通道连通;第二回收管道的一端通过氦气引出管与上氦气回收腔体连通,另一端通过氦气引入管与下氦气回收腔体连通。本光纤拉丝冷却装置氦气回收机构,能同时且稳定地实现氦气高回收率和回收氦气的高纯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98570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0598664.7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包金属基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热压法制备好的金属基金刚石表面氧化层除去,并打毛后洗净,脱脂、酸洗、水洗、烘干;采用热浸锌工艺进行表面活化得到金属基金刚石复合材料坯体;通过铝支撑柱固定在压铸模具中,进行整体预热;将铝液置于压力铸造机坩埚然后挤入所述模具型腔,保压后脱模,得到铝包金属基金刚石复合材料毛坯;去除毛坯浇冒口,打磨毛刺、机加工,热处理后得到铝包金属基金刚石复合材料;本发明结合了压力铸造和热压法制备材料的技术优势,同时规避了两种方法的技术短板,制备方法工序简单、可控性(56)对比文件宋月清,等《.人造金刚石工具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2014,516-518.李鹤林等.热浸镀锌《.中国焊管50年》.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陈贞睿,等.高导热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进展《.粉末冶金技术》.2022,第40卷(第1期),40-5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