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区改造筛选方法及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9680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093902.8

    申请日:2024-0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区改造筛选方法及系统。整理汇总各小区自来水水表数据;获取各小区的坐标以及面积si;计算各小区污水量qi;计算各小区改造费用wi;计算全部小区改造的总费用,并与投资限额进行比较;若总费用不大于投资限额,则对全部小区进行改造;若总费用大于投资限额,则利用贪心算法分析出在限定投资下使改造小区的污水总量最多的方案,生成需改造的小区统计表A;对小区统计表A中需改造的小区进行复核、调整,输出确定的小区改造名单;统计改造数量及总面积。节省了大量的机械劳动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基于广度优先算法的河道排口上游混错接自动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2710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97050.2

    申请日:2023-0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广度优先算法的河道排口上游混错接自动分析方法。它包括以接入同一节点的管渠所属排水体制存在差异作为辨识特征,判别节点是否混错接;引入节点层级,从末端排口向上,初始节点层级定为1,当前节点与上游节点仅有一个连接时,上游节点与当前节点层级一致;当前节点与上游节点有多个连接时,上游节点相对当前节点层级加1;以混错接发生的节点层级代表该混错接的层级,辅助定义混错接节点的影响程度,结合排口混错接数共同判断。本发明能够把河道排口溯源分析的时间提升5倍以上,节省了大量的机械劳动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用于城市淹没排污口溢流污染末端净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0220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286242.6

    申请日:2022-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城市淹没排污口溢流污染末端净化装置,排污口设于河道驳岸挡墙上,净化装置包括:原位净化模块以半包围形式布置于排污口出口侧并与河道驳岸挡墙紧密连接,用于对污水中溶解性污染物进行快速降解;过滤净化模块以半包围形式布置于原位净化模块外侧并与河道驳岸挡墙紧密连接,用于对污水中悬浮性污染物进行有效吸附;生态湿地模块以半包围形式布置于过滤净化模块外侧并与河道驳岸挡墙紧密连接,用于对污水水质进一步净化;消能模块以半包围形式布置于生态湿地模块外侧并与河道驳岸挡墙紧密连接,消能模块高程高于常水位。本发明的净化装置高效、便捷,使合流污水从排水口排出后能够被快速净化,保障受纳水体水质安全。

    可持续控制底泥中内源磷释放的铝基复合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639592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075461.4

    申请日:2023-0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持续控制底泥中内源磷释放的铝基复合材料。它由活性炭、Al粉和Fecl3粉在惰性气体条件下混合球磨制得,且所述活性炭粉、Al粉和Fecl3粉的重量百分比为4~6:1:0.1~0.3;投入底泥中的铝基复合材料形成局部碱性环境,通过持续溶出且不发生钝化的活性零价铝,持续固定底泥中释放的磷。本发明首先通过氯化铁水解产生的H+将铝粉遇水后形成的致密氧化膜溶出,露出氧化膜内部的零价铝,然后通过伽伐尼阴极效应在铝基复合材料周边形成的局部碱性环境,持续促进铝粉内层的零价铝活化,利用活化后的零价铝与底泥中释放出的内源磷在局部碱性环境下形成絮凝沉淀,实现持续固定底泥中释放磷的目的。

    一种用于城市浅水湖泊内源污染原位治理装置及治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9053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80362.7

    申请日:2022-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城市浅水湖泊内源污染原位治理装置及治理方法,所述原位治理装置包括多个可沉入湖底的原位治理单元,每个所述原位治理单元包括格宾网、设置于格宾网内部且装填有缓释氧材料的装载框、压覆于所述缓释氧材料上表面且装填有种植土的无纺布裹包、以及种植于所述种植土上且向上依次穿过预设于无纺布裹包上表面的开孔、格宾网上表面网孔的沉水植物。本发明通过将缓释氧材料、种植土及沉水植物装填在钢制宾格网内形成定制化产品,能够快速、便捷铺设在湖泊底部,施工难度和环境影响小;同时,在治理结束后能够快速移走,不影响湖泊调蓄功能;并且,在更换缓释氧材料后即可用于治理其它污染区域,可重复利用。

    城市黑臭河道原位清淤系统及其处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25345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0993892.5

    申请日:2020-09-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治理环保领域,公开了一种城市黑臭河道原位清淤系统,包括环保绞吸船,还包括设在河道上的浮筒式工作平台和设在岸边的车载式药剂一体化添加及混合装置,浮筒式工作平台上铺设有若干个钢格网过滤单元,钢格网过滤单元内填充有过滤材料,车载式药剂一体化添加及混合装置通过进泥管与环保绞吸船连接,通过出泥管连有土工管袋,土工管袋铺设在钢格网过滤单元上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城市黑臭河道原位清淤系统的处置方法。本发明城市黑臭河道原位清淤系统及其处置方法,在缩短淤泥输送距离并不征用土地集中处理淤泥的前提下,实现河道黑臭淤泥的快速清除和脱水固结。

    城市硬质河道生态化改造结构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44422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991577.6

    申请日:2019-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生态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城市硬质河道生态化改造结构,包括在河道两侧河岸交替布置的若干个半圆形生态修复单元,半圆形生态修复单元的弦贴在河岸上,半圆形生态修复单元包括两个四分之一圆的生态潜坝,两个生态潜坝内分别设有沉水植物修复模块和大型底栖动物栖息模块,两个生态潜坝的弧顶之间留有0.5~1米的间距,沉水植物修复模块和大型底栖动物栖息模块之间设有微生物附着基模块。本发明城市硬质河道生态化改造结构,在确保河道防洪安保的同时,实现栖息地修复措施稳定运行,兼顾河道防洪安保与生态景观。

    基于熵增原理的排水系统水质特征因子的选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2697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925548.0

    申请日:2024-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熵增原理的排水系统水质特征因子的选择方法。它包括:获取研究区域市政生活污水排水管网的拓扑关系数据;明确所述市政生活污水排水管网区域潜在的不同种外水来源;在所述市政生活污水排水管网中布设多个不同种外水来源的水质监测点位,获取原生生活污水、以及不同种外水来源对应的各个水质监测点位的水质监测数据;构建不同种外水数据矩阵,并计算每种外水数据矩阵中各个水质监测指标的熵权,选择熵权最大的水质监测指标作为该种外水的水质特征因子。本发明用于城镇生活污水排水系统预诊断所需水质特征因子的筛选,真实反映不同地区城镇生活污水和外水特征,对于提高城镇污水管网外水分析与评估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电渗减容-生态帽封的城市河湖污染底泥原位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4751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01981.X

    申请日:2024-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渗减容‑生态帽封的城市河湖污染底泥原位修复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待修复的城市河流或湖泊中搭建围堰,排干待修复区域上覆水,自然晾晒,直至待修复区域底泥含水率低于98%;S2:在待修复区域插入电渗减容装置,实现待修复底泥孔隙水的快速排出和污染物质的减量;S3:在待修复区底泥含水率低于80%后,拔出电渗减容装置,在待修复区底泥铺设生态帽封装置;S4:待原位生态帽封装置铺设完成后,逐步恢复河湖水位至常水位。本发明的基于电渗减容‑生态帽封的城市河湖污染底泥原位修复方法能够对底泥进行有效的固化减容,降低底泥中氮磷营养盐的释放,实现内源污染的长效治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