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32285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660249.0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药废水的处理方法,具体涉及水污染防控领域,具体处理步骤如下:S1、制药废水预处理:采用Fenton氧化法和粉煤灰吸附法对制药废水进行预处理,S2、通过富集、筛选、初步鉴定和废水驯化等操作,分别获得了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和高效脱氮除磷菌,根据获得的有效菌株人为构建复合菌系;S3、单一菌的废水处理实验,通过废水处理实验确定最佳各菌群活化液投放比、投加量和处理时间;S4、按照最佳参数将复合菌剂加入预处理后的废水中进行处理。本发明在分别经过Fenton试剂、粉煤灰吸附和复合菌剂处理后,最终对该制药废水中TP、COD和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95.16%和84.37%,且出水中均达到国家行业标准的排放限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249897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675193.3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间作银杏和芍药防治坡地水土流失的方法,具体涉及坡地水土治理技术领域,包括有以下步骤:整地及施基肥、银杏栽种、芍药栽种、栽种麦冬、横向挖坑及深埋板、深坑补肥及坡地管理。本发明通过在银杏与芍药栽种之后,进行深坑添加铺设补偿肥,继续填充污泥,间隔三个月之后,在该肥料坑隔壁进行重复操作补肥,在植物的成长过程中,使得植物的根须四处延伸,增大了其植物的抓土能力,并配合有麦冬,其粗壮的根须能够有效的锁住泥土中的水分,以及地表外层的泥土,两者相互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避免了泥土随着雨水流失,保证了良好的治理效果,使得坡地中的氮、磷及钾肥得以有效的保存,具备较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358685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675304.0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12N1/02 , C12Q1/02 , C12Q3/00 , C02F3/34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著氮转化微生物富集培养的方法及其治理的应用,具体涉及微生物环境保护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底泥采集与分类:从需要治理河道的水体中分别对中部和两侧位置进行底泥采集,采集时需要采集表层的底泥、中层的底泥以及底层的底泥,表层的底泥采集的深度设置为3-5cm,采集量设置为50-70g,中层的底泥采集的深度为设置7-9cm,采集量为设置50-70g。本发明通过对不同深度和温度的底泥进行氮转化微生物的培养,同时检测出其在不同环境下对河道的治理效果,有效的提升了培养土著氮转化微生物的质量和效率,提升了对水体氨氮污染的治理效果,根据该河道的实际环境因素培养出相适应的土著氮转化微生物,进行对应性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83478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11147.2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IPC: C12N1/20 , C02F3/34 , B09C1/10 , C02F101/30 , C02F101/36 , C02F101/38 , C12R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解阿特拉津的产酸克雷伯氏菌及其应用,涉及环境修复微生物,所述降解阿特拉津的产酸克雷伯氏菌为产酸克雷伯氏菌株NTA‑4,所述产酸克雷伯氏菌株NTA‑4的16S rDNA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通过富集培养法从长期施用农药的农田获得降解阿特拉津的产酸克雷伯氏菌,初步鉴定为产酸克雷伯氏菌NTA‑4,该菌株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在温度为10℃~50℃、pH 3.0~11.0、1%~10%盐度条件下生长良好,同时具有较高阿特拉津浓度耐受性,能够在初始浓度为800mg/L的阿特拉津中生长,而且与其他阿特拉津降解菌相比,该菌株对底物利用具有广谱性,能够在以高效氯氰菊酯、联苯菊酯、溴氰菊酯等菊酯类农药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为高盐度、高浓度阿特拉津及菊酯类农药的污染修复提供了良好的候选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1206776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44247.7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生动物多样性保护的河流网络构建方法,具体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河流的固定距离内建立的监测点,可以用于监测河流中两栖类、鱼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各种水生动物的迁移路线,并且会在两栖类和鱼类等水生动物经过的监测点进行记录,用于统计河流内的生物数量与生物种类,用于了解不同时段河流内的水生动物的活动情况,并且监测点会定期对区域内的河水进行抽样检测,当河水出现区域性污染时,相应监测点会通过既定方案和设施对目的污染区域内河水隔绝,避免污染物质继续在河水内扩散,同时通知环保人员前往处理,减少污染对河水生态系统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9759017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168720.1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C01B32/318 , C02F1/28 , C02F101/20 , C02F101/22
Abstract: 一种改性核桃生物炭的制备方法是以核桃壳、强酸、强碱为原材料,包括核桃壳的前处理、隔氧碳化、酸改性、碱改性、洗涤烘干等步骤。本发明原料来源核桃壳,原料简单易得,变废为宝,不仅可以解决核桃壳废物处理的问题,还提供了一种对废水中Cu2+、Cr3+具有高吸附量的活性炭材料,对废水中单一Cu2+溶液的去除率可达98.1%,对复合Cu2+溶液的去除率可达98.1%;对废水中单一Cr3+溶液的去除率为94.1%,对复合Cr3+溶液的去除率为89.1%,吸附性能好,材料稳定性好,常温条件下放置1年,其对Cu2+、Cr3+的吸附性能不变,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值得市场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12356710U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21013198.4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油污泥处理残留废水的生物膜净化反应池装置,包括设有曝气装置的反应池,在所述反应池内设有隔板(2),在所述隔板(2)上螺接有阀门(21);该隔板(2)把反应池分隔为上水池(11)和下水池(12),在所述下水池(12)设有挡渣板(121)、第二出水管(24)、排气阀(25)、投料口(31)、第一搅拌轮(32)、第二搅拌轮(33)和进水口(23)。本实用新型由隔板把反应池分隔成上水池和下水池,上水池作为好氧生物反应池,下水池作为厌氧生物反应池,也可以打开隔板上的阀门,使上、下水池连通,共同成为一个好氧生物反应池,使用灵活,节约空间,适用范围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