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型集成与B样条结合的中等厚度翼型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36422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49824.3

    申请日:2013-01-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陈进 汪泉 庞晓平

    Abstract: 翼型集成与B样条结合的中等厚度翼型设计方法,1)翼型型线由翼型集成公式和B样条曲线公式表达;2)设计变量;3)设计目标函数;4)设计约束条件;5)通过计算机采用智能算法对翼型进行优化设计。本发明可以更有效的控制翼型型线,尤其是翼型尾缘部分,有利于翼型气动性能的提高;设计出来的翼型具有更高的升力系数,从而可以降低叶片的弦长,减少叶片表面所受的载荷;具有更高的升阻比,从而可以提高风轮功率,并且粗糙度敏感性较低。

    风力机专用翼型设计方法及风力机专用翼型

    公开(公告)号:CN101923584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910191275.7

    申请日:2009-10-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6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机专用翼型设计方法及采用该方法设计得到的风力机专用翼型,本发明的方法采用简单高阶多项式形状函数来表达翼型的几何形状,通过按照特定约束条件改变形状函数多项式的系数,即可得到相应的翼型形状,本发明的风力机专用翼型在Re=1×106~3×106雷诺数范围内,具有低翼型表面粗糙度敏感性、较高的升力系数和最大升阻比,同时在较大攻角范围内,具有高升阻比以及良好的结构特性,与其他风力机翼型相比,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声学性能。

    一种低风速变速变桨风力机叶片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94947B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710130952.9

    申请日:2017-03-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庞晓平 陈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1 Y02P70/5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风速变速变桨风力机叶片优化设计方法,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低风速变速变桨风力机叶片优化设计方法,以低风速条件下年发电量最大和材料成本最低为目标,以高阶贝塞尔曲线来定义叶片在整个长度上的弦长和扭角,并在叶片气动外形优化的同时对最佳桨距角和转矩‑转速进行最优控制。同时,在保证发电量最大和材料成本最低的前提下,通过寻优算法计算叶片每个截面的弦长和扭角的最优解。经过本发明所述方法优化后的风力机叶片弦长有了大幅度的减小,叶片面积也减小了,有效的节约了制造材料,有利于制造成本的降低,同时还有效地增大了年发电量。

    反铲液压挖掘机挖掘性能综合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6913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81188.2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9/005 E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铲液压挖掘机挖掘性能综合表征方法,在充分考虑挖掘阻力系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得出挖掘阻力系数和阻力矩系数的惯常作用区间,并通过求解由该区间与整机限制条件所组成的线性不等式组,将三组液压缸的工作压力输入六面体空间映射为铲斗末端的力输出凸多面体空间,基于此多面体,提出了一组评价挖掘机挖掘能力和各限制条件所占比例的综合性能评价指标,用以衡量挖掘机工作机构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工作机构与液压缸作用力的匹配关系;本方法实现了适应于挖掘阻力系多变特性的挖掘机挖掘性能的量化分析及可视化表达,为反铲液压挖掘机整机性能分析、工作机构设计合理性评估及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提高了生产的挖掘机的性能。

    利用三维泛锥楔形间隙参数化设计动压径向轴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94014B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110389855.4

    申请日:2011-11-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三维泛锥楔形间隙参数化设计动压径向轴承的方法,利用柱坐标多元函数参数化三维泛锥楔形间隙,集成现有径向轴承的楔形间隙,突破原有轴承形状优化数学模型固有特性对动压润滑特性的限制,从影响轴承动压性能的根本要素——动压轴承可变孔轴三维楔形间隙函数这一源头出发,得到具有最佳性能的动压轴承数学模型,由此数学模型获得具有更好性能的动压轴承,从而突破了传统的轴承设计中预先设定廓线模型的设计思想,提出了三维可变孔轴形状耦合的径向动压轴承设计的新思路,对提高径向轴承的设计水平和动力润滑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

    基于翼型集成和混合尾缘改型的风力机叶尖翼型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35325B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110184258.8

    申请日:2011-07-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翼型集成和混合式尾缘改型的风力机叶尖翼型设计方法,用于对通过泛函变换方法所生成的风力机专用翼型进行尾缘改型,从而全面有效的控制翼型形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改进的NSGAII遗传算法,面向大型风力机叶尖翼型各项性能指标的多目标设计模型,设计出了相对厚度为15%的CQUTIP-0015大型风力机叶尖专用翼型,该翼型的形状符合混合式尾缘改型方法的特点,并具有较大的最大升力系数,最大升阻比,失速性能平稳,粗糙度敏感性低等特点,综合气动性能出色,完全符合叶尖翼型的要求,通过与NACA-0015和NACA-63-215两种翼型的气动性能比较,很好的验证了该优化结果的优越性和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基于儒科夫斯基变换的挖掘机铲斗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9813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42989.1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儒科夫斯基变换的挖掘机铲斗设计方法,工程机械设计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将铲斗侧面型线代入经过儒科夫斯基变换的圆弧构型,得到简化后的铲斗型线;S2:确定铲斗参数化设计所需的参数;S3:建立铲斗参数关系平衡方程;S4:对铲斗进行参数化建模。本发明利用儒科夫斯基变化减少了参数数量,并且不再局限于同一类型的铲斗,可以广泛运用到其他类型的铲斗,本发明还打破参数之间的独立性。

    挖掘机整机理论复合挖掘力的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2840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18794.X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挖掘机整机理论复合挖掘力的分析方法,通过采集挖掘机工作过程中的数据,包括动臂、斗杆和铲斗的油缸长度和油压数据,以及相应的转角数据。通过选择特定挖掘姿态,计算油缸推力,并建立力平衡方程和力矩平衡方程,从而确定复合挖掘力的大小和方向,并分析挖掘机工作装置在复合挖掘状态下的限制因素,通过条件对比确定特定姿态下斗杆和铲斗油缸复合动作产生的整机理论复合挖掘力,并通过重复计算不同油压组合,找出挖掘机在给定姿态下能够发挥出的最大理论复合挖掘力。本发明选用两个油缸主动计算出的复合挖掘力,相对于单缸主动的传统理论挖掘力分析方法,更符合挖掘机的实际挖掘规律,解决了传统理论挖掘力分析方法与实际负载不匹配的问题,能够更准确地分析挖掘机的理论复合挖掘力。

    一种柔性连接节点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43043B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1710570476.2

    申请日:2017-07-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连接节点,属于结构工程钢结构领域。本发明中,钢柱及钢梁间既通过鳍板连接,又通过角钢连接,鳍板与钢柱焊接,角钢与钢梁及钢柱间螺栓二次连接;其中角钢采用耐火钢或高强合金钢制成,螺栓采用耐火钢或超高强合金钢制成。该节点克服了传统节点在火灾及和地震作用下焊缝连接区域容易发生破坏的不足,通过采用两种不同钢材和两种破坏机理模式,互相补充,保障了钢结构体系的整体性和完整性;通过角钢对钢梁及钢柱间进行二次连接,大幅度提高了该节点的防震能力,可用于钢结构抗火体系和高烈度地震区高层钢结构建筑中。

    风力机叶片气动外形协同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22407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10252679.X

    申请日:2011-08-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机叶片气动外形协同设计方法,包括对风力机叶片的气动外形设计,以及利用风力机叶片的数学模型,针对沿叶片展向不同位置风力机专用翼型的设计要求,以二维风能利用系数为优化目标的风力机翼型设计;其中叶片设计方法有别于现有叶片设计方法,不考虑叶片设计过程中轴向和周向诱导因子的求解方法,通过对和’直接赋值,进而求解对应的最大风能利用系数,计算方法直接简便,同时在计算过程中将翼型的设计与优化考虑进来,实现了叶片与翼型设计的共用模型,为风力机叶片与翼型的协同设计奠定了基础,整套方法构思巧妙,易于操作,为风力机叶片和翼型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