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鲁棒性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08331256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392621.7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鲁棒性节点,该结构包括截面呈矩形的钢管混凝土柱、工字梁、端板以及角钢;其中端板焊接在工字梁端部并固定在钢管混凝土柱的外周表面上,角钢Ⅰ为两个直角角钢相接而成的W式结构,角钢Ⅰ上位于中间的直角部分设置在钢管混凝土柱的角部处且两直角边对应包覆在端板的外侧,锚栓由外至内依次穿过角钢Ⅰ、端板及钢管混凝土柱并将三者紧固在一起,角钢Ⅰ上位于两侧的两直角边通过锚栓对应与两工字梁的腹板连接在一起。该结构通过增加角钢Ⅰ提高了连接区域的承载力及延性,改善了节点的受力性能,能够有效保障结构系统的安全性和整体性。

    一种柔性连接节点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43043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570476.2

    申请日:2017-07-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2403 E04B2001/2406 E04B2001/2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连接节点,属于结构工程钢结构领域。本发明中,钢柱及钢梁间既通过鳍板连接,又通过角钢连接,鳍板与钢柱焊接,角钢与钢梁及钢柱间螺栓二次连接;其中角钢采用耐火钢或高强合金钢制成,螺栓采用耐火钢或超高强合金钢制成。该节点克服了传统节点在火灾及和地震作用下焊缝连接区域容易发生破坏的不足,通过采用两种不同钢材和两种破坏机理模式,互相补充,保障了钢结构体系的整体性和完整性;通过角钢对钢梁及钢柱间进行二次连接,大幅度提高了该节点的防震能力,可用于钢结构抗火体系和高烈度地震区高层钢结构建筑中。

    一种柔性连接节点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43043B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1710570476.2

    申请日:2017-07-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连接节点,属于结构工程钢结构领域。本发明中,钢柱及钢梁间既通过鳍板连接,又通过角钢连接,鳍板与钢柱焊接,角钢与钢梁及钢柱间螺栓二次连接;其中角钢采用耐火钢或高强合金钢制成,螺栓采用耐火钢或超高强合金钢制成。该节点克服了传统节点在火灾及和地震作用下焊缝连接区域容易发生破坏的不足,通过采用两种不同钢材和两种破坏机理模式,互相补充,保障了钢结构体系的整体性和完整性;通过角钢对钢梁及钢柱间进行二次连接,大幅度提高了该节点的防震能力,可用于钢结构抗火体系和高烈度地震区高层钢结构建筑中。

    一种钢梁整体稳定承载力试验的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92222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344326.0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钢梁整体稳定承载力试验的加载装置:包括四连杆机构、过渡装置、千斤顶、加载框、力传感器加载球铰。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地梁、斜杆和三角形刚体;所述过渡装置与所述四连杆机构与千斤顶连接,将千斤顶的荷载传递给四连杆机构。所述加载框为金属制成的矩形框。所述加载球铰由一个凹球面和一个凸球面组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很好的模拟无侧向约束钢梁整体稳定试验中,加载点处钢梁的约束情况,使试验结果更加准确。具体来讲,本发明通过四连杆机构的侧向变形释放对钢梁侧向位移的约束,并保持荷载竖直向下;通过加载球铰中凹球面与凸球面之间的相对转动释放对钢梁扭转约束。

    泵送混凝土非定常流泵送压力动态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59656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23088.8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送混凝土非定常流泵送压力动态分析方法,属于流体力学领域。该方法为:把混凝土的流动看成在管道中作非定常层流运动的柱塞流,速度和压力在同一横截面上不随半径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混凝土泵送系统泵送原理,得知混凝土速度为一个周期性变化的波形,在活塞开始推送和即将换向阶段呈现加减速运动,平稳推送阶段近似匀速运动,建立速度的数学模型,求出了压力损失动态变化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计算验证动态模型的正确性。本发明从混凝土在管道中流动的原理出发建立了一套数学模型,能够更直观地表示出泵送负载即混凝土缸出口压力的动态变化,为后续泵车振动的研究提供了输入的动载荷。

    切条法测弯曲条残余应力的夹直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52640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510682903.7

    申请日:2015-10-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解决现有切条法测试钢构件残余应力难以准确获得的问题,公开一种切条法测弯曲条残余应力的夹直测量方法。先准备一个大理石制成的测量台和若干个C形夹,所述测量台包括基座部分和凸缘部分。所述基座部分的上表面为水平面A。所述凸缘部分是水平面A上延伸出的一个长方体状的条形块。所述凸缘部分的一个侧面垂直于水平面A,这个侧面记为垂直面B。采用切条法测量钢构件纵向残余应力的过程中,将切下的钢条搁置于水平面A,并使得钢条的一侧靠着垂直面B。采用若干个C形夹,将钢条与基座部分和凸缘部分夹紧后,测量钢条的标距L。将测得的这个标距L作为计算钢构件纵向残余应力的依据。

    有侧向约束钢梁在单点加载作用下整体稳定试验加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092223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344413.6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有侧向约束钢梁在单点加载作用下整体稳定试验加载系统:包括反力架,由反力柱和反力梁组成;侧向约束装置,由竖向滚动装置、水平滚动装置组成;荷载施加装置:由千斤顶、加载框组成;荷载采集装置和水平转动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很好的模拟侧向有约束钢梁整体稳定试验中,加载点处钢梁的约束情况,使试验结果更加准确。具体来讲,本发明通过侧向约束装置限制加载点处试验钢梁的侧向位移及扭转,通过竖向滚动轴承的竖向滚动和水平转动装置的水平转动释放加点处钢梁平面内外的弯曲约束及竖向位移约束。

    一种新型的锚栓钢板加固耐火系统及其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00868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1124062.3

    申请日:2017-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3/0218 E01D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锚栓钢板加固耐火系统及其加固方法,属于结构工程领域。该加固耐火系统包括加固钢板、加固锚栓、U型箍、压条以及构造螺栓。该发明通过采用U型箍以及加固锚栓同时对加固钢板进行固定,使得加固钢板在钢筋混凝土梁上紧固可靠,保证了加固钢板与钢筋混凝土梁间的变形协调性;该系统改变了钢筋、加固钢板以及加固锚栓的选材,将其由常规的普通碳素钢替换成具有高强耐火材质的钢材,保证了系统整体结构在火灾中具有相对较高的抗弯承载能力,有效避免了正截面钢板过早发生剥离破坏,显著改善加固梁的抗火性能。

    有侧向约束钢梁在单点加载作用下整体稳定试验加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092223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510344413.6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有侧向约束钢梁在单点加载作用下整体稳定试验加载系统:包括反力架,由反力柱和反力梁组成;侧向约束装置,由竖向滚动装置、水平滚动装置组成;荷载施加装置:由千斤顶、加载框组成;荷载采集装置和水平转动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很好的模拟侧向有约束钢梁整体稳定试验中,加载点处钢梁的约束情况,使试验结果更加准确。具体来讲,本发明通过侧向约束装置限制加载点处试验钢梁的侧向位移及扭转,通过竖向滚动轴承的竖向滚动和水平转动装置的水平转动释放加点处钢梁平面内外的弯曲约束及竖向位移约束。

    一种钢梁整体稳定承载力试验的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92222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10344326.0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钢梁整体稳定承载力试验的加载装置:包括四连杆机构、过渡装置、千斤顶、加载框、力传感器加载球铰。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地梁、斜杆和三角形刚体;所述过渡装置与所述四连杆机构与千斤顶连接,将千斤顶的荷载传递给四连杆机构。所述加载框为金属制成的矩形框。所述加载球铰由一个凹球面和一个凸球面组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很好的模拟无侧向约束钢梁整体稳定试验中,加载点处钢梁的约束情况,使试验结果更加准确。具体来讲,本发明通过四连杆机构的侧向变形释放对钢梁侧向位移的约束,并保持荷载竖直向下;通过加载球铰中凹球面与凸球面之间的相对转动释放对钢梁扭转约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