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铝合金焊接系统的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55457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71095.2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一种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铝合金焊接系统的焊接方法,焊接系统包括工作台、感应焊机、压力装置、行走装置和焊接控制中心;行走装置可以使得感应焊机的加热线圈和压力装置沿焊接方向行走;焊接控制中心包括红外测温仪、走行控制部、感应电控制部和压力控制部;焊接方法步骤如下:S1、加工焊接接头:在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材的待焊接截面开对搭接接头槽,将铝合金板材的待焊区域加工成楔形;S2、焊接板材预处理:对铝合金板材的待焊区域进行阳极氧化处理;S3、将铝合金板材的楔形待焊区域嵌入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材上的对搭接接头槽中,组成待焊组件,感应焊机的加热线圈和压力装置置于待焊组件的焊接区域上方,启动焊接系统开始焊接。

    一种碳纤维的表面镀膜方法及其所制备的镀膜碳纤维

    公开(公告)号:CN11208071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010973757.4

    申请日:2020-09-16

    Abstract: 一种碳纤维的表面镀膜方法及其所制备的镀膜碳纤维,所述方法包括碳纤维预处理和碳纤维镀膜,所述碳纤维预处理包括依次对碳纤维进行脱胶、粗化、中和、干燥处理,所述碳纤维预处理还包括对干燥处理后的碳纤维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在充满惰性气体的密闭环境中进行,热处理的温度为700℃‑800℃,热处理时间为1.5h‑5h;所述碳纤维镀膜包括在预处理后的碳纤维表面制备钛纳米涂层得到镀钛碳纤维和在镀钛碳纤维表面制备镍钛合金与Fe3O4纳米颗粒复合镀层;其中在镀钛碳纤维表面制备镍钛合金与Fe3O4纳米颗粒复合镀层采用双频超声模式。本发明镀膜方法制备的镀膜碳纤维与金属材料基体有良好地润湿性,而且具有中高频段和低频段的电磁屏蔽性能,可制备性能优良的磁屏蔽复合材料。

    提高亚稳态奥氏体不锈钢强度和抗应力腐蚀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59780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310873.0

    申请日:2018-04-09

    Abstract: 一种提高亚稳态奥氏体不锈钢强度和抗应力腐蚀性能的方法,其步骤如下:S1、对亚稳态奥氏体不锈钢整体冷轧处理,冷轧压下量为8%-20%;S2、对冷轧处理后的不锈钢表面进行大量冷塑性变形处理,变形量为80%-95%;S3、将表面大量冷塑性变形后的不锈钢置于高频感应线圈中,对不锈钢表面进行高频感应加热;使不锈钢表面在750-850℃温度范围内保温30-90s。该方法可以得到表层为亚纳米晶奥氏体,内部为马氏体+奥氏体的梯度材料不锈钢,既提高了不锈钢强度,又保证了不锈钢的抗应力腐蚀性能。

    3D打印高强度铝合金用金属粉末、打印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128150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811084776.0

    申请日:2018-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高强度铝合金用金属粉末,用所述金属粉末3D打印高强度铝合金的打印方法及其该3D打印方法的应用。所述3D打印高强度铝合金用金属粉末,包括铝合金微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微米颗粒表面从里到外依次修饰有石墨烯和纳米增强颗粒;石墨烯添加量为所述金属粉末总质量的0.3‑0.6%,纳米增强颗粒总添加量为所述金属粉末总质量的1‑3%;所述铝合金微米颗粒的粒径为10μm‑60μm;纳米增强颗粒的粒径为30nm‑60nm。所述金属粉末可打印高强度铝合金,广泛引用于铝合金部件的制造上。

    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铝合金焊接系统的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55457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011271095.2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一种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铝合金焊接系统的焊接方法,焊接系统包括工作台、感应焊机、压力装置、行走装置和焊接控制中心;行走装置可以使得感应焊机的加热线圈和压力装置沿焊接方向行走;焊接控制中心包括红外测温仪、走行控制部、感应电控制部和压力控制部;焊接方法步骤如下:S1、加工焊接接头:在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材的待焊接截面开对搭接接头槽,将铝合金板材的待焊区域加工成楔形;S2、焊接板材预处理:对铝合金板材的待焊区域进行阳极氧化处理;S3、将铝合金板材的楔形待焊区域嵌入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材上的对搭接接头槽中,组成待焊组件,感应焊机的加热线圈和压力装置置于待焊组件的焊接区域上方,启动焊接系统开始焊接。

    一种高速列车车体关键部位剩余寿命的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43671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811342729.1

    申请日:2018-11-13

    Abstract: 一种高速列车车体关键部位剩余寿命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监测区域复制样,包括拉伸试样和疲劳试样;B、通过对疲劳试样进行疲劳试验和非线性超声波检测建立载荷疲劳损伤与超声波非线性系数的关系数据库;C、通过对拉伸试样进行静载试验建立静载强度与超声波非线性系数的关系数据库;D、根据步骤B和C建立的关系数据库建立剩余服役寿命计算模型;E、监测区域安装超声波晶片;F、对监测区域进行非线性超声波检测,结合步骤B和C建立的关系数据库和步骤D建立的剩余服役寿命计算模型评定监测区域的剩余服役寿命。该监测方法可避免初始材料不均匀对超声波非线性系数的影响,精确地监测高速列车车体关键部位的剩余服役寿命。

    提高亚稳态奥氏体不锈钢强度和抗应力腐蚀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59780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810310873.0

    申请日:2018-04-09

    Abstract: 一种提高亚稳态奥氏体不锈钢强度和抗应力腐蚀性能的方法,其步骤如下:S1、对亚稳态奥氏体不锈钢整体冷轧处理,冷轧压下量为8%‑20%;S2、对冷轧处理后的不锈钢表面进行大量冷塑性变形处理,变形量为80%‑95%;S3、将表面大量冷塑性变形后的不锈钢置于高频感应线圈中,对不锈钢表面进行高频感应加热;使不锈钢表面在750‑850℃温度范围内保温30‑90s。该方法可以得到表层为亚纳米晶奥氏体,内部为马氏体+奥氏体的梯度材料不锈钢,既提高了不锈钢强度,又保证了不锈钢的抗应力腐蚀性能。

    一种碳纤维的表面镀膜方法及其所制备的镀膜碳纤维

    公开(公告)号:CN11208071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73757.4

    申请日:2020-09-16

    Abstract: 一种碳纤维的表面镀膜方法及其所制备的镀膜碳纤维,所述方法包括碳纤维预处理和碳纤维镀膜,所述碳纤维预处理包括依次对碳纤维进行脱胶、粗化、中和、干燥处理,所述碳纤维预处理还包括对干燥处理后的碳纤维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在充满惰性气体的密闭环境中进行,热处理的温度为700℃‑800℃,热处理时间为1.5h‑5h;所述碳纤维镀膜包括在预处理后的碳纤维表面制备钛纳米涂层得到镀钛碳纤维和在镀钛碳纤维表面制备镍钛合金与Fe3O4纳米颗粒复合镀层;其中在镀钛碳纤维表面制备镍钛合金与Fe3O4纳米颗粒复合镀层采用双频超声模式。本发明镀膜方法制备的镀膜碳纤维与金属材料基体有良好地润湿性,而且具有中高频段和低频段的电磁屏蔽性能,可制备性能优良的磁屏蔽复合材料。

    金属零部件损伤的3D打印原位修复系统及其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58599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11084778.X

    申请日:2018-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零部件损伤的3D打印原位修复系统及其修复方法,可对高速列车零部件的损伤进行快速原位地修复,修复质量好,效率高。所述系统包括机械臂、安装在机械臂末端的激光‑TIG复合焊枪和送丝装置、空间扫描摄像装置、打印路径设计装置、层间温度监测装置、层间质量控制装置和和控制终端;空间扫描摄像装置包括对零部件缺损部位进行三维轮廓扫描的激光轮廓扫描仪;打印路径设计装置用于获确定将要打印层面的打印起始点并确定所述将要打印层面的打印路径;层间质量控制装置包括层间温度控制子装置和熔覆层质量优化子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