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汁烹饪锅具及烹饪器具

    公开(公告)号:CN11058447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1910977271.5

    申请日:2019-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汤汁烹饪锅具及烹饪器具。所述汤汁烹饪锅具包括安装在烹饪器具主体中的汤锅和菜锅,汤锅用于汤汁的烹饪,菜锅用于菜品的烹饪,汤汁烹饪锅具还包括连通汤锅和菜锅的输送通道,以及设置在输送通道上的开关结构,汤锅中的汤汁可通过输送通道进入菜锅,并通过开关结构对输送通道开启或关闭,进而通过设置用于汤汁烹饪的汤锅,以及用于菜品烹饪的菜锅,并在汤锅和菜锅之间设置输送通道以及对输送通道开启或关闭的开关结构,使得汤汁烹饪锅具可同时进行汤汁和菜品烹饪的同时,可通过打开汤锅与菜锅之间的输送通道,将汤汁和菜品进行混合进行烹饪,给用户的烹饪带来便利,提升了烹饪效率和便捷性。

    一种蒸汽分离件、蒸汽发生装置及蒸烤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645557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949079.5

    申请日:2019-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汽分离件、蒸汽发生装置及蒸烤设备,该蒸汽分离件包括:主体,呈筒装设置;若干个开口结构,设置在所述主体的顶部位置。如此设置,可以使蒸汽湿度高的蒸汽在受热后湿度降低,再进入到上层,从蒸汽分离件侧面的开口结构进入,进而降低了蒸汽湿度。通过将湿度低的蒸汽通过设于壳体顶部的出汽口输出用于食物烹饪,可以使食物口感效果好,锁住食物营养,减少冷凝水,提高用户体验。

    一种烹饪控制方法及烹饪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56068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011071725.1

    申请日:2020-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烹饪控制方法及烹饪装置,其中烹饪控制方法包括:当接收到烹饪开始指令时,获取内胆初始温度;根据内胆初始温度的标准范围,对内胆初始温度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内胆初始温度满足正常工作条件或延时工作条件;当内胆初始温度满足延时工作条件时,调节内胆初始温度,以使内胆初始温度满足正常工作条件。本发明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解决了烹饪装置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和二次烹饪时导致食物不熟或过焦的问题,使控制方法更加智能,同时避免烹饪装置在不同环境下使用智能菜单烹饪效果不一致的问题,提高用户体验。

    一种蒸汽发生器控制方法、装置、蒸汽发生器及蒸烤箱

    公开(公告)号:CN112806839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181490.X

    申请日:2021-0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器控制方法、装置、蒸汽发生器及蒸烤箱,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蒸汽发生器的目标工作温度;按照预设时间周期获取蒸汽发生器的当前工作温度;根据当前工作温度与目标工作温度的关系确定水泵在下一预设时间周期的工作时长;在下一预设时间周期中,基于工作时长控制水泵为蒸汽发生器进行补水。从而通过周期性的检测蒸汽发生器的当前工作温度,并根据其与目标工作温度的关系,调整下一周期水泵的工作时长,从而利用这种周期控制的方式调整补水量,为蒸汽发生器提供更加精准的补水,避免一次补水量过多导致进水不能及时蒸发,蒸汽发生器出口喷水的问题,为用户持续提供符合满足使用要求的蒸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种蒸汽发生器控制方法、装置、蒸汽发生器及蒸烤箱

    公开(公告)号:CN112806839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181490.X

    申请日:2021-0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器控制方法、装置、蒸汽发生器及蒸烤箱,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蒸汽发生器的目标工作温度;按照预设时间周期获取蒸汽发生器的当前工作温度;根据当前工作温度与目标工作温度的关系确定水泵在下一预设时间周期的工作时长;在下一预设时间周期中,基于工作时长控制水泵为蒸汽发生器进行补水。从而通过周期性的检测蒸汽发生器的当前工作温度,并根据其与目标工作温度的关系,调整下一周期水泵的工作时长,从而利用这种周期控制的方式调整补水量,为蒸汽发生器提供更加精准的补水,避免一次补水量过多导致进水不能及时蒸发,蒸汽发生器出口喷水的问题,为用户持续提供符合满足使用要求的蒸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烤箱
    6.
    发明公开
    烤箱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229413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280660.1

    申请日:2020-1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烤箱,包括箱体、加热管、烤架、驱动部和第一支架,箱体具有烹饪腔;加热管设置在烹饪腔的上部;烤架可取出地设置在烹饪腔内,烤架位于加热管的下方,烤架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网夹和第二网夹,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设置在第一网夹上,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同轴设置,第一网夹和第二网夹活动连接;驱动部设置在箱体上,驱动部和第一转轴驱动连接,以驱动烤架转动;第一支架设置在烹饪腔的内壁上,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由于驱动部可驱动烤架在烹饪腔内转动,这样可对烤架上的食物进行翻面,从而可使用烹饪腔上部的加热管加热食物的不同表面,降低了烤箱的成本并且减少了热量损耗,节约能源。

    一种带窗口烹饪设备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28478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732781.9

    申请日:2020-07-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窗口烹饪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或顶壁上设置有灯腔,所述灯腔朝向远离所述壳体中心方向延伸;发光设备,设置在所述灯腔中;透明件,对应设置在所述灯腔的敞口位置,适于遮挡所述灯腔的敞口;盖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透明件设置在所述盖体与所述灯腔之间;密封垫,设置在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密封垫作用在所述透明件靠近所述盖体的一侧。盖体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通过设置盖体,可以将密封垫对透明件进行夹紧操作,此外,由于密封垫作用在所述透明件靠近所述盖体的一侧,此时盖体将无法直接作用在透明件上,进而可以避免透明件受到盖体的挤压后发生破损,进而可以确保烹饪过程中的平顺性。

    一种蒸箱
    8.
    发明公开
    一种蒸箱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0742517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085071.5

    申请日:2019-1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箱,包括:箱体,包括位于箱体内部的内腔和连通内腔的蒸汽发生装置;泄压通道,设于箱体上,包括连通内腔的进气端,以及连通外界环境的出气端;密封件,设于泄压通道内,密封件具有封闭进气端的第一状态,以及在外力作用下脱开进气端向出气端运动的第二状态。蒸箱在使用初时,密封件处于第一状态,将泄压通道封闭,使箱体内部的内腔处于封闭状态。随着蒸汽的持续输入,蒸箱内部的压强逐渐增大。当蒸箱内部压强达到预设的值时,密封件受到外力控制,在泄压通道内脱离进气端移动,使泄压通道与内腔打通,使蒸汽向外界排泄,从而降低内腔的压强。

    一种蒸烤箱
    9.
    发明公开
    一种蒸烤箱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0693348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109912.1

    申请日:2019-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烤箱,包括:控制面板,可拆卸设于箱体外侧。控制面板位于箱体外侧时,距离蒸烤箱内部发热的区域更远了,同时控制面板和发热的区域之间还至少间隔着箱体的外壳。因此无论是辐射热,还是热传导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从而减小控制面板受蒸烤箱内部温度的影响。当蒸烤箱烹饪工作完成时,用户可以先将控制面板拆下,防止打开蒸烤箱时,热气或蒸汽上浮与控制面板接触。由于蒸烤箱通常设置在高度较低的地柜中,用户操作需要弯腰或蹲下进行。本方案中的控制面板可拆卸连接在箱体上,用户可将控制面板拆下,对控制面板上的程序进行设定后,再将控制面板装在箱体上。使用户在设定程序的操作过程中,不必弯腰或蹲下。

    一种蒸箱
    10.
    发明公开
    一种蒸箱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0693313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85072.X

    申请日:2019-1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箱,包括:箱体,包括设于所述箱体内的内胆,以及设于所述箱体上向所述内胆输送蒸汽的蒸汽发生装置;出汽口,设于所述箱体顶部,一端连通所述内胆,另一端连通外界环境;分汽件,设于所述内胆的内壁上,位于所述出汽口的下方,所述分汽件的侧壁上设置有蒸汽入口;所述分汽件上位于所述出汽口下方的部位形成朝向所述出汽口方向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在所述分汽件上形成导向面。本方案中,蒸汽上升进入凹陷部后,一部分沿凹陷部两侧的导向面运动,另一部分沿竖直方向向下流动,从而加剧了蒸汽自身的碰撞,进一步促进了大颗粒水汽的融合,从而减少向外排放的水汽含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