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喷射泵的喷射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92006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080065073.9

    申请日:2010-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59/265 F02M59/26 F02M2200/315

    Abstract: 本发明的喷射系统涉及燃料喷射泵的喷射系统,其中柱塞在柱塞筒的柱塞室的内部沿轴向方向进行压缩燃料的往复滑动运动。柱塞具有与柱塞室连接的卸压槽以及与卸压槽连接的控制沿。泄油孔形成在柱塞筒的壁表面中,以将所述柱塞室与燃料供应、排放室连接,并且泄油孔与控制沿接触从而能够释放柱塞室的压力。阻尼槽形成在控制沿的上部外围中以与卸压槽或者柱塞的上端表面连接,并且阻尼槽提供细的燃料流动路经。在柱塞的控制沿与泄油孔接触以释放压力之前,阻尼槽预先与泄油孔接触从而形成从柱塞室到泄油孔的细燃料流。

    废气再循环系统及包括该废气再循环系统的船舶

    公开(公告)号:CN112789403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80005519.2

    申请日:2020-0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以气体模式运转的双燃料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筒,用于燃烧燃料;排气阀,设置在所述缸筒的上侧;活塞,在所述缸筒中的下死点和上死点之间往复移动;气体燃料供应单元,用于在所述活塞从下死点向上死点移动的途中向所述缸筒供应气体燃料;进气管线,使流入到所述缸筒的扫气气体经过;排气管线,使从所述缸筒排出的废气经过;涡轮增压器,包括压缩机和涡轮机,所述压缩机与所述进气管线连接,压缩所述扫气气体并将被压缩的所述扫气气体供应到所述缸筒,所述涡轮机与所述排气管线连接,通过接收来自所述缸筒的废气来驱动,并将旋转力传递到所述压缩机;EGR管线,将所述排气管线中的所述涡轮机的前端部与所述进气管线中的所述压缩机的前端部连通;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排气阀的开闭的第一控制部和/或用于控制供应到所述涡轮机的废气的流量的第二控制部。

    燃料喷射泵的喷射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92006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080065073.9

    申请日:2010-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59/265 F02M59/26 F02M2200/315

    Abstract: 本发明的喷射系统涉及燃料喷射泵的喷射系统,其中柱塞在柱塞筒的柱塞室的内部沿轴向方向进行压缩燃料的往复滑动运动。柱塞具有与柱塞室连接的卸压槽以及与卸压槽连接的控制沿。泄油孔形成在柱塞筒的壁表面中,以将所述柱塞室与燃料供应、排放室连接,并且泄油孔与控制沿接触从而能够释放柱塞室的压力。阻尼槽形成在控制沿的上部外围中以与卸压槽或者柱塞的上端表面连接,并且阻尼槽提供细的燃料流动路经。在柱塞的控制沿与泄油孔接触以释放压力之前,阻尼槽预先与泄油孔接触从而形成从柱塞室到泄油孔的细燃料流。

    废气再循环系统及包括该废气再循环系统的船舶

    公开(公告)号:CN112789403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080005519.2

    申请日:2020-0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以气体模式运转的双燃料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筒,用于燃烧燃料;排气阀,设置在所述缸筒的上侧;活塞,在所述缸筒中的下死点和上死点之间往复移动;气体燃料供应单元,用于在所述活塞从下死点向上死点移动的途中向所述缸筒供应气体燃料;进气管线,使流入到所述缸筒的扫气气体经过;排气管线,使从所述缸筒排出的废气经过;涡轮增压器,包括压缩机和涡轮机,所述压缩机与所述进气管线连接,压缩所述扫气气体并将被压缩的所述扫气气体供应到所述缸筒,所述涡轮机与所述排气管线连接,通过接收来自所述缸筒的废气来驱动,并将旋转力传递到所述压缩机;EGR管线,将所述排气管线中的所述涡轮机的前端部与所述进气管线中的所述压缩机的前端部连通;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排气阀的开闭的第一控制部和/或用于控制供应到所述涡轮机的废气的流量的第二控制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