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阻尼悬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82980A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210592067.X

    申请日:2012-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08 B60K5/1208 F16F13/20

    Abstract: 一种空气阻尼悬置,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中形成空间,所述外壳的上部被盖板遮盖;绝缘体,所述绝缘体嵌入所述外壳中,从而分别在下部和上部形成第一和第二腔室,并且根据施加到所述绝缘体上的负载发生弹性形变;以及芯体,所述芯体联接至嵌入所述外壳的所述绝缘体并且通过朝向所述外壳的侧向向外突出的悬架联接至发动机,其中冲压供空气进入和离开所述第一腔室的第一气孔并且冲压供空气进入和离开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二气孔。空气进入和离开的所述腔室形成在所述外壳的上部和下部以改善噪声、振动和颠振(NVH)。

    空气阻尼悬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82980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210592067.X

    申请日:2012-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08 B60K5/1208 F16F13/20

    Abstract: 一种空气阻尼悬置,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中形成空间,所述外壳的上部被盖板遮盖;绝缘体,所述绝缘体嵌入所述外壳中,从而分别在下部和上部形成第一和第二腔室,并且根据施加到所述绝缘体上的负载发生弹性形变;以及芯体,所述芯体联接至嵌入所述外壳的所述绝缘体并且通过朝向所述外壳的侧向向外突出的悬架联接至发动机,其中冲压供空气进入和离开所述第一腔室的第一气孔并且冲压供空气进入和离开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二气孔。空气进入和离开的所述腔室形成在所述外壳的上部和下部以改善噪声、振动和颠振(NVH)。

    空气-阻尼发动机底座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03576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810178982.8

    申请日:2008-12-03

    Inventor: 金永达 金廷训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20

    Abstract: 一种空气-阻尼发动机底座,其中安装有可移置的风箱板用来限定阻尼腔。在阻尼腔中安装有带有至少一个通孔的刚性的或可移置的分隔板,从而将阻尼腔分隔为上部腔和下部腔。安装有至少一个通气口管道并将其与通孔连接,从而使得上部腔和下部腔彼此流动相通。从而,通过在空气穿过通孔和通气口管道时产生的空气的流动阻力,以及通过由下部腔的压力的改变而引起的可移置风箱板的移置,该空气-阻尼发动机能够减小发动机的振动,并由此显著地提高发动机振动的阻尼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