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倾斜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58260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010551125.5

    申请日:2010-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236

    Abstract: 一种座椅倾斜装置(10),包括:下臂(11);上臂(12);多个棘爪(31A、31B、31C、31D),所述多个棘爪可以沿下臂(11)的导向壁在径向方向上运动并且包括外齿(44、47),所述外齿可以啮合和脱离上臂的内齿(23);凸轮(32),当所述凸轮在锁定方向上转动时,所述凸轮接触棘爪并且在使得外齿啮合于内齿的方向上挤压棘爪;偏置构件(34),所述偏置构件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分别接合于容置部和凸轮,使得凸轮在锁定方向上偏置;限制突起部(80),所述限制突起部形成于凸轮面对下臂的表面(32d)上并且以可滑动的方式接触容置部的内表面以避免凸轮的偏心;以及接合突起部(32b),所述接合突起部设置在限制突起部的径向内侧的位置。

    车辆用座椅倾角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959441B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0980107045.6

    申请日:2009-0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2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能够利用凸轮在啮合部附近的位置推压棘爪的车辆用座椅倾角调节装置。使具有以能够卡定、脱离的方式与设置在上臂(12)的内周的内齿(23)卡合的外齿(44、47)的多个棘爪(31)由第1棘爪(31A)和第2棘爪(31B)来构成,该第1棘爪具有:与凸轮(32)的外周缘上设置的凸轮面(55)卡合的内面凸轮部(45)、与凸轮的侧面设置的卡合突起(57)卡合的棘爪侧槽凸轮部(46)、以及在上臂相对于下臂(11)转过规定角度时与上臂的内周上设置的突部(25)卡合的卡合部(43),该第2棘爪具有:与凸轮的外周缘上设置的凸轮面卡合的内面凸轮部(48)、以及与释放板(33)上设置的释放板侧槽凸轮部(59)卡合的卡合突起(49)。

    车辆用座椅调角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01720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0880107349.8

    申请日:2008-0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236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座椅调角装置,通过在规定角度范围中可靠地限制所有的爪的朝向与内齿啮合的方向的移动,可靠地避免所有的爪与内齿之间的无用的接触。设有将凸轮(28)的旋转动作传递转换成主爪(25)的移动动作的传递构造体(25f、28b),以及在解除外齿(25c)与内齿(22c)之间的啮合的状态下保持主爪(25)的第一限制构造体(25e、22e)。设有将凸轮(28)的旋转动作传递转换成副爪(26)的移动动作的传递构造体(26f、28b),以及在解除外齿(26c)与内齿(22c)之间的啮合的状态下保持副爪(26)的第二限制构造体(26g、28c)。由此,在前倒角度范围中,利用传递构造体和第二限制构造体在解除副爪(26)的外齿(26c)与内齿(22c)之间的啮合的状态下保持副爪(26)。

    车辆用座椅倾角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959441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980107045.6

    申请日:2009-0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2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能够利用凸轮在啮合部附近的位置推压棘爪的车辆用座椅倾角调节装置。使具有以能够卡定、脱离的方式与设置在上臂(12)的内周的内齿(23)卡合的外齿(44、47)的多个棘爪(31)由第1棘爪(31A)和第2棘爪(31B)来构成,该第1棘爪具有:与凸轮(32)的外周缘上设置的凸轮面(55)卡合的内面凸轮部(45)、与凸轮的侧面设置的卡合突起(57)卡合的棘爪侧槽凸轮部(46)、以及在上臂相对于下臂(11)转过规定角度时与上臂的内周上设置的突部(25)卡合的卡合部(43),该第2棘爪具有:与凸轮的外周缘上设置的凸轮面卡合的内面凸轮部(48)、以及与释放板(33)上设置的释放板侧槽凸轮部(59)卡合的卡合突起(49)。

    车辆用座椅调角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01719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880107348.3

    申请日:2008-09-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236 B60N2/206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座椅调角装置,使所有的突部可靠地勾挂于凸轮槽,并且可靠地确保所有的突部的强度。具有:形成于爪(26)的第一对置面(26e)的第一凸轮槽(26f);爪控制部件(30),该爪控制部件以旋转自如的方式配置于内空间(S)内即第一臂(21)与第一对置面(26e)之间,至少形成有贯穿插入于第一凸轮槽(26f)的第一突部(27a),根据由第一凸轮槽(26f)与第一突部(27a)的卡合引起的旋转对爪(26)的移动进行控制;形成于爪(26)的第二对置面(26g)的第二突部(26h);以及第二凸轮槽(22d),该第二凸轮槽是形成于第二臂(22)侧且供所述第二突部(26h)贯穿插入的槽,该第二凸轮槽具备限制部(22d2),该限制部(22d2)与第二突部(26h)卡合从而限制爪(26)朝与内齿(22c)啮合的啮合状态移动。

    座椅调节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69813A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980109046.4

    申请日:2009-0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236

    Abstract: 提供一种座椅调节装置,不必增加构成部件,就能够将盘簧保持在凸轮的旋转轴线上,抑制盘簧的外周部与下臂内周面接触。为此,具备对凸轮向一个方向旋转施力的盘簧(34),该盘簧(34)具有:卡定在凸轮(32)的内端部(34b);卡定在下臂(11)的外端部(34a);设置在上述内端部和外端部之间且被曲折、卷绕的曲折部(34c),盘簧的外端部具有从曲折部连续地延伸的直线部(34a1),收容部(11a)具有导出凹部(11b2),该导出凹部(11b2)收容直线部,并与直线部的内周侧面抵接,同时在比与内周侧面抵接的部位靠外端部侧与直线部的外周侧面抵接。

    车辆用座椅调角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01720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880107349.8

    申请日:2008-0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236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座椅调角装置,通过在规定角度范围中可靠地限制所有的爪的朝向与内齿啮合的方向的移动,可靠地避免所有的爪与内齿之间的无用的接触。设有将凸轮(28)的旋转动作传递转换成主爪(25)的移动动作的传递构造体(25f、28b),以及在解除外齿(25c)与内齿(22c)之间的啮合的状态下保持主爪(25)的第一限制构造体(25e、22e)。设有将凸轮(28)的旋转动作传递转换成副爪(26)的移动动作的传递构造体(26f、28b),以及在解除外齿(26c)与内齿(22c)之间的啮合的状态下保持副爪(26)的第二限制构造体(26g、28c)。由此,在前倒角度范围中,利用传递构造体和第二限制构造体在解除副爪(26)的外齿(26c)与内齿(22c)之间的啮合的状态下保持副爪(26)。

    座椅倾角调节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59442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0980107241.3

    申请日:2009-0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236 B60N220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消除多个棘爪与引导壁的各间隙来抑制座椅倾角调节装置的松动的车辆用座椅倾角调节装置。为此,在多个棘爪(31)中的至少一个棘爪与引导壁(51)之间配置楔部件(73),在凸轮(32)上具备将楔部件朝径向外方推压而使上臂(12)相对于下臂(11)旋转的楔推压凸轮部(55c)。楔部件例如由球状部件或者楔形状的板状部件构成。

    车辆用座椅调角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01719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0880107348.3

    申请日:2008-09-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236 B60N2/206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座椅调角装置,使所有的突部可靠地勾挂于凸轮槽,并且可靠地确保所有的突部的强度。具有:形成于爪(26)的第一对置面(26e)的第一凸轮槽(26f);爪控制部件(30),该爪控制部件以旋转自如的方式配置于内空间(S)内即第一臂(21)与第一对置面(26e)之间,至少形成有贯穿插入于第一凸轮槽(26f)的第一突部(27a),根据由第一凸轮槽(26f)与第一突部(27a)的卡合引起的旋转对爪(26)的移动进行控制;形成于爪(26)的第二对置面(26g)的第二突部(26h);以及第二凸轮槽(22d),该第二凸轮槽是形成于第二臂(22)侧且供所述第二突部(26h)贯穿插入的槽,该第二凸轮槽具备限制部(22d2),该限制部(22d2)与第二突部(26h)卡合从而限制爪(26)朝与内齿(22c)啮合的啮合状态移动。

    座椅倾斜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58260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51125.5

    申请日:2010-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236

    Abstract: 一种座椅倾斜装置(10),包括:下臂(11);上臂(12);多个棘爪(31A、31B、31C、31D),所述多个棘爪可以沿下臂(11)的导向壁在径向方向上运动并且包括外齿(44、47),所述外齿可以啮合和脱离上臂的内齿(23);凸轮(32),当所述凸轮在锁定方向上转动时,所述凸轮接触棘爪并且在使得外齿啮合于内齿的方向上挤压棘爪;偏置构件(34),所述偏置构件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分别接合于容置部和凸轮,使得凸轮在锁定方向上偏置;限制突起部(80),所述限制突起部形成于凸轮面对下臂的表面(32d)上并且以可滑动的方式接触容置部的内表面以避免凸轮的偏心;以及接合突起部(32b),所述接合突起部设置在限制突起部的径向内侧的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