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2073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65906.0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三励磁源的无刷混合永磁记忆电机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电机技术领域。本申请采用混合永磁记忆电机的设计方案,将直流励磁绕组引入轮辐式永磁同步电机中,放置在固定于端盖上的导磁桥中并引入轴向附加气隙实现无刷结构,省去了电刷和滑环等装置;设计了弧形低矫顽力永磁体和环形低矫顽力永磁体,搭配分布在转子铁芯上的空气槽,可使三种励磁源之间互相搭配组合,实现了电机气隙磁通可调节,从而使电机达到宽转矩范围目的,同时保证电机的高效率和高转矩密度。本申请提供的基于三励磁源的无刷混合永磁记忆电机具有节能模式和高性能模式两种,每种运行模式下包括增磁和去磁两种工作状态,并且可大范围调节输出电压和转速。
-
公开(公告)号:CN114400850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210089765.1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磁桥的并联式无刷混合励磁电机,包括左侧定子铁芯、外磁桥、直流励磁绕组、不导磁定子铁芯、右侧定子铁芯、转轴、永磁体、左侧转子铁芯、内磁桥、电枢绕组以及右侧转子铁芯,左侧转子铁芯、内磁桥以及右侧转子铁芯组成转子铁芯,转子铁芯固定套设于转轴上;左侧定子铁芯、不导磁定子铁芯以及右侧定子铁芯组成定子铁芯,定子铁芯间隔套设于转子铁芯;外磁桥固定套设于定子铁芯且共同固定在机壳上,直流励磁绕组装配于外磁桥;永磁体嵌设于转子铁芯;电枢绕组嵌设于定子铁芯内。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增加电机低速下的输出转矩,扩大电机转速范围,达到无刷结构、降低永磁退磁风险以及提高功率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964299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810603175.X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直驱n*3相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包含发电机机座和发电机转轴,在发电机机座和发电机转轴之间周向均布有n个扇形电机单元;每个扇形电机单元均包括一扇形定子单元和一扇形转子单元,每个扇形定子单元均固定在发电机机座上,每个扇形转子单元均固定在发电机转轴上。本发明优点在于:各扇形电机单元在电路上相互独立,一个扇形电机单元的故障不会对其它扇形电机单元的运行产生大的影响,可对各扇形电机单元进行单独控制,各扇形电机单元互为热备份,从而使整个发电机系统具有良好的容错性能,发电机即可输出n组幅值、相位相同的三相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440085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89765.1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磁桥的并联式无刷混合励磁电机,包括左侧定子铁芯、外磁桥、直流励磁绕组、不导磁定子铁芯、右侧定子铁芯、转轴、永磁体、左侧转子铁芯、内磁桥、电枢绕组以及右侧转子铁芯,左侧转子铁芯、内磁桥以及右侧转子铁芯组成转子铁芯,转子铁芯固定套设于转轴上;左侧定子铁芯、不导磁定子铁芯以及右侧定子铁芯组成定子铁芯,定子铁芯间隔套设于转子铁芯;外磁桥固定套设于定子铁芯且共同固定在机壳上,直流励磁绕组装配于外磁桥;永磁体嵌设于转子铁芯;电枢绕组嵌设于定子铁芯内。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增加电机低速下的输出转矩,扩大电机转速范围,达到无刷结构、降低永磁退磁风险以及提高功率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346705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55060.7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贴式低谐波混合永磁记忆电机,包括定子、电枢绕组、混合永磁转子和转轴,定子包括定子齿、定子轭和定子槽,定子槽用于放置嵌固在定子齿上的电枢绕组,混合永磁转子围绕转轴外部设置,混合永磁转子包括转子铁心和多组永磁体,各组永磁体均包括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第一永磁体位于转子铁心的外表面,第二永磁体嵌于转子铁心的安装槽内,并且与第一永磁体的中部对齐;第二永磁体的极弧长度小于第一永磁体的极弧长度;第一永磁体为低矫顽力永磁体,第二永磁体为高矫顽力永磁体;同一磁极下的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构成串联磁路,磁化方向一致且均沿径向充磁。本发明具有降低反电势谐波总含量和提高电机转矩密度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964299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603175.X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直驱n*3相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包含发电机机座和发电机转轴,在发电机机座和发电机转轴之间周向均布有n个扇形电机单元;每个扇形电机单元均包括一扇形定子单元和一扇形转子单元,每个扇形定子单元均固定在发电机机座上,每个扇形转子单元均固定在发电机转轴上。本发明优点在于:各扇形电机单元在电路上相互独立,一个扇形电机单元的故障不会对其它扇形电机单元的运行产生大的影响,可对各扇形电机单元进行单独控制,各扇形电机单元互为热备份,从而使整个发电机系统具有良好的容错性能,发电机即可输出n组幅值、相位相同的三相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89208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76058.3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损耗可变磁通磁齿轮,属于磁齿轮技术领域,包括转轴以及同轴设置的外定子、低速转子和高速转子,所述高速转子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低速转子固定在所述高速转子的外表面,所述外定子固定在所述低速转子的外表面,所述外定子包括固定在所述低速转子上的外定子铁心以及嵌固在所述外定子铁心内的励磁绕组、低矫顽力永磁体和高矫顽力永磁体,所述低速转子包括调磁块和与所述调磁块交替均匀分布的非导磁材料,所述高速转子包括固定在所述转轴上的高速转子铁心和嵌固在所述高速转子铁心内的高矫顽力永磁体。本发明可以通过改变磁齿轮的磁化水平来降低磁齿轮的高速损耗,提高磁齿轮电机传动系统的输出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77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76131.7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H02K7/116 , H02K49/10 , H02K1/2706 , H02K1/276 , H02K1/12 , H02K1/278 , H02K15/00 , H02K15/03 , H02K2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向串联磁齿轮复合电机,属于磁齿轮复合电机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在转轴两侧的高速转子铁心和电机转子铁心,安装在所述高速转子铁心外表面的高速转子永磁体,固定在所述高速转子永磁体外表面的低速转子铁心,安装在所述低速转子铁心内表面的低速转子永磁体,位于所述低速转子永磁体和所述高速转子永磁体之间的调磁块,固定在所述电机转子铁心外表面的定子铁心,安装在所述电机转子铁心上的电机转子永磁体,以及固定在所述定子铁心内的定子绕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轴向串联磁齿轮复合电机的齿槽转矩抑制方法。本发明在不会降低磁齿轮复合电机的最大输出转矩和增加制造难度的情况下,实现了对磁齿轮复合电机齿槽转矩的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34670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655060.7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贴式低谐波混合永磁记忆电机,包括定子、电枢绕组、混合永磁转子和转轴,定子包括定子齿、定子轭和定子槽,定子槽用于放置嵌固在定子齿上的电枢绕组,混合永磁转子围绕转轴外部设置,混合永磁转子包括转子铁心和多组永磁体,各组永磁体均包括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第一永磁体位于转子铁心的外表面,第二永磁体嵌于转子铁心的安装槽内,并且与第一永磁体的中部对齐;第二永磁体的极弧长度小于第一永磁体的极弧长度;第一永磁体为低矫顽力永磁体,第二永磁体为高矫顽力永磁体;同一磁极下的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构成串联磁路,磁化方向一致且均沿径向充磁。本发明具有降低反电势谐波总含量和提高电机转矩密度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82641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59484.6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nventor: 丁彦 , 刘侃 , 苏天宇 , 蔡华强 , 胡伟 , 陈金雅 , 魏东 , 毛祖光 , 赵志伟 , 高程 , 曾琮 , 苗超凡 , 陈泳丹 , 张定华 , 韩亮 , 丁荣军 , 陈靖彦 , 陈志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径向磁通混合的三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属于永磁同步电机技术领域。该三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包括转子铁芯、复合U型绕组、轴向磁通永磁体、径向磁通永磁体以及定子铁芯。有益效果在于:在传统单一轴径向磁通电机结构的基础上将中间定子轴向磁通永磁同步电机与内转子径向磁通永磁同步电机相结合,充分利用轮毂空间,提升转矩密度;采用一套绕组三维绕线,减少绕组端部的电流损耗,有效改善电动汽车的低速爬坡及起动加速能力;本发明将复合U形绕组独立绕线在定子铁芯上,将原轴向磁通电机绕组内侧端部取消,改为轴向导体为径向电机提供电流激励,减小了电机绕组损耗,充分利用了轮毂内部空间,提高电机整体的输出转矩密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