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7761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13491.6
申请日:2025-02-26
Applicant: 河北工程大学
IPC: C04B35/81 , C04B35/80 , C04B35/10 , C04B35/622 , C04B35/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纳米TiC颗粒层包裹微米SiC的复合晶须多尺度增韧的Al2O3复合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陶瓷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使用熔盐法制备纳米TiC颗粒层包裹微米SiC的复合晶须,该复合晶须能够有效降低单相晶须的团聚作用,提高其分散性;随后,将该复合晶须与Al2O3粉末混合后,采用快速烧结技术进行烧结得到多尺度增韧的Al2O3复合陶瓷。本发明首次采用纳米TiC颗粒层包裹微米SiC的复合晶须作为增韧相,以增强Al2O3复合陶瓷的韧性。该Al2O3复合陶瓷材料韧性的提升取决于SiC晶须、TiC纳米颗粒和Al2O3基体之间在相成分、材料尺寸和热膨胀系数方面的多重差异,在Al2O3基体中形成了复杂的应力环境及结构变化,从而引发了多维增韧效果,显著提高了Al2O3复合陶瓷材料的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7680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41269.4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河北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Fe2O3/Ag/酚醛树脂三明治结构纳米盘的制备方法,其采用Fe2O3为刚性模板,依次经包裹二氧化硅、偶联剂改性、包裹Au层、包裹酚醛树脂RF、蚀刻二氧化硅、氧化还原沉积Ag单质并被吸附在Au层表面。本发明是一种重现性好、产物形貌可控、结构稳定、Ag夹层致密度可调的Fe2O3/Ag/酚醛树脂三明治结构纳米盘材料的制备方法,填补纳米盘状金属氧化物/贵金属/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技术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05924175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50599.3
申请日:2016-04-21
Applicant: 河北工程大学
IPC: C04B35/563 , C04B35/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5/563 , C04B35/64 , C04B2235/3843 , C04B2235/77 , C04B2235/78 , C04B2235/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晶碳化硼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陶瓷材料技术领域。该细晶碳化硼陶瓷平均晶粒尺寸小于1μm,且相对密度在98%以上,维氏硬度在38GPa以上,断裂韧性在4.9MPa.m1/2以上,其制备方法是以硼粉和碳粉为原料,经过机械化学处理后所得粉体制成胚体,所述胚体外部包裹自蔓延体系的反应原料,通过自蔓延高温快速加压烧结技术得到细晶碳化硼陶瓷。本发明所制备的碳化硼陶瓷拥有晶粒尺寸小、密实度高、韧性高、硬度高的优点;同时该工艺路径工艺简单、产量高、耗时短、对原料粒径大小要求不高,因此成本较低,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884359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221760.4
申请日:2016-04-12
Applicant: 河北工程大学
IPC: C04B35/563 , C04B35/6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5/563 , C04B35/622 , C04B2235/3813 , C04B2235/3826 , C04B2235/428 , C04B2235/54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复合结构作为增韧相的B4C复合陶瓷,以B4C为基体相,以(TiB2?SiC)复合结构作为复合增韧相,按重量百分比计,基体相B4C70%?95%,增韧相(TiB2?SiC)复合基团5%?30%,其中增韧相中TiB2与SiC的物质的量比为2:3。该复合陶瓷先以化学计量比的B4C、TiC和Si为原料,经过机械化学处理后,再与B4C基体粉体进行二次混合,最后由高压快速烧结技术制备而得。该复合陶瓷是以轻质、高硬的(TiB2?SiC)复合基团作为增韧相,突破了目前B4C复合陶瓷均以单一物相或多相独立分布作为增韧相的局限性,从而在保持B4C材料轻质、高硬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其断裂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35557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010507358.9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河北工程大学
IPC: E04F2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墙体喷涂机,包括全向AVG运动平台,所述全向AVG运动平台上方设有切换机构,切换机构一侧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全向AVG运动平台上设有喷涂机构,喷涂机构一侧设有移动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自动升降机架上升或下降时,可将喷头的方向向上或向下偏转,可扩大喷头喷出的范围,减小喷头的移动距离,在升降台升降时,通过第一L形限位杆和第二L形限位杆可改变三通阀门的出口方向,便于控制喷头将腻子喷出,在升降台升降时,还可将喷头左右移动,无需经常移动全向AVG运动平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此装置无需人工在近处控制,即可实现墙体喷涂,防止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5924175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610250599.3
申请日:2016-04-21
Applicant: 河北工程大学
IPC: C04B35/563 , C04B35/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晶碳化硼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陶瓷材料技术领域。该细晶碳化硼陶瓷平均晶粒尺寸小于1μm,且相对密度在98%以上,维氏硬度在38GPa以上,断裂韧性在4.9MPa.m1/2以上,其制备方法是以硼粉和碳粉为原料,经过机械化学处理后所得粉体制成胚体,所述胚体外部包裹自蔓延体系的反应原料,通过自蔓延高温快速加压烧结技术得到细晶碳化硼陶瓷。本发明所制备的碳化硼陶瓷拥有晶粒尺寸小、密实度高、韧性高、硬度高的优点;同时该工艺路径工艺简单、产量高、耗时短、对原料粒径大小要求不高,因此成本较低,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884358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610216301.7
申请日:2016-04-06
Applicant: 河北工程大学
IPC: C04B35/563 , C04B35/565 , C04B35/64 , C04B35/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单质粉体为起始原料的具有晶间‑晶内复合增韧结构的碳化硼‑碳化硅复合陶瓷及其低温快速制备方法,属于陶瓷材料技术领域。其制备方法由硼粉、碳粉和硅粉三元单质粉体经过机械化学过程后,再由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低温快速烧结而得到,所获取复合陶瓷中碳化硼与碳化硅质量比为9:1‑1:9。本发明制备出的碳化硼‑碳化硅复合陶瓷不仅具有高致密度,还具有晶间‑晶内复合增韧结构,这种特殊的结构可大幅度提高陶瓷基体断裂韧性。因此,本发明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快速制备出具兼具高硬度和高韧性的碳化硼‑碳化硅复合陶瓷,克服碳化硼‑碳化硅复合陶瓷烧结温度过高,硬度和韧性难以同时提高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948752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610297343.8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河北工程大学
IPC: C04B35/563 , C04B35/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纳米‑亚微米尺度硼化锆添加相的碳化硼复合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陶瓷材料技术领域。该复合陶瓷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碳化硼70‑95%,硼化锆30‑5%,其中硼化锆的晶粒尺寸在1μm以下,相对密度99%以上,维氏硬度34‑38GPa,断裂韧性6.8‑7.5MPa.m1/2,抗弯强度520‑600MPa,它由原料碳化硼、碳化锆和硼三元混合粉体经低压慢速‑高压快速分段式固相反应烧结工艺制备而成,所述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碳化硼55.13%‑92.52%,碳化锆27.35%‑4.56%,硼17.52%‑2.92%。本发明可在较低温度下通过固相反应烧结制备出具有高韧性、高硬度和较好导电性能的可加工碳化硼‑碳化锆复合陶瓷,从而解决碳化硼‑硼化锆复合陶瓷烧结温度过高、添加相晶粒过大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37653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0278096.7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河北工程大学
IPC: C09K8/8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中压裂支撑剂制备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低密度煤矸石基陶粒支撑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支撑剂以煤矸石、粉煤灰和轻质氧化镁为主要原料,还包括助烧剂和粘结剂,按质量百分比计,其中:煤矸石45%–60%、粉煤灰30%–45%、轻质氧化镁5%–15%,外加助烧剂为主要原料的1.5%–2.5%,粘结剂为主要原料的10%‑15%;通过将主要原料和助烧剂混合、造粒、筛分、烘干等工艺后在1290℃–1350℃下烧结2h–3h,制得所需支撑剂。制得的支撑剂的体积密度为1.1‑1.3g/cm3,视密度为1.9‑2.5g/cm3,35MPa下破碎率为6%‑9%,属于低密度陶粒支撑剂,且符合SY/T 5108‑2014中关于陶粒支撑剂部分的技术参数标准要求;本方法以煤矸石和粉煤灰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减少了高铝原料的使用,有利于降低压裂成本,有利于环境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4496581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111515593.1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河北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相互交联纳米片结构的硒掺杂镍钴硫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在镍钴硫化物中在氮气氛围下通过热处理引入硒制备而成。该硒掺杂镍钴硫化物材料形成了一维纳米管阵列,并且各阵列之间通过纳米片交织从而形成网络结构,其具有较高导电性能和较高电化学活性,解决了镍钴硫化物导电性能低、电荷转移动力学缓慢的缺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