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7472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310235341.6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B22F9/04 , B22F1/142 , C23C4/06 , C23C24/04 , B22F1/06 , B22F1/065 , C23C24/10 , B22F1/12 , C23C4/04 , C23C4/129 , C23C4/134 , C23C4/126 , C23C4/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改性的喷涂涂层制备方法及其喷涂涂层,具有第一预定尺寸的第一形状的喷涂粉末和具有第二预定尺寸的第二形状的稀土粉末通过机械球磨的冷焊及挤压作用将稀土粉末压入基体粉末中,随后通过固溶热处理形成复合粉末,得到稀土元素改性的喷涂粉末,其中,喷涂粉末包括金属及其合金、陶瓷及陶瓷基复合粉末、高分子及高分子基复合粉末,稀土粉末包括稀土单质和稀土化合物,所述第一预定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预定尺寸;稀土元素改性的喷涂粉末通过热喷涂或冷喷涂制备得到稀土改性涂层,其中,稀土元素固溶于涂层中形成强化相。所述稀土改性涂层的粒子层间氧化物和杂质含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1623752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35344.X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B22F9/04 , B22F1/142 , C23C4/06 , C23C24/04 , B22F1/06 , B22F1/065 , C23C24/10 , B22F1/12 , C23C4/04 , C23C4/129 , C23C4/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改性的喷涂粉末制备方法及其喷涂粉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具有第一预定尺寸的第一形状的基体粉末和具有第二预定尺寸的第二形状的稀土粉末通过机械球磨的冷焊及挤压作用将稀土粉末压入基体粉末中,其中,基体粉末包括金属及其合金、陶瓷或有机高分子,稀土粉末包括铈、镧、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所述第一预定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预定尺寸;机械球磨后的压入稀土粉末的基体粉末通过固溶热处理形成复合粉末,得到稀土改性的喷涂粉末。
-
公开(公告)号:CN116174728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35341.6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B22F9/04 , B22F1/142 , C23C4/06 , C23C24/04 , B22F1/06 , B22F1/065 , C23C24/10 , B22F1/12 , C23C4/04 , C23C4/129 , C23C4/134 , C23C4/126 , C23C4/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改性的喷涂涂层制备方法及其喷涂涂层,具有第一预定尺寸的第一形状的喷涂粉末和具有第二预定尺寸的第二形状的稀土粉末通过机械球磨的冷焊及挤压作用将稀土粉末压入基体粉末中,随后通过固溶热处理形成复合粉末,得到稀土元素改性的喷涂粉末,其中,喷涂粉末包括金属及其合金、陶瓷及陶瓷基复合粉末、高分子及高分子基复合粉末,稀土粉末包括稀土单质和稀土化合物,所述第一预定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预定尺寸;稀土元素改性的喷涂粉末通过热喷涂或冷喷涂制备得到稀土改性涂层,其中,稀土元素固溶于涂层中形成强化相。所述稀土改性涂层的粒子层间氧化物和杂质含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8220662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711277465.1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碳微合金化Cu‑Fe系材料及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在Cu‑Fe系材料中添加微量的碳元素起细化晶粒和促进Fe等元素从Cu基体中析出作用,从而有效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导电导热性能。以Cu为基体,加入Fe以及其它合金化元素以及微量碳元素,通过熔炼、浇铸或连铸、热锻或热轧、固溶处理、冷轧或冷拔、时效等工艺,制备出高强高导电铜合金材料。本发明具有制备出的材料不仅强度高而且导电导热性好、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从而实现其在电子、信息、交通、能源、冶金、机电等领域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012420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710218822.0
申请日:2017-04-06
Applicant: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氧化铒阻氚渗透涂层的方法,首先将Er2O3粉末在100℃下保温1小时以上烘干;然后采用常规清理工序对基体材料进行清洗和喷砂处理;最后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Er2O3涂层,喷涂工艺参数为:喷涂主气为氩气,喷涂辅气为氦气或氢气,氩气流量:1.5‑2.5m3/h,氦气流量0.8‑1.5 m3/h,氢气流量0.3‑0.8 m3/h,电流700‑900A,送粉量:40‑80g/min,喷涂距离60‑150mm。喷涂过程中控制基体温度不超过150℃,控制涂层单次厚度不超过40μm,经多次喷涂制备所需厚度涂层。本发明提供的Er2O3阻氚渗透涂层制备方法,具有低成本,工件形状尺寸不受限制,对基体材料力学性能无不良影响,涂层致密,厚度可控,沉积速率快,与基体的结合力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363151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10824220.5
申请日:2016-09-18
Applicant: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制备铜铁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制备铜铁双金属复合材料的配方成分质量百分比为:铁5.0‑91.2,碳0.01‑1.00,其余为铜和杂质;所述方法通过添加微量的碳使得配好的材料熔化后产生富铜相和富铁相两个液相分离,然后通过离心铸造法获得外层是铜、内层是铁的具有冶金结合界面的铜铁双金属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铜铁在一定成分范围内存在液相不混溶区间及微量碳元素加入可有效扩大铜铁液相不混溶区间,使铜铁合金溶化后形成富铜相和富铁相两个液相分离特点,进行配料,从而获得铜铁双金属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效率高、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012420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218822.0
申请日:2017-04-06
Applicant: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氧化铒阻氚渗透涂层的方法,首先将Er2O3粉末在100℃下保温1小时以上烘干;然后采用常规清理工序对基体材料进行清洗和喷砂处理;最后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Er2O3涂层,喷涂工艺参数为:喷涂主气为氩气,喷涂辅气为氦气或氢气,氩气流量:1.5‑2.5m3/h,氦气流量0.8‑1.5 m3/h,氢气流量0.3‑0.8 m3/h,电流700‑900A,送粉量:40‑80g/min,喷涂距离60‑150mm。喷涂过程中控制基体温度不超过150℃,控制涂层单次厚度不超过40μm,经多次喷涂制备所需厚度涂层。本发明提供的Er2O3阻氚渗透涂层制备方法,具有低成本,工件形状尺寸不受限制,对基体材料力学性能无不良影响,涂层致密,厚度可控,沉积速率快,与基体的结合力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651569B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510091787.1
申请日:2015-03-02
Applicant: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铸铁的表面改性方法,采用高能量叠加对铸铁材料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具体是利用电爆炸、气体爆炸、等离子体能量叠加的一种新型的铸铁材料表面改性技术。该技术具备等离子表面改性、气体爆炸和电爆炸三种表面改性技术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技术的特点,可在大气环境下处理,成本低,处理效率高,在铸铁零部件的表面形成厚度为70‑150μm的强化改性层,可提高铸铁零部件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使用寿命1‑6倍。本发明适用于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合金铸铁零部件的表面改性处理,能够在机械工业、航空制造等领域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363151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824220.5
申请日:2016-09-18
Applicant: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制备铜铁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制备铜铁双金属复合材料的配方成分质量百分比为:铁5.0-91.2,碳0.01-1.00,其余为铜和杂质;所述方法通过添加微量的碳使得配好的材料熔化后产生富铜相和富铁相两个液相分离,然后通过离心铸造法获得外层是铜、内层是铁的具有冶金结合界面的铜铁双金属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铜铁在一定成分范围内存在液相不混溶区间及微量碳元素加入可有效扩大铜铁液相不混溶区间,使铜铁合金溶化后形成富铜相和富铁相两个液相分离特点,进行配料,从而获得铜铁双金属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效率高、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651572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91789.0
申请日:2015-03-02
Applicant: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强化碳素钢工件表面性能的方法,用高能量叠加处理碳素钢表面,采用双极可消耗金属电极,使电极熔融气化,再利用混合燃烧气体的爆炸和脉冲高压的尖端放电,使可消耗金属电极形成高能粒子,高能粒子在混合燃烧气体的爆炸冲击及电磁场的加速作用下,以超高能量密度和速度作用于碳素钢工件表面后发生合金化反应,从而提高碳素钢工件的表面性能。本发明强化的碳素钢工件表面形成厚度55-100μm的均匀改性层,改性层分为两个区域,外层组织是隐针马氏体,且有金属电极元素渗入,内层是不完全淬火区,无金属元素渗入,表面改性层组织细小致密;表面硬度高于基体硬度;耐磨性提高3倍。本发明适用于碳素钢工件的表面处理,能在机械、航空等领域广泛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