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9846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96951.7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IPC: G01N15/06 , G01N15/075 , G01N2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声光信号数据融合的泥沙浓度监测装置与方法,涉及水文监测技术领域,其中装置包括框架和浊度计与水听器一体化集成设备,浊度计与水听器一体化集成设备安装在框架的中央,其信号发射朝上并垂直于水面,框架用于调节浊度计与水听器一体化集成设备的入水深度。本发明将浊度计与水听器通过固定支架结构与线缆一体化集成,安装于水体底部,根据声学反向散射原理,利用水听器回波信号反演出泥沙浓度值,同时将浊度计数据与水听器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得到融合后的泥沙浓度数值。本发明通过融合浊度计与水听器信号数据,克服单一泥沙浓度测量原理方法不足,满足不同泥沙粒径条件下泥沙浓度高精度测量要求,实现高精度泥沙浓度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29694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22460.7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IPC: G06F30/27 , G06F18/214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升水量监测精度与效率的多源数据嵌套式融合同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流量监测多源数据集;侧扫雷达单元格流速分析;流量影响因子选择;侧扫雷达精度提升方案构建;河道水动力数值模拟模型构建;嵌套式融合同化方法实现。本发明方法将机器学习LASSO模型应用于侧扫雷达流量在线监测系统的精度提升,并利用提升后的侧扫雷达监测流速作为反馈信息,优化水动力模型的参数,形成多层级多源数据的嵌套式融合同化,提高水量模拟精度的同时,将点观测数据扩展到全河道,实现了从单一断面监测到整体河道模拟的飞跃。本发明提高了水量监测和模拟的精度与效率,实现了对河道水文要素的全面获取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95395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96039.4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1W1/10 , G01W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未来降雨预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属于水文气象预报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于地面降雨实测数据,构建多站点Neyman‑Scott矩形脉冲随机降雨模型,并对参数进行优化,获取优化的多站点Neyman‑Scott矩形脉冲随机降雨模型;基于最优GCM的历史降雨试验数据和未来降雨模拟数据,获取扰动变化因子,并基于扰动变化因子,获取未来降雨预测数据所对应的统计量;将未来降雨预测数据所对应的统计量输入至优化的多站点Neyman‑Scott矩形脉冲随机降雨模型,获取未来降雨预测数据。该方法能够准确模拟降雨的极端特征和多站点降雨的空间相关特征,提高未来降雨预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9578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39505.5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 江苏南水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降雨补偿的水面蒸发量监控方法,包括:根据液位测井和蒸发皿的连接结构,获取蒸发皿和液位测井之间的水位平衡滞后时间;对液位测井内的水位进行定期采集;采用雨量计定期监测是否出现降雨以及相应的降雨量;采用水位平衡滞后时间对当前蒸发量计算周期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蒸发量计算周期,拟合得到修正后的蒸发量计算周期的水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结合雨量计反馈的降雨信号或者水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判断降雨类型;针对不同的降雨类型,结合液位测井内的水位数据和雨量计测量数据估算得到降雨量,采用估算得到的降雨量对蒸发量计算周期的水位差值进行补偿,计算得到蒸发量。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水面蒸发量的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7001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200000.1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IPC: G06Q10/0635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区域异质性的城镇化进程对极端降雨的影响量化方法,步骤如下:对城市、乡镇、农村不同类型的站点,构造包含本地因子、邻近城市因子和邻近乡镇因子三个部分的城镇化因子;选择相关性最强的大尺度气候指标作为气候变化因子;构建参数随气候变化因子而变化的非平稳GEV模型M1;构建参数随气候变化因子和所有城镇化因子而变化的非平稳GEV模型M4;建立M1和M4模拟的极端降雨重现水平之间的线性回归函数,据此量化城镇化进程对极端降雨的影响。本发明考虑了区域异质性,构建变参数非平稳极值分布模型,定量揭示了不同区域、不同速度的城镇化进程对极端降雨的影响规律。对于认识城市发展与极端降雨变化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