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NB-IoT的户外水质检测仪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4243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0883320.5

    申请日:2023-07-18

    Inventor: 田文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B‑IoT(窄带物联网)的水质检测仪,包括以下步骤:户外水质检测仪将检测到的水质信息上传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接收水质仪上传的数据并将水质数据传送至客户端;监控组态客户端收到回传的水质信息,并在监控组态界面显示水质信息。户外水质检测仪可以做到远程实时的多地水质检测,并且水质仪同时集成了多种检测指标的检测系统。使用者可以通过与物联网平台通讯来获得水质信息。

    一种基于NB-IoT的电机软起动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34140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0883299.9

    申请日:2023-07-18

    Inventor: 田文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B‑IoT(窄带物联网)的电机软起动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使用者通过监控组态客户端发出点击软起动指令;将软起动指令上传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向工作现场的软启动器传送启动指令;收到启动指令后,软启动器控制电机软起动。使用软启动器启动三相异步电机能有效的避免硬启动冲击电流过大的问题,以及传统启动模式单一的问题,有效的减小了电机启动瞬间对电网以及电机本身的冲击。

    一种基于ResNet-50卷积神经网络的道路车流量检测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33933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0883340.2

    申请日:2023-07-18

    Inventor: 田文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esNet‑50卷积神经网络的道路车流量检测设备,包括以下步骤:使用图像采集设备对需要进行车流量检测的道路进行拍摄;将图像采集设备拍摄到的视频图片信息进行预处理;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拍摄到的视频及照片中的汽车进行智能识别;根据检测到的车辆数量进行车流量统计和分析。道路车流量检测设备可以做到对特定道路某一时间段的车流量信息进行监测,进而实现对道路交通流量和拥堵状况的评估。

    基于UWB定位的物流车多传感器融合SLAM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0309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41970.3

    申请日:2024-05-23

    Inventor: 张彤 田文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UWB定位技术的物流车多传感器融合SLAM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及系统主要应用于物流车的自主建图与路径规划领域;所述一种结合UWB定位技术的物流车多传感器融合SLAM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物流车的运动姿态数据,采集物流车所处环境的二维点云数据,获取物流车的UWB定位数据;将同一时间戳的传感器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得到物流车的位姿状态量作为优化变量;通过融合数据帧间匹配得出物流车位姿节点的观测状态量并构建观测模型与优化目标函数;基于优化目标函数引入误差函数推导误差修正迭代方程,将物流车初试状态量带入误差修正迭代方程,得出不同时刻的最优状态估计值;所述一种结合UWB定位技术的物流车多传感器融合SLAM系统,包括以下部分:物流车底盘、传感器、数据采集主控板、上位机;所述传感器、数据采集主控板、上位机均加装于物流车底盘上;所述传感器包括惯性测量单元(IMU)、二维激光雷达、UWB定位系统;所述数据采集主控版包括处理器模块、通信模块、卡尔曼滤波模块、原始数据解算模块;本发明提高了物流车在室内环境的定位导航精度,同时实现了物流车在场景高度重复的仓储环境下的高精度SLAM建图。

    一种基于SPI协议的高速多通道LCD显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40048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51569.3

    申请日:2024-04-16

    Inventor: 张彤 田文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PI协议的高速多通道LCD显示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图像数据源将存储的待显示图像数据输出至SPI通信系统;SPI协议通信系统将待显示图像数据转换为SPI单端信号并传输至信号转换系统;通过信号转换系统将SPI单端信号转换为高速差分信号,并将高速差分信号传输至接收端系统;接收端系统将接收到的高速差分信号,转换为符合SPI协议的单端信号。由于SPI协议并没有明确的传输速度上限,因此采用SPI协议能够大幅度提升信号传输速度。同时使用高速差分信号取代单端信号来传输SPI协议数据,可以使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具备更好的信号完整性、抗干扰性以及较远的传输距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