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50970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680062202.6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UACJ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能量吸收构件,该能量吸收构件(20)是由具有大致四边形的外形的铝合金的挤出材所形成。四边形的一对长边的直线部分别被两个向内侧突出的圆弧状的内凸部(26)分割为三边的侧壁(21a、21b、21c)。相对的内凸部(26)的顶部通过肋部(25)来连结。由此,能量吸收构件(20)构成为具有中空部(24a、24b、24c)的三个筒状部结合而成的形状。另外,在四边形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向内侧突出的圆弧状的内凸部(23)。
-
公开(公告)号:CN108350970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680062202.6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UACJ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能量吸收构件,该能量吸收构件(20)是由具有大致四边形的外形的铝合金的挤出材所形成。四边形的一对长边的直线部分别被两个向内侧突出的圆弧状的内凸部(26)分割为三边的侧壁(21a、21b、21c)。相对的内凸部(26)的顶部通过肋部(25)来连结。由此,能量吸收构件(20)构成为具有中空部(24a、24b、24c)的三个筒状部结合而成的形状。另外,在四边形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向内侧突出的圆弧状的内凸部(23)。
-
公开(公告)号:CN11322826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080006941.X
申请日:2020-02-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UACJ
IPC: H01L23/473 , H05K7/20
Abstract: 散热器(1)的制冷剂流路(2)具有制冷剂导入部(21)、制冷剂导出部(22)、制冷剂接触部(23)、制冷剂中继部(25)和连接部(24)。制冷剂接触部(23)沿从制冷剂导入部(21)起到制冷剂导出部(22)为止的制冷剂路径而相互隔开间隔进行配置,并构成为能够使冷却壁部和制冷剂接触。制冷剂中继部(25)配置于相邻的制冷剂接触部(23)之间,并构成为能够将制冷剂从制冷剂流路中的上游侧的制冷剂接触部(23)向下游侧的制冷剂接触部(23)中继。连接部(24)位于制冷剂中继部(25)和制冷剂接触部(23)之间,并且具有比制冷剂接触部(23)和制冷剂中继部(25)小的流路截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3228264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80006941.X
申请日:2020-02-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UACJ
IPC: H01L23/473 , H05K7/20
Abstract: 散热器(1)的制冷剂流路(2)具有制冷剂导入部(21)、制冷剂导出部(22)、制冷剂接触部(23)、制冷剂中继部(25)和连接部(24)。制冷剂接触部(23)沿从制冷剂导入部(21)起到制冷剂导出部(22)为止的制冷剂路径而相互隔开间隔进行配置,并构成为能够使冷却壁部和制冷剂接触。制冷剂中继部(25)配置于相邻的制冷剂接触部(23)之间,并构成为能够将制冷剂从制冷剂流路中的上游侧的制冷剂接触部(23)向下游侧的制冷剂接触部(23)中继。连接部(24)位于制冷剂中继部(25)和制冷剂接触部(23)之间,并且具有比制冷剂接触部(23)和制冷剂中继部(25)小的流路截面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