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新型结构的电池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01317283A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680044906.7

    申请日:2006-1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 H01M2/0287 H01M2/08 H01M2/1077 Y02E6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电池模块,其具有在其中作为电池单元的多个电池沿厚度方向彼此堆叠的结构,每一个电池具有安装于电池外壳中的电极组件,该电池外壳由包括金属层与树脂层的层叠板制成,其中该电池模块被构成使得:每一个电池单元的电极导线被弯曲且置于每一个电池单元的上端密封部上,用于机械耦合与电气连接的通孔形成在该电极导线与该密封部中,使得该电极导线的通孔分别与该密封部的对应的通孔相通,且导电耦合构件分别穿过该电池单元的通孔而插入,由此实现电气连接与机械耦合。

    具有绝佳密封效果的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1107730A

    公开(公告)日:2008-01-16

    申请号:CN200680002705.0

    申请日:2006-01-18

    Inventor: 刘承宰 刘智相

    Abstract: 这里公开的是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以密封形式设置于电池盒中的电极导线,同时电极导线从电池盒部分突出,以及树脂薄膜设置于电池盒与电极导线之间,其中电极导线在其覆有树脂薄膜的表面的多个预设区域具有不规则部分,藉此增强电极导线及树脂薄膜间的粘合强度。电极导线与树脂薄膜之间具有高粘合强度,且延长了水分或电解液的移动路径,包含于空气中的水分或包含于二次电池中的电解液可沿着该移动路径移动。因此,本发明可将因水分进入二次电池及从二次电池泄漏电解液所造成二次电池使用寿命减低的问题降到最低。此二次电池对于做为中型或大型电池系统的单元电池非常有用,例如混合动力电动车。

    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9039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076060.0

    申请日:2014-05-23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制造具有使相同数量的电极和隔膜交替地层叠而成的结构的一种基本单体或具有使相同数量的电极和隔膜交替地层叠而成的结构的两种以上的基本单体;以及第二步骤,反复层叠一种基本单体或者按指定的顺序层叠两种以上的基本单体,来制造单体堆叠部。在此,隔膜的末端不与相邻的隔膜的末端接合。并且,一种基本单体具有使第一电极、第一隔膜、第二电极及第二隔膜依次层叠而成的四层结构或使四层结构反复层叠而成的结构,并且,若将两种以上的基本单体按指定的顺序每次各层叠一个,则形成四层结构或使四层结构反复层叠而成的结构。

    电极组件及用于该电极组件的基本单体

    公开(公告)号:CN104662725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480002527.6

    申请日:2014-05-23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极组件包括单体堆叠部,上述单体堆叠部具有:(a)使相同数量的电极和隔膜交替地配置并结合成一体的一种基本单体反复配置而成的结构;或者(b)使相同数量的电极和隔膜交替地配置并结合成一体的两种以上的基本单体按指定的顺序配置而成的结构。此时,隔膜的末端不与相邻的隔膜的末端接合。而且,(a)的一种基本单体具有使第一电极、第一隔膜、第二电极及第二隔膜依次配置而成的四层结构或使上述四层结构反复配置而成的结构,并且,若将(b)的两种以上的基本单体按指定的顺序每次各配置一个,则形成上述四层结构或使上述四层结构反复配置而成的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