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818351A
公开(公告)日:2006-08-16
申请号:CN200610002959.4
申请日:2006-0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0605 , C23C14/028 , F01L1/143 , F01L1/16 , F01L2101/00 , F01L2103/00 , F01L2820/01 , Y10T74/210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如下问题的阀挺杆:即,虽然在阀挺杆的滑动面实施了非晶态硬质材料薄膜,但还是存在阀挺杆的基材滑动面的磨耗、覆盖膜的剥离、相对攻击性、凸轮的磨耗大的问题。本发明的阀挺杆,对于阀挺杆(1)在进行覆盖膜(2)处理之前的阀挺杆(1)的滑动面,使表面粗糙度以算术平均粗糙度计为Ra 0.01~0.03μm,并且使基材表面的伤痕的最大长度为小于等于250μm。
-
公开(公告)号:CN100510323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610002959.4
申请日:2006-0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0605 , C23C14/028 , F01L1/143 , F01L1/16 , F01L2101/00 , F01L2103/00 , F01L2820/01 , Y10T74/210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如下问题的阀挺杆:即,虽然在阀挺杆的滑动面实施了非晶态硬质材料薄膜,但还是存在阀挺杆的基材滑动面的磨耗、覆盖膜的剥离、相对攻击性、凸轮的磨耗大的问题。本发明的阀挺杆,对于阀挺杆(1)在进行覆盖膜(2)处理之前的阀挺杆(1)的滑动面,使表面粗糙度以算术平均粗糙度计为Ra 0.01~0.03μm,并且使基材表面的伤痕的最大长度为小于等于250μm。
-
公开(公告)号:CN101341274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680048148.6
申请日:2006-11-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研 , 日本I·T·F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0605 , C23C14/022 , C23C14/024 , C23C14/027 , C23C14/325 , F16C33/043 , F16C33/12 , F16C2206/04 , Y10T428/24975 , Y10T428/24983 , Y10T428/263 , Y10T428/265 , Y10T42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几乎不含有氢、实际上只包含碳的、与基质材料密合性优良的,高硬度且耐磨损性也优良的非晶质硬质碳被膜。所述非晶质硬质碳被膜由以下构成,即,在基质材料表面上形成的实际上只包含碳的第1非晶质硬碳层,和在第1非晶质硬质碳层表面上形成的实际上只包含碳的第2非晶质硬质碳层;从断面观看时,第1非晶质硬质碳层的透射型电子显微镜像比第2非晶质硬质碳层的透射型电子显微镜像明亮。
-
公开(公告)号:CN101341274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680048148.6
申请日:2006-11-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研 , 日本I·T·F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0605 , C23C14/022 , C23C14/024 , C23C14/027 , C23C14/325 , F16C33/043 , F16C33/12 , F16C2206/04 , Y10T428/24975 , Y10T428/24983 , Y10T428/263 , Y10T428/265 , Y10T42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几乎不含有氢、实际上只包含碳的、与基质材料密合性优良的,高硬度且耐磨损性也优良的非晶质硬质碳被膜。所述非晶质硬质碳被膜由以下构成,即,在基质材料表面上形成的实际上只包含碳的第1非晶质硬碳层,和在第1非晶质硬质碳层表面上形成的实际上只包含碳的第2非晶质硬质碳层;从断面观看时,第1非晶质硬质碳层的透射型电子显微镜像比第2非晶质硬质碳层的透射型电子显微镜像明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