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型作业机械用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03016128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210356572.4

    申请日:2012-09-21

    Inventor: 中村有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63/02 F01P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冷却空气高效地流入、并且减少因来自空气吸入孔的杂草等异物的进入而产生的发动机的不良的便携型作业机械用发动机。在下罩(160)的一端侧设有:空气吸入孔(162),其用于吸入利用飞轮(113e)的叶片(113f)输送的空气;以及引导板(164),其自空气吸入孔(162)从飞轮(113e)的叶片(113f)朝向外侧延伸。由此,能够使自空气吸入孔(162)流入的空气向飞轮(113e)侧流通,并且使自空气吸入孔(162)进入的杂草朝向飞轮(113e)的外侧,能够防止发动机(100)的冷却效率下降,并且防止杂草缠在曲轴(113a)上,从而能够减少故障等不良的发生。

    鼓风机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338108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110178344.8

    申请日:2011-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鼓风机装置。该鼓风机装置包括在罩打开的情况下能够在更早的时刻使原动机停止运转的机构。该鼓风机装置(10)用于抽吸空气并将其排出,其中,包括:风扇(42);原动机(12),其用于使风扇(42)旋转;外壳(20),其具有用于收容风扇(42)的收容室(40)和与收容室(40)相连的开口(22);罩(26),用于其覆盖开口(22);螺丝(34),其在拧入到外壳(20)中时,将罩(26)固定为由罩(26)覆盖开口的姿态;开关机构(52),在从固定罩(26)的螺丝(34)自外壳(20)开始松动的时刻到螺丝(34)和罩(26)间的束缚或者螺丝(34)和外壳(20)间的束缚被解除的时刻的期间内,开关机构(52)使原动机(12)无法运转。

    四冲程发动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33084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210506540.8

    申请日:2012-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63/02 F02B2075/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为了不向燃烧室排出润滑油而更可靠地对润滑油、油雾和窜气进行气液分离的四冲程发动机的气液分离装置。本实施方式的四冲程发动机(1)以在杆(60)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工具,在另一端固定该四冲程发动机的方式使用,发动机具备润滑油的循环路径和将润滑油与窜气分离的气液分离室(70),气液分离室具有:流入部(203),窜气自润滑油循环路径被导入到该流入部;润滑油排出部(204),其使自窜气分离出的润滑油回流到润滑油循环路径;窜气排出部(400),其将分离出油雾的窜气自气液分离室排出,该窜气排出部与通向燃烧室的进气通路相连通,润滑油排出部(204)以开口的方式设在气液分离室的下部且设在长度方向的至少2个角落。

    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104308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210457720.1

    申请日:2012-11-14

    Inventor: 中村有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润滑油的温度上升,并且能够提高润滑通路的位置自由度,生产率良好的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装置。其为便携型发动机的循环装置,至少具有活塞(6)、汽缸(3b)、曲轴室(5a)和气门传动室(4),利用由活塞(6)的往复运动而产生的曲轴室(5a)的压力变动,使油雾在润滑油循环路径循环,润滑驱动零件,该便携型发动机的循环装置设有在曲轴室(5a)内为负压时连通气门传动室(4)和曲轴室(5a)的直通通路(46),直通通路(46)具有挠性的管(146)部分,管(146)部分形成在汽缸(3b)的外部。

    便携型作业机械用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03016128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356572.4

    申请日:2012-09-21

    Inventor: 中村有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63/02 F01P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冷却空气高效地流入、并且减少因来自空气吸入孔的杂草等异物的进入而产生的发动机的不良的便携型作业机械用发动机。在下罩(160)的一端侧设有:空气吸入孔(162),其用于吸入利用飞轮(113e)的叶片(113f)输送的空气;以及引导板(164),其自空气吸入孔(162)从飞轮(113e)的叶片(113f)朝向外侧延伸。由此,能够使自空气吸入孔(162)流入的空气向飞轮(113e)侧流通,并且使自空气吸入孔(162)进入的杂草朝向飞轮(113e)的外侧,能够防止发动机(100)的冷却效率下降,并且防止杂草缠在曲轴(113a)上,从而能够减少故障等不良的发生。

    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104308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210457720.1

    申请日:2012-11-14

    Inventor: 中村有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润滑油的温度上升,并且能够提高润滑通路的位置自由度,生产率良好的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装置。其为便携型发动机的循环装置,至少具有活塞(6)、汽缸(3b)、曲轴室(5a)和气门传动室(4),利用由活塞(6)的往复运动而产生的曲轴室(5a)的压力变动,使油雾在润滑油循环路径循环,润滑驱动零件,该便携型发动机的循环装置设有在曲轴室(5a)内为负压时连通气门传动室(4)和曲轴室(5a)的直通通路(46),直通通路(46)具有挠性的管(146)部分,管(146)部分形成在汽缸(3b)的外部。

    作业机械用发动机和使用该作业机械用发动机的作业机械

    公开(公告)号:CN102337963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110166026.X

    申请日:2011-06-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5/06 F01P2005/025 F02B63/02 F02B7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作业机械用发动机和使用了该作业机械用发动机的作业机械。该发动机能够提高作业机械用发动机的通用性,并且能够防止向正在使用作业机械的作业者排出被发动机加热了的冷却空气,提高安全性。使在设置于壳体(29)内的前表面侧的前表面侧冷却空气流通路(29a)和设置于上表面侧的上表面侧冷却空气流通路(29b)中流通的空气、与在设置于壳体(29)内的后表面侧的辅助空气流通路(29c)中流通的空气在开口(29e)的附近汇合。由此,能够利用辅助空气流通路(29c)中的空气改变自前表面侧向后侧流通的前表面侧冷却空气流通路(29a)和上表面侧冷却空气流通路(29b)中的空气的流通方向。

    鼓风机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38108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110178344.8

    申请日:2011-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鼓风机装置。该鼓风机装置包括在罩打开的情况下能够在更早的时刻使原动机停止运转的机构。该鼓风机装置(10)用于抽吸空气并将其排出,其中,包括:风扇(42);原动机(12),其用于使风扇(42)旋转;外壳(20),其具有用于收容风扇(42)的收容室(40)和与收容室(40)相连的开口(22);罩(26),用于其覆盖开口(22);螺丝(34),其在拧入到外壳(20)中时,将罩(26)固定为由罩(26)覆盖开口的姿态;开关机构(52),在从固定罩(26)的螺丝(34)自外壳(20)开始松动的时刻到螺丝(34)和罩(26)间的束缚或者螺丝(34)和外壳(20)间的束缚被解除的时刻的期间内,开关机构(52)使原动机(12)无法运转。

    作业机械用发动机和使用该作业机械用发动机的作业机械

    公开(公告)号:CN102337963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110166026.X

    申请日:2011-06-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5/06 F01P2005/025 F02B63/02 F02B7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作业机械用发动机和使用了该作业机械用发动机的作业机械。该发动机能够提高作业机械用发动机的通用性,并且能够防止向正在使用作业机械的作业者排出被发动机加热了的冷却空气,提高安全性。使在设置于壳体(29)内的前表面侧的前表面侧冷却空气流通路(29a)和设置于上表面侧的上表面侧冷却空气流通路(29b)中流通的空气、与在设置于壳体(29)内的后表面侧的辅助空气流通路(29c)中流通的空气在开口(29e)的附近汇合。由此,能够利用辅助空气流通路(29c)中的空气改变自前表面侧向后侧流通的前表面侧冷却空气流通路(29a)和上表面侧冷却空气流通路(29b)中的空气的流通方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