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70704A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980108497.6
申请日:2009-03-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PC: C22C38/00 , C21D1/06 , C21D9/40 , C22C38/18 , C23C8/32 , F16C33/32 , F16C33/34 , F16C33/62 , F16C33/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8/32 , C21D1/32 , C21D5/00 , C21D6/002 , C21D9/40 , C21D2211/00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8 , F16C33/30 , F16C33/64 , F16C2204/66
Abstract: 通过对含有0.90质量%~1.10质量%的C、超过0.35质量%且最高为0.70质量%的Si、小于0.80质量%的Mn、1.85质量%~2.50质量%的Cr、12ppm以下的O以及余量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钢材,进行球化退火、加工、碳氮共渗和精加工来形成滚动部件。表面上的平均C量为1.20质量%~1.50质量%,且平均N量为0.10质量%~0.60质量%。表面上粒径为0.1μm以上的析出物具有0.6μm以下的平均粒径,以每平方毫米700,000个粒子以上而存在,并且具有10%以上的面积比率。表面的残留奥氏体量以体积比率计为25%~45%。表面硬度为Hv 750以上。滚动部件的内部具有以体积比率计为20%以下的残留奥氏体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525086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10673453.5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Abstract: 一种热处理装置及热处理方法,所述热处理装置对由钢材构成的环状的工件进行感应加热而进行热处理,所述热处理装置包括:将工件安设于内部并对该工件实施热处理的处理槽;将上述工件保持在规定的位置的保持部;将上述工件包围而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加热线圈;及在上述工件的感应加热期间对该工件的表面进行冷却的冷却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03710517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455934.X
申请日:2013-09-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9/36 , C21D9/40 , C22C38/00 , C23C8/32 , F16C19/388 , F16C33/366 , F16C33/62 , F16C33/64
Abstract: 本发明对以质量%含0.16-0.19%C、0.15-0.35%Si、0.20-1.55%Mn及2.5-3.2%Cr,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杂质,含0.01-0.2%和0.001%以上小于0.15%不可避免杂质Ni和Mo且淬透性指数5.4以上钢材实施前加工、碳氮共渗处理、中间退火处理、淬火回火处理及精加工。得到表面到0.05mm的表面层碳含量0.8-1.2%且氮含量0.05-0.4%,距表面0.1mm深维氏硬度700-840及残留γ量20-40体积%,距表面0.03mm深碳化物面积率1.5-8%,滚动滑动面轴向长度中央且厚度方向中央维氏硬度300-510及马氏体相变率50-100%的滚动滑动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5525086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510673453.5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Abstract: 一种热处理装置及热处理方法,所述热处理装置对由钢材构成的环状的工件进行感应加热而进行热处理,所述热处理装置包括:将工件安设于内部并对该工件实施热处理的处理槽;将上述工件保持在规定的位置的保持部;将上述工件包围而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加热线圈;及在上述工件的感应加热期间对该工件的表面进行冷却的冷却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06480298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702544.1
申请日:2016-08-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状工件的淬火方法。环状工件(W1、W2)的淬火方法中,环状工件由金属形成,所述淬火方法包括:加热工序,将所述环状工件(W1、W2)加热至淬火温度;解析工序,取得被加热至淬火温度的所述环状工件(W1、W2)的直径尺寸,基于取得的所述直径尺寸,将被加热的所述环状工件(W1、W2)至少区分为大径部和小径部;及冷却工序,对于通过所述解析工序至少区分为大径部和小径部的所述环状工件(W1、W2),以使所述大径部与所述小径部的尺寸差减小的方式,以不同的喷射条件向所述大径部和所述小径部喷射冷却液。
-
公开(公告)号:CN102747306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210119472.X
申请日:2012-04-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PC: C22C38/58 , C22C38/44 , C21D9/36 , C21D9/40 , C21D1/18 , C21D1/26 , C23C8/22 , C23F17/00 , F16C33/34 , F16C33/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40 , C21D1/06 , C21D1/25 , C21D9/36 , C21D9/4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3C8/22 , C23C8/80 , F16C19/388 , F16C33/62 , F16C33/64 , F16C2204/62 , F16C2220/60 , F16C222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滚动滑动部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滚动轴承。对适量含有添加元素C、Si、Mn和Cr、且适当地控制了不可避免的杂质Ni和Mo的钢材实施前加工、渗碳处理、中间退火处理、淬火回火处理和精加工。由此,得到滚动滑动部件,该滚动滑动部件适量确保了位于滚动滑动面的表面层的部分的含碳量、维氏硬度、残留奥氏体量、碳化物面积率、位于滚动滑动面的轴方向长度中央且位于厚度方向中央的部分的维氏硬度以及马氏体相变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526256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510672666.6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Abstract: 一种轴承滚道圈及滚动轴承,所述轴承滚道圈由实施了淬火处理及回火处理的高碳铬轴承钢构成,包括:内层部,由回火马氏体或索氏体构成,维氏硬度超过490HV且为710HV以下;及表层部,以包围上述内层部的周围整体的方式形成,由回火马氏体构成,且硬度比上述内层部硬。
-
公开(公告)号:CN102747306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119472.X
申请日:2012-04-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PC: C22C38/58 , C22C38/44 , C21D9/36 , C21D9/40 , C21D1/18 , C21D1/26 , C23C8/22 , C23F17/00 , F16C33/34 , F16C33/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40 , C21D1/06 , C21D1/25 , C21D9/36 , C21D9/4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3C8/22 , C23C8/80 , F16C19/388 , F16C33/62 , F16C33/64 , F16C2204/62 , F16C2220/60 , F16C222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滚动滑动部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滚动轴承。对适量含有添加元素C、Si、Mn和Cr、且适当地控制了不可避免的杂质Ni和Mo的钢材实施前加工、渗碳处理、中间退火处理、淬火回火处理和精加工。由此,得到滚动滑动部件,该滚动滑动部件适量确保了位于滚动滑动面的表面层的部分的含碳量、维氏硬度、残留奥氏体量、碳化物面积率、位于滚动滑动面的轴方向长度中央且位于厚度方向中央的部分的维氏硬度以及马氏体相变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440724A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810003263.2
申请日:2003-07-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00 , C21D9/36 , C21D2211/003 , C23C8/22 , F01L2101/00 , F01L2101/02 , F01L2103/00 , F01L2105/00 , F16C13/006 , Y10S148/906 , Y10T29/49565
Abstract: 在车辆发动机阀系统内的凸轮设备的滚子元件内,例如凸轮的滚子从动件,避免在短时间内发生脱皮现象。通过对已加工滚子元件材料进行加热,加热在碳势为为1.2%或更高的渗碳气氛下、在840-870℃进行3小时或更长时间,从而进行渗碳处理,然后进行淬火处理,所述由轴承钢制成的滚子元件材料已成形为预定的形状。因此,其滚动接触表面到最大剪切应力的作用深度之间的表面部分内碳的总含量为1.0-1.6wt%,所述表面部分的组织内含有0.6-1.0wt%的溶质碳,且所述表面部分有析出的5-20%面积比的碳化物,而且颗粒直径为3μm或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06480298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610702544.1
申请日:2016-08-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状工件的淬火方法。环状工件(W1、W2)的淬火方法中,环状工件由金属形成,所述淬火方法包括:加热工序,将所述环状工件(W1、W2)加热至淬火温度;解析工序,取得被加热至淬火温度的所述环状工件(W1、W2)的直径尺寸,基于取得的所述直径尺寸,将被加热的所述环状工件(W1、W2)至少区分为大径部和小径部;及冷却工序,对于通过所述解析工序至少区分为大径部和小径部的所述环状工件(W1、W2),以使所述大径部与所述小径部的尺寸差减小的方式,以不同的喷射条件向所述大径部和所述小径部喷射冷却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