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70530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28555.7
申请日:2010-03-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42 , B25J3/04 , B25J9/1689 , G05B2219/37567 , G05B2219/4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进行包括机器人手臂的机器人的教导的、生成机器人的教导数据的方法以及机器人教导系统。单反照相机(30)以及立体照相机(40)取得包括教导者(10)的手腕(22)以及手(21)的教导图像(教导图像取得步骤,步骤S1)。控制装置(200)基于教导图像,决定表示手腕(22)的位置以及朝向的手腕坐标(手腕坐标决定步骤,步骤S2),且基于手腕坐标,生成对机器人手臂(110)的动作进行教导的机器人手臂教导数据(机器人手臂教导数据生成步骤,步骤S11)。
-
公开(公告)号:CN101351954B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0780001052.9
申请日:2007-02-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H02N2/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106 , H02N2/0035 , H02N2/0055 , H02N2/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1个振动装置驱动多个转子的振动致动器。2个转子(A)和(B)利用线部件(8)的张力牵引到分别所对应的定子(3)和(4),形成加压式接触。利用复合振动器(2)产生由多个振动组合而成的复合振动,在各定子(3)和(4)的角部形成椭圆运动,由此对分别与这2个定子(3)和(4)以加压式接触在一起的2个转子(A)和(B)绕着各自的旋转中心(C1)和(C2)同时进行旋转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314876A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810109833.6
申请日:2008-05-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H5/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纺纱机的纤维束引导装置,具体而言,一种用于纺纱的纤维束引导装置引导纤维束,以减小纤维束的宽度。该纤维束引导装置包含具有引导面的引导部件,该引导面的宽度沿着待引导的纤维束的移动方向而减小。引导部件以与至少两个相邻的纺锭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对应的间隔布置。连接部件连接引导部件,并且具有在垂直于引导部件的方向上延伸的杆状形状。电子部件用于纵向地振动连接部件,并且设置在连接部件的中间部分上。振动机构使引导部件振动,以产生用于减小纤维束的宽度的声压。振动机构包括连接部件和电子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85105159B
公开(公告)日:1987-12-16
申请号:CN85105159
申请日:1985-07-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H1/115
Abstract: 一种生产包缠纱的装置包括两个相互之间以一定角度排列的喷气嘴,使两喷气嘴之间形成一楔形空间。每个喷气嘴都具有使纤维束转动的功能,且转动方向相反。从第一喷气嘴到第二喷气嘴的线纱通道的连接方式使纤维束不与第一喷气嘴的出口部分的内壁完全接触,而与第二喷气嘴入口部分的内壁接触。由第二喷气嘴加的捻度回传到第一喷气嘴内的趋势会受到充分地抑制,生产出有效的包缠纱。由于楔形空间,第一喷气嘴排出气体对第二喷气嘴3影响可以被消除。
-
公开(公告)号:CN105316859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467079.3
申请日:2015-08-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D03D5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射式织机中的纬纱检测装置,该织机喷射一股流体从而将纬纱经过由上经纱和下经纱所形成的梭口而插入,然后利用设置在筘座上的筘来推挤纬纱从而编织出布,纬纱检测装置包括布置在布宽度中从而面对纬纱的飞行通道的光投射和光接收纬纱传感器。纬纱传感器具有包括光投射区和光接收区的检测区。当织机处在其中纬纱前端到达检测区的角位置时,上经纱和下经纱位于检测区之外并且光投射区和光接收区中的至少一个区位于梭口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002801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010263792.3
申请日:2010-08-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喷丝头室中的纬纱检测装置。公开了在安装有筘的筘座或与筘座整体地运动的运动构件设置有纬纱检测器的喷丝头室中的纬纱检测装置。在筘座或运动构件设置有振动发电机的至少发电部分和无线发送机。纬纱检测器将振动发电机作为电源进行工作。无线发送机将振动发电机作为电源进行工作。无线发送机将通过纬纱检测器获得的纬纱检测信息对配置在织机的不动部的控制部进行无线发送。
-
公开(公告)号:CN101361258B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0780001573.4
申请日:2007-0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工业大学
IPC: H02N2/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108 , H01L41/092 , H02N2/0035 , H02N2/10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1个振动部件驱动多个转子的振动致动器。如果驱动复合振动器(2)产生多个振动组合而成的复合振动,则第1定子(3)和第2定子(4)就会振动,在这些第1定子(3)和第2定子(4)的角部(8和9)分别形成椭圆运动。由此,被加压并与第1定子(3)的角部(8)接触的第1转子A和被加压并与第2定子(4)的角部(9)接触的第2转子B分别同时受到旋转驱动。另外,这时,通过选择构成复合振动的多个振动的振动模式,从而可以对2个转子A和B沿相同方向或相反方向进行旋转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451283A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810173791.2
申请日:2008-09-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D01H5/7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H5/72
Abstract: 本申请关于一种纺纱机的纤维集束设备30,其包括引导部件31和励振装置32,该引导部件引导纤维束以使纤维束的宽度朝着纤维束行进方向收窄,该励振装置振动引导部件31以便在收窄纤维束宽度的方向上产生作用于纤维束的声压。引导部件31包括两个相互对置的振动板41。每个振动板41包括形成有引导通道44的引导部分41c和支撑板部分41a,41b,引导通道在出口处的截面比在入口处的小,支撑板部分包括与励振装置32的振子37相连接的近端和与引导部分41c整体成型在的远端。每个引导部分41c成形为允许声压自与面向其他引导部分的相对表面45a相对应的侧部和自与同相对表面相交的表面45b相对应的侧部来作用于至少通过引导通道44的入口引导通道44b的纤维束。
-
公开(公告)号:CN101351954A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780001052.9
申请日:2007-02-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H02N2/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106 , H02N2/0035 , H02N2/0055 , H02N2/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1个振动装置驱动多个转子的振动致动器。2个转子(A)和(B)利用线部件(8)的张力牵引到分别所对应的定子(3)和(4),形成加压式接触。利用复合振动器(2)产生由多个振动组合而成的复合振动,在各定子(3)和(4)的角部形成椭圆运动,由此对分别与这2个定子(3)和(4)以加压式接触在一起的2个转子(A)和(B)绕着各自的旋转中心(C1)和(C2)同时进行旋转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106350927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545993.X
申请日:2016-07-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织机的纬纱检测装置,其防止纬纱的检测延迟。在光吸收系的纬纱的引纬时输出受光信号(Y2)。受光信号因黑纱吸收光,而导致信号电平比变形筘的受光信号(R)低。受光信号被低频除去滤波电路取出为高频信号(F)。在高频信号中,最初的受光信号(LF)在负侧产生。高频信号在被放大后输入全波整流电路,而取出全波整流信号(FR)。在全波整流信号中,高频信号的负的信号亦即最初的受光信号作为正的信号被转换成最初的全波整流信号(HR)。全波整流信号在比较器中被与阈值(S)进行比较。比较器与大于阈值的全波整流信号对应地输出纬纱检测信号,因此在负侧产生的最初的受光信号不产生延迟时间地被输出为最初的纬纱检测信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