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34101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680026991.8
申请日:2016-06-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基础设施系统株式会社
Abstract: 根据1个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电池。该电池具备电极体、引线、外包装构件和端子。外包装构件包含主部和与主部相邻的端子连接部。电极体收容在外包装构件的主部内。引线与电极体电连接。此外,引线收容在外包装构件的端子连接部中。端子与引线电连接。此外,端子设置在外包装构件的端子连接部上。外包装构件的主部的厚度大于外包装构件的端子连接部的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534101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80026991.8
申请日:2016-06-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基础设施系统株式会社
Abstract: 根据1个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电池。该电池具备电极体、引线、外包装构件和端子。外包装构件包含主部和与主部相邻的端子连接部。电极体收容在外包装构件的主部内。引线与电极体电连接。此外,引线收容在外包装构件的端子连接部中。端子与引线电连接。此外,端子设置在外包装构件的端子连接部上。外包装构件的主部的厚度大于外包装构件的端子连接部的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710459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680034193.X
申请日:2016-06-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基础设施系统株式会社
Abstract: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包含扁平形状的电极组、外包装构件和端子部的电池。外包装构件包含在开口部具有凸缘部的不锈钢制的第1外包装部、和不锈钢制的第2外包装部。外包装构件中,电极组被收纳在通过焊接第1外包装部的凸缘部和第2外包装部而形成的空间内。端子部包含在第1外包装部开口的贯通孔、从贯通孔的边缘部朝外包装构件内延伸的环状的上升部、配置在上升部的外周面的环状构件、和绝缘垫片。此外,端子部具有包含头部及轴部的外部端子。外部端子以头部突出到第1外包装部的外侧、且轴部插入绝缘垫片的筒部中的状态敛缝固定在第1外包装部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710459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680034193.X
申请日:2016-06-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基础设施系统株式会社
Abstract: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包含扁平形状的电极组、外包装构件和端子部的电池。外包装构件包含在开口部具有凸缘部的不锈钢制的第1外包装部、和不锈钢制的第2外包装部。外包装构件中,电极组被收纳在通过焊接第1外包装部的凸缘部和第2外包装部而形成的空间内。端子部包含在第1外包装部开口的贯通孔、从贯通孔的边缘部朝外包装构件内延伸的环状的上升部、配置在上升部的外周面的环状构件、和绝缘垫片。此外,端子部具有包含头部及轴部的外部端子。外部端子以头部突出到第1外包装部的外侧、且轴部插入绝缘垫片的筒部中的状态敛缝固定在第1外包装部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052442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780094287.0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50/119 , H01M50/169 , H01M50/30
Abstract: 在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形成通过底壁以及侧壁规定收纳空间、且与底壁相反的一侧的凸缘规定收纳空间的开口的边缘的第一外包装部件,在收纳空间配置有电极组的状态下,使第二外包装部件与凸缘对置。在凸缘以及第二外包装部件的一方形成朝向另一方突出的凸部,凸部在位于开口的边缘的外侧的状态下配置。在制造方法中,通过凸部的外侧的焊接部将凸缘以及第二外包装部件气密地焊接,从焊接部与凸部之间、且凸部的附近的开封位置排出收纳空间的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703590B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380002398.6
申请日:2013-03-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2/34 , H01M10/04 , H01M10/052 , H01M10/0566 , H01M10/0587 , H01M10/48 , H02H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37 , H01M2/348 , H01M10/052 , H01M10/0587 , H01M2200/10 , H01M2200/103 , H01M2220/20 , H02J2007/0037 , Y02E60/122
Abstract: 本实施方式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在电池罐内部内置有:将正极、隔膜以及负极卷绕形成的电极组装体、有机电解液、与所述正极连接的正极导线、与所述负极连接的负极导线、以及过充电防止机构,该电池罐被盖体密封,并具备被固定于所述盖体而与所述正极导线连接的正极端子部、和被固定于所述盖体而与所述负极导线连接的负极端子部。而且,所述过充电防止机构具备:感测电极组装体内部温度,使其形状变化的感温变形部件;通过所述感温变形部件的形状变化被驱动的开关部件;与正极外部电极端子和正极或负极外部电极端子和负极串联连接的熔断器部件;以及将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组装体、熔断器部件、开关部件串联连接而成的短路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03718345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380002399.0
申请日:2013-03-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2/34 , H01M10/04 , H01M10/052 , H01M10/0566 , H01M10/0587 , H01M10/48 , H02H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3 , H01M2/145 , H01M2/166 , H01M2/1686 , H01M2/34 , H01M10/052 , H01M10/0566 , H01M2200/103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实施方式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用于避免因过充电对电池造成的损伤,来提高安全性、可靠性。在电池罐内部内置有将正极、隔膜以及负极卷绕形成的电极组装体、以及过充电防止机构等,所述过充电防止机构具备:电压检测部,检测正负极间的电压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设于所述正极导线或所述负极导线的熔断器体;和开关部件,所述熔断器体与所述开关部件串联连接而构成所述电极组装体的短路电路,当在充电之际正负极间的电压变为规定值以上时,通过所述电压检测部使所述开关部件闭路,由此利用所述电极组装体中蓄积的能量将将所述熔断器体熔断。
-
公开(公告)号:CN105518925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80047260.2
申请日:2014-09-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4 , H01M10/48 , H02J7/0022 , H02J7/0031 , H02J2007/0037
Abstract: 根据实施方式,防过充电单元具备电流切断部、第1短路引线、第2短路引线、电压检测部和连接部。电流切断部的一端与所述二次电池的一个电极端子电连接,当规定的电流通过时进行切断。第1短路引线与所述电流切断部的另一端电连接。第2短路引线与所述二次电池的另一个电极端子电连接。电压检测部对所述第1短路引线与所述第2短路引线之间的电压进行测定。连接部在所述电压检测部测定的电压超过规定的阈值时,使所述第1短路引线和所述第2短路引线电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1033804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780094078.6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50/119 , H01M50/169 , H01M50/172 , H01M50/548 , H01M50/552 , H01M50/505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电模块以及电池组。根据实施方式,提供包括扁平形状的电极组(2)、外装部件(1)以及端子部(3、4)的电池。在外装部件(1)中,在第1外装部(5)的凸缘部(5b)与第2外装部(6)被焊接而形成的空间内收纳电极组(2)。端子部(3、4)包括具有头部(17)以及轴部(18)的外部端子(14)。外部端子(14)的头部(17)朝第1外装部(5)的外侧突出,且轴部(18)铆接固定于第1外装部(5)的贯通孔(13)。在外部端子(14)的头部固定有汇流条(200)。
-
公开(公告)号:CN105917512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580004695.3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10/04 , H01M2/26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其目的在于兼顾二次电池的大容量化和高输出化。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其具有:正极和负极隔着隔膜卷绕而成的电极组(11)、具有相对于电极组(11)的卷绕轴方向弯曲的焊接面的正极引线(16)或负极引线(17)、焊接在正极引线(16)的焊接面(16a)上的正极集电极耳(12)、以及焊接在负极引线(17)的焊接面(17a)上的负极集电极耳(13),由此,在确保导电路径的截面积的同时,确保更大的电极组(11)的空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