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29491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210483048.3
申请日:2012-11-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护动力控制单元内的高电压配线,且实现轻量化、小型化的动力控制单元。具有在散热器(50)的上下表面侧分别配置高电压的电气设备(60、62、82、84)的夹心型的结构的动力控制单元(30)中,与在散热器(50)的下表面侧载置的充电器(82)及DC/DC转换器(84)相连的高电压配线集中配置在散热器(50)的下表面侧的规定区域内,以从下方覆盖所述高电压配线的方式设置绝缘罩(160),在绝缘罩(160)的底面(174)与作为下壳体(59)的底面的下罩(58)之间设置规定的间隙(186),其中,该下壳体(59)将配置在散热器(50)的下表面侧的充电器(82)、DC/DC转换器(84)及所述绝缘罩(160)一并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03101424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210437794.9
申请日:2012-11-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控制单元的保护构造,其不仅实现低成本化及轻量化,而且可防止散热器等中的高强度零件和贯通孔周边的低刚性部分接触,可保护动力控制单元。PCU(5)具有框体(25)以及收纳在框体(25)的内部的DCDC转换器(46),PCU(5)沿着前后方向与散热器(6)相对配置,并且在避开沿着左右方向的低电压电池的位置上配置于低电压电池的后方,在框体(25)之中的沿左右方向的低电压电池侧的侧壁部(82b)前侧设有用于供连接DCDC转换器(46)和低电压电池的第一电线通过的第一贯通孔(86)。
-
公开(公告)号:CN103101424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210437794.9
申请日:2012-11-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04
Abstract: 提供一种动力控制单元的保护构造,其不仅实现低成本化及轻量化,而且可防止散热器等中的高强度零件和贯通孔周边的低刚性部分接触,可保护动力控制单元。PCU(5)具有框体(25)以及收纳在框体(25)的内部的DCDC转换器(46),PCU(5)沿着前后方向与散热器(6)相对配置,并且在避开沿着左右方向的低电压电池的位置上配置于低电压电池的后方,在框体(25)之中的沿左右方向的低电压电池侧的侧壁部(82b)前侧设有用于供连接DCDC转换器(46)和低电压电池的第一电线通过的第一贯通孔(86)。
-
公开(公告)号:CN103298636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280004341.5
申请日:2012-11-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28/14 , B60K1/00 , B60K11/04 , B60K2001/003 , B60L11/00 , B60Y2306/01 , B60Y2400/61
Abstract: 一种电动汽车,其动力控制单元具备:散热装置,其固定有电气元件,并且与所述电气元件之间进行换热;壳体,其安装于所述散热装置的、固定所述电气元件的面,覆盖所述电气元件,在所述散热装置的前端面,借助托架安装有用于贮存循环液体的储存罐,在所述储存罐的前方,沿车宽方向设有用于保持散热器的隔板框架,所述储存罐配置于前面看与所述隔板框架重叠的位置,所述动力控制单元的前表面在前面看与所述储存罐及所述隔板框架重叠的位置具有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部。
-
公开(公告)号:CN103298636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80004341.5
申请日:2012-11-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28/14 , B60K1/00 , B60K11/04 , B60K2001/003 , B60L11/00 , B60Y2306/01 , B60Y2400/61
Abstract: 一种电动汽车,其动力控制单元具备:散热装置,其固定有电气元件,并且与所述电气元件之间进行换热;壳体,其安装于所述散热装置的、固定所述电气元件的面,覆盖所述电气元件,在所述散热装置的前端面,借助托架安装有用于贮存循环液体的储存罐,在所述储存罐的前方,沿车宽方向设有用于保持散热器的隔板框架,所述储存罐配置于前面看与所述隔板框架重叠的位置,所述动力控制单元的前表面在前面看与所述储存罐及所述隔板框架重叠的位置具有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部。
-
公开(公告)号:CN103101431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210437793.4
申请日:2012-11-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实现低成本化及轻量化,且可以保护动力控制单元的动力控制单元的保护构造。为此,保护托架(91)和前支承框架(34)的安装部位(94)相对于PCU(5)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向左侧偏置设置,进而安装部位(94)设置于左侧车架(16b)和脚部(41)的固定点即车身侧固定部位(95)与前支承框架(34)和PCU(5)的固定点即安装片(84)之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