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5217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046199.6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能够保护蓄电池、冷却通路、而且能够实现轻量化的车辆搭载用电池封装体。车辆搭载用电池封装体(20)具备蓄电池托盘(71),该蓄电池托盘(71)包括底板部(76)、右侧框架(96)及左侧框架(97)。蓄电池托盘具有电池配置区域部(115)、以及右侧的冲击吸收区域部(116)及左侧的冲击吸收区域部(116)。电池配置区域部设置于车宽方向的中央,且载置有蓄电池模块(62)。左右侧的冲击吸收区域部设置于电池配置区域部的车宽方向外侧。在电池配置区域部的内部,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有冷却蓄电池模块的冷却通路(85)。
-
公开(公告)号:CN11906991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674622.6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42 , H01M50/24 , H01M50/289 , H01M50/204
Abstract: 能兼顾蓄电池模块的保护和部件数量的削减、轻量化的蓄电池组。安装于车身(1)的底板下方的蓄电池组(10)具备:蓄电池模块(11),其在前后方向上排列配置有两个;蓄电池壳体(20),其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梁(50)。横梁具有:上部横梁(52);下部横梁(51),其配置于从上下方向观察时与上部横梁重叠的位置;螺栓固定部(53),其与壳体主体(21)的底面抵接,且通过螺栓(B3)将上部横梁与下部横梁相互固定。在壳体主体(21)的底面一体地设置有向下方突出且在前后方向上连续地延伸的第一突出部(321),第一突出部(321)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与螺栓固定部(53)重叠的位置处与横梁(50)交叉。
-
公开(公告)号:CN11869343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199441.2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44 , H01M50/242 , H01M50/249 , H01M50/289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特定频率下的振动的电池组。电池组(1)具备:蓄电池模块(10);蓄电池壳体(31),其在模块固定部(N1)处通过刚性结合来固定蓄电池模块(10);上框架(34),其架设于蓄电池模块(10)的上方;以及接线盒(11),其配置于上框架(34)上。上框架(34)在位于接线盒(11)的前方及后方的螺栓孔(H1、H2)处通过刚性结合而固定于蓄电池壳体(31)或蓄电池模块(10)。接线盒(11)在位于螺栓孔(H1、H2)之间的螺栓孔(H5)处,经由安装橡胶(80)通过弹性结合而固定于上框架(34)。
-
公开(公告)号:CN11869339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204798.5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 , H01M10/6567 , H01M10/6556 , B60K1/04 , B60L50/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兼顾对配置于蓄电池下方的水套的保护和部件数量的削减、车辆的轻量化的电池组。电池组(1)安装于车辆(V)的地板下,其具备蓄电池(10)、具有底板(31)的蓄电池壳体(20)、以及供对蓄电池(10)进行冷却的制冷剂流动的水套(70)。水套(70)由通过底板(31)和设置于底板(31)的下方的水套板(32)划分出的流路构成。在水套板(32)上一体地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320),突出部(320)包括外侧突出部(321),其在车宽方向上配置于水套(70)的外侧并比水套(70)更向下方突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