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49539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0905519.7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车身前部结构,所述车身前部结构包括设置在车身(3)的前部中的前罩(7)以及安装到所述车身并位于所述前罩的下方的端口装置(30)。所述前罩包括外板(7A)和附接到所述外板的背侧的内板(7B),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限定了面向所述端口装置并沿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的厚度方向穿过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的端口开口(21),并且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沿着所述端口开口的周缘(22)彼此焊接,并且在所述外板的围绕所述端口开口的周边部分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装饰件(23),并且在所述车身上设置有用于选择性地关闭所述端口开口的盖(58)。
-
公开(公告)号:CN105764779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480062778.3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海老原大辅
IPC: B62D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构造,提高了座椅的固定强度,即使在对车身输入有追尾载荷或侧撞载荷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座椅从座椅固定部脱落。车身后部构造具备用于将后座椅固定到搁板横梁(9)的座椅固定部(10),座椅固定部(10)具备:从搁板横梁(9)的开口部(9e)向车身前方侧露出的锁定部件(20);和沿着开口部(9e)周缘设置的锁定加强部件(11),锁定加强部件(11)被夹持于搁板(8)与搁板横梁(9)之间,且具备与搁板(8)和搁板横梁(9)一起焊接接合的接合片(11c)。
-
公开(公告)号:CN105745141B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480063129.5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海老原大辅
IPC: B62D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7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具有:分别设在车身的左右两侧的侧壁面板(7);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并将左右的侧壁面板(7)连接的搁板(8);和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且车外侧端部与侧壁面板(7)的车内侧的侧面结合,并且上端与搁板(8)结合的搁板角撑板(1)。搁板角撑板(1)以划分为第1角撑板(11)、和配置在第1角撑板(11)的后侧的第2角撑板(12)的方式构成。通过第1角撑板(11)和第2角撑板(12)而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1闭合截面部(C1)。
-
公开(公告)号:CN11327220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80008336.6
申请日:2020-01-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身增强结构,其具备:通过将外板与内板相互接合而形成的长条状的中空结构;以及将中空结构分隔成下侧闭合截面和上侧闭合截面的增强构件。在下侧闭合截面及上侧闭合截面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内部,以在闭合截面的延伸方向上分离的方式配置至少一对以横切所述闭合截面的方式延伸的隔板。一对隔板之间设为用于填充剂的填充的填充室。在内板以与填充室连通的方式设置有填充剂的填充口。
-
公开(公告)号:CN105745140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480063000.4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海老原大辅
IPC: B62D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7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具有:将左右的侧壁面板(7)连接的搁板(8);在与搁板(8)之间形成第3闭合截面部(C3)的搁板横梁(9);使车外侧端部与侧壁面板(7)结合并使上端与搁板横梁(9)结合的搁板角撑板(1);和在搁板角撑板(1)与搁板横梁(9)之间配置为斜撑状的支撑件(2)。搁板横梁(9)具有:与搁板(8)的前侧结合的前壁(91);从前壁(91)的下端向后方延伸的下壁(92);和从下壁(92)的后端向上方延伸并与搁板(8)结合的后壁(93)。支撑件(2)的下端(2b)与搁板角撑板(1)结合,且上端(2a)与前壁(91)结合。所述车身后部构造具有将支撑件(2)的后表面与下壁(92)连结的加强部件(30)。
-
公开(公告)号:CN107303920A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710264565.4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海老原大辅
IPC: B62D2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相对于正面碰撞载荷的强度的车身前部构造。车身前部构造(1)具有:通过与前柱内构件(10)结合而构成前柱(3)的前柱外构件(20);和与前柱外构件(20)的下端部结合的下纵梁(4),前柱外构件(20)具有从与下纵梁(4)之间的结合部位向上方排列地形成的多个弯曲部(20a、20b)。
-
公开(公告)号:CN105745143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80063433.X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2 , B62D25/087 , B62D25/16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身后侧部(10)包括:沿车辆上下方向设置的侧壁面板部(14);与侧壁面板部(14)一体成形,并且从侧壁面板部(14)向着车室外侧鼓出的轮罩外部件(12a);与所述轮罩外部件(12a)结合且从所述侧壁面板部(14)向着车室内侧鼓出的轮罩内部件(12b);将所述轮罩外部件(12a)和所述轮罩内部件(12b)之间密封的密封部(20);在从密封部(20)向上方离开规定间隔(S)的位置沿车辆大致上下方向延伸,并使侧壁面板部(14)的一部分向着车室外侧鼓出而形成的加强筋(22)。
-
公开(公告)号:CN110949539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1910905519.7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车身前部结构,所述车身前部结构包括设置在车身(3)的前部中的前罩(7)以及安装到所述车身并位于所述前罩的下方的端口装置(30)。所述前罩包括外板(7A)和附接到所述外板的背侧的内板(7B),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限定了面向所述端口装置并沿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的厚度方向穿过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的端口开口(21),并且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沿着所述端口开口的周缘(22)彼此焊接,并且在所述外板的围绕所述端口开口的周边部分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装饰件(23),并且在所述车身上设置有用于选择性地关闭所述端口开口的盖(58)。
-
公开(公告)号:CN110949542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0909801.2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4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车身前部结构,所述车身前部结构包括被接收在壳体(36)中并且在前罩(7)的下方安装到车身的端口装置(30)。盖(58)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以选择性地关闭所述前罩中的端口开口(21),所述盖设置有选择性地关闭所述端口开口的盖板(59)和从所述盖板延伸到所述壳体中的铰接臂(61),所述铰接臂借助横向延伸的铰接轴(75)以能旋转的方式连接到所述壳体。
-
公开(公告)号:CN107303920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710264565.4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海老原大辅
IPC: B62D2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相对于正面碰撞载荷的强度的车身前部构造。车身前部构造(1)具有:通过与前柱内构件(10)结合而构成前柱(3)的前柱外构件(20);和与前柱外构件(20)的下端部结合的下纵梁(4),前柱外构件(20)具有从与下纵梁(4)之间的结合部位向上方排列地形成的多个弯曲部(20a、20b)。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