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54003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710096414.9
申请日:2007-04-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压制加工方法和压制加工设备。在压制加工设备(10)中,在伺服马达(24)的作用下,使上模具(38)接近下模具(52)并且对钢板(12)进行第一次压制加工。将滑件(32)升到可移动冲头准备位置。可移动冲头(90)从上模具(38)的模具面(38a)伸出一宽度H并被机械锁(94)锁定。使上模具(38)再次接近下模具(52)并利用上模具(38)推压钢板(12),同时利用可移动冲头(90)推压被附加加工部(12a)并使其变形,以进行第二次压制加工。在可移动冲头(90)缩回之后,使滑件(32)上升。
-
公开(公告)号:CN101522332B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0780036922.6
申请日:2007-10-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21D2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且迅速地确定冲压加工装置的成形速度的成形速度确定方法。确定冲压加工装置的成形速度的成形速度确定方法在板材上设置多个测定点,利用冲压加工装置以规定的成形速度对该板材进行冲压成形。接着,在包括板材的成形极限线FL的成形极限线图上绘制该冲压成形后的板材的各测定点的应变状态(点Q1~QN)而作成应变分布图。接着,将在该应变分布图绘制的点(Q1~QN)中最接近成形极限线FL的点作为特定测定点,当该特定测定点位于外伸区域(ε2>0)时使冲压加工装置的成形速度比所述规定的成形速度慢,当特定测定点位于拉深区域(ε2≤0)时使冲压加工装置的成形速度比所述规定的成形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842459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580001036.0
申请日:2005-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7/02 , B60G2204/143 , B60G2204/41 , B60G2204/4302 , B60G2206/601 , B60G2206/8103
Abstract: 后副车架(53)的前部横梁(202)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连续凹进的凹部(221)。凹部(221)形成于前部横梁(202)的下方并向上方凹进,在该凹部嵌入弹性套筒(240)。弹性套筒(240)具有内筒(241)、包围该内筒的外筒(242)、以及连接内筒(241)和外筒(242)的弹性体(243),该弹性套筒(240)安装在后副车架(53)的凹部(221)处,由该凹部(221)充当托架。托架(221)具有:托架板部(236a、236b),其具有与内筒的端面接触的平面;折回部(235、235),其从该托架板部折回。托架(221)被配置为夹持内筒(241)的两端,并且,通过将螺栓(224)穿过该内筒(241)而安装弹性套筒(240)。
-
公开(公告)号:CN101522334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0780038384.4
申请日:2007-10-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成形明确的特征线的冲压加工装置。冲压加工装置(110)成形具有特征线的成形件。冲压加工装置(110)包括:夹持钢板(112)而配置的上模(138)及下模(152);使该上模(138)相对于下模(152)进退的上模机构(118);夹持钢板(112)并施加防皱压力的第一保持架(142)及第二保持架(144);控制上模机构(118)及第二保持架(142)的控制部(116)。上模(138)在成形件的特征线上分割为第一上模(148)及第二上模(158)。控制部(116)使基于第一保持架(142)的防皱压力比基于第二保持架(144)的防皱压力大,利用第二上模(158)冲压成形钢板(112),然后,利用第一上模(148)成形钢板(112)。
-
公开(公告)号:CN101817043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45719.6
申请日:2007-04-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0B15/148 , B21D22/22 , B21D24/14 , B21D3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压制加工方法和压制加工设备。一种利用伺服压制对压制成形产品进行加工的压制加工方法,所述压制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压制成形步骤,其中,当在板被第一保持器和第二保持器所夹持的同时使第一模具接近第二模具时,对所述板进行压制;和夹持释放步骤,其中,在所述压制成形步骤中开始对所述板的压制成形之后并且在所述两个模具都到达使所述两个模具彼此接近的下死点之前,释放由所述第一保持器和所述第二保持器对所述板进行的夹持。
-
公开(公告)号:CN101522334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780038384.4
申请日:2007-10-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成形明确的特征线的冲压加工装置。冲压加工装置(110)成形具有特征线的成形件。冲压加工装置(110)包括:夹持钢板(112)而配置的上模(138)及下模(152);使该上模(138)相对于下模(152)进退的上模机构(118);夹持钢板(112)并施加防皱压力的第一保持架(142)及第二保持架(144);控制上模机构(118)及第二保持架(142)的控制部(116)。上模(138)在成形件的特征线上分割为第一上模(148)及第二上模(158)。控制部(116)使基于第一保持架(142)的防皱压力比基于第二保持架(144)的防皱压力大,利用第二上模(158)冲压成形钢板(112),然后,利用第一上模(148)成形钢板(112)。
-
公开(公告)号:CN101522332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780036922.6
申请日:2007-10-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21D2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且迅速地确定冲压加工装置的成形速度的成形速度确定方法。确定冲压加工装置的成形速度的成形速度确定方法在板材上设置多个测定点,利用冲压加工装置以规定的成形速度对该板材进行冲压成形。接着,在包括板材的成形极限线FL的成形极限线图上绘制该冲压成形后的板材的各测定点的应变状态(点Q1~QN)而作成应变分布图。接着,将在该应变分布图绘制的点(Q1~QN)中最接近成形极限线FL的点作为特定测定点,当该特定测定点位于外伸区域(ε2>0)时使冲压加工装置的成形速度比所述规定的成形速度慢,当特定测定点位于拉深区域(ε2≤0)时使冲压加工装置的成形速度比所述规定的成形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00460263C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580001036.0
申请日:2005-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7/02 , B60G2204/143 , B60G2204/41 , B60G2204/4302 , B60G2206/601 , B60G2206/8103
Abstract: 后副车架(53)的前部横梁(202)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连续凹进的凹部(221)。凹部(221)形成于前部横梁(202)的下方并向上方凹进,在该凹部嵌入弹性套筒(240)。弹性套筒(240)具有内筒(241)、包围该内筒的外筒(242)、以及连接内筒(241)和外筒(242)的弹性体(243),该弹性套筒(240)安装在后副车架(53)的凹部(221)处,由该凹部(221)充当托架。托架(221)具有:托架板部(236a、236b),其具有与内筒的端面接触的平面;折回部(235、235),其从该托架板部折回。托架(221)被配置为夹持内筒(241)的两端,并且,通过将螺栓(224)穿过该内筒(241)而安装弹性套筒(240)。
-
公开(公告)号:CN101054003A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710096414.9
申请日:2007-04-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压制加工方法和压制加工设备。在压制加工设备(10)中,在伺服马达(24)的作用下,使上模具(38)接近下模具(52)并且对钢板(12)进行第一次压制加工。将滑件(32)升到可移动冲头准备位置。可移动冲头(90)从上模具(38)的模具面(38a)伸出一宽度H并被机械锁(94)锁定。使上模具(38)再次接近下模具(52)并利用上模具(38)推压钢板(12),同时利用可移动冲头(90)推压被附加加工部(12a)并使其变形,以进行第二次压制加工。在可移动冲头(90)缩回之后,使滑件(32)上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