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83060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210482644.X
申请日:2012-11-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 , B62D25/0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能够防止隔板构成部件的闭合截面的开口现象并确保适于操纵稳定性的刚性。车身前部构造具有支承散热器(17)的矩形的隔板(16),在隔板(16)上具有:在隔板(16)的两侧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隔板侧部件(31、32);和在隔板侧部件(31、32)的下端(31b、32b)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隔板下部件(34),隔板下部件(34)形成得比一对隔板侧部件(31、32)间的距离短,在隔板下部件(34)与隔板侧部件(31、32)之间具有沿车宽方向架设的一对伸出部(38、38),通过隔板下部件(34)的两端(34a、34a)支承散热器(17),并且隔板下部件(34)以沿车辆前后方向架设的方式接合在一对伸出部(38、38)的内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863289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124082.2
申请日:2010-03-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7 , B62D25/20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加强杆的紧固构造,安装的一端以及另一端的载荷的传递效率良好,能够自由地改变一端以及另一端的截面的纵横。车辆用加强杆(11)的紧固构造(12),在一方的车身结构框架(左侧的后侧架(16))上紧固一端(21),在另一方的车身结构框架(右侧的后侧架(16))上紧固另一端(22),加强杆(11)从一端(21)到另一端(22)以同一形状形成闭合截面,在一端(21)内嵌入传递紧固力的套环,在另一端(22)内嵌入传递紧固力的套环。钩安装托架(25)形成为闭合截面,以该钩安装托架和车身结构框架(后侧架(16))将一端(21)以及另一端(22)夹持紧固。
-
公开(公告)号:CN103183060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210482644.X
申请日:2012-11-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 , B62D25/0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能够防止隔板构成部件的闭合截面的开口现象并确保适于操纵稳定性的刚性。车身前部构造具有支承散热器(17)的矩形的隔板(16),在隔板(16)上具有:在隔板(16)的两侧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隔板侧部件(31、32);和在隔板侧部件(31、32)的下端(31b、32b)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隔板下部件(34),隔板下部件(34)形成得比一对隔板侧部件(31、32)间的距离短,在隔板下部件(34)与隔板侧部件(31、32)之间具有沿车宽方向架设的一对伸出部(38、38),通过隔板下部件(34)的两端(34a、34a)支承散热器(17),并且隔板下部件(34)以沿车辆前后方向架设的方式接合在一对伸出部(38、38)的内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863289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010124082.2
申请日:2010-03-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7 , B62D25/20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加强杆的紧固构造,安装的一端以及另一端的载荷的传递效率良好,能够自由地改变一端以及另一端的截面的纵横。车辆用加强杆(11)的紧固构造(12),在一方的车身结构框架(左侧的后侧架(16))上紧固一端(21),在另一方的车身结构框架(右侧的后侧架(16))上紧固另一端(22),加强杆(11)从一端(21)到另一端(22)以同一形状形成闭合截面,在一端(21)内嵌入传递紧固力的套环,在另一端(22)内嵌入传递紧固力的套环。钩安装托架(25)形成为闭合截面,以该钩安装托架和车身结构框架(后侧架(16))将一端(21)以及另一端(22)夹持紧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