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20727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196446.8
申请日:2010-06-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4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4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后部底板的下方通过备用轮胎托架收纳备用轮胎的车身后部构造。车身后部构造(10)具有框架部(72)和轮胎罩(73)。在轮胎罩(73)的外表面形成有埋入槽部(94)。在该埋入槽部(94)中埋设框架部(72)。框架部(72)的左右的前连结部(75a、75b)自由转动地连结在左右的前支承部(31)上。框架部(72)的后连结部(83)自由升降地连结在后支承部(33)上。通过后支承部(33)使后连结部(83)升降,由此,将备用轮胎(25)配置在轮胎收纳位置(P1)和轮胎拆装位置(P2)。
-
公开(公告)号:CN101863289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124082.2
申请日:2010-03-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7 , B62D25/20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加强杆的紧固构造,安装的一端以及另一端的载荷的传递效率良好,能够自由地改变一端以及另一端的截面的纵横。车辆用加强杆(11)的紧固构造(12),在一方的车身结构框架(左侧的后侧架(16))上紧固一端(21),在另一方的车身结构框架(右侧的后侧架(16))上紧固另一端(22),加强杆(11)从一端(21)到另一端(22)以同一形状形成闭合截面,在一端(21)内嵌入传递紧固力的套环,在另一端(22)内嵌入传递紧固力的套环。钩安装托架(25)形成为闭合截面,以该钩安装托架和车身结构框架(后侧架(16))将一端(21)以及另一端(22)夹持紧固。
-
公开(公告)号:CN101920727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010196446.8
申请日:2010-06-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4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4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后部底板的下方通过备用轮胎托架收纳备用轮胎的车身后部构造。车身后部构造(10)具有框架部(72)和轮胎罩(73)。在轮胎罩(73)的外表面形成有埋入槽部(94)。在该埋入槽部(94)中埋设框架部(72)。框架部(72)的左右的前连结部(75a、75b)自由转动地连结在左右的前支承部(31)上。框架部(72)的后连结部(83)自由升降地连结在后支承部(33)上。通过后支承部(33)使后连结部(83)升降,由此,将备用轮胎(25)配置在轮胎收纳位置(P1)和轮胎拆装位置(P2)。
-
公开(公告)号:CN101863289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010124082.2
申请日:2010-03-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7 , B62D25/20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加强杆的紧固构造,安装的一端以及另一端的载荷的传递效率良好,能够自由地改变一端以及另一端的截面的纵横。车辆用加强杆(11)的紧固构造(12),在一方的车身结构框架(左侧的后侧架(16))上紧固一端(21),在另一方的车身结构框架(右侧的后侧架(16))上紧固另一端(22),加强杆(11)从一端(21)到另一端(22)以同一形状形成闭合截面,在一端(21)内嵌入传递紧固力的套环,在另一端(22)内嵌入传递紧固力的套环。钩安装托架(25)形成为闭合截面,以该钩安装托架和车身结构框架(后侧架(16))将一端(21)以及另一端(22)夹持紧固。
-
公开(公告)号:CN100355612C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510006798.1
申请日:2005-02-03
Applicant: 东海兴业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嵌条固定结构中,将位于车顶凹槽内的T形栓钉插入固定夹的T形栓钉插入孔,并且随后沿车顶凹槽的纵向方向相对于T形栓钉移动车顶嵌条,从而将T形栓钉插入固定夹的T形栓钉固定孔。所述固定夹的基板部包括:底部,当T形栓钉被插入T形栓钉插入孔时,该底部低于T形栓钉头部的下表面;导引部,由上述底部朝车顶嵌条的纵向中心倾斜地向上延伸,并与T形栓钉头部的下表面滑动接触;以及顶部,其在导引部上形成,并高于T形栓钉头部的下表面。其中,T形栓钉插入孔形成在基板部和位于车顶嵌条沿其移动方向的前端侧上的连接板之上。
-
公开(公告)号:CN1651299A
公开(公告)日:2005-08-10
申请号:CN200510006798.1
申请日:2005-02-03
Applicant: 东海兴业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嵌条固定结构中,将位于车顶凹槽内的T形栓钉插入固定夹的T形栓钉插入孔,并且随后沿车顶凹槽的纵向方向相对于T形栓钉移动车顶嵌条,从而将T形栓钉插入固定夹的T形栓钉固定孔。所述固定夹的基板部包括:底部,当T形栓钉被插入T形栓钉插入孔时,该底部低于T形栓钉头部的下表面;导引部,由上述底部朝车顶嵌条的纵向中心倾斜地向上延伸,并与T形栓钉头部的下表面滑动接触;以及顶部,其在导引部上形成,并高于T形栓钉头部的下表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