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77911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480040270.3
申请日:2014-07-22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C08F20/34 , C07C265/04 , C07C27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20/36 , C07C265/04 , C07C271/04 , C08F20/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物,其包含聚合性化合物(A)和反应促进剂(B),所述聚合性化合物(A)在分子内具有(甲基)丙烯酰基和异氰酸酯基,所述反应促进剂(B)由分子内具有(甲基)丙烯酰基和卤代氨基甲酰基的化合物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5377911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80040270.3
申请日:2014-07-22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C08F20/34 , C07C265/04 , C07C27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20/36 , C07C265/04 , C07C271/04 , C08F20/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物,其包含聚合性化合物(A)和反应促进剂(B),所述聚合性化合物(A)在分子内具有(甲基)丙烯酰基和异氰酸酯基,所述反应促进剂(B)由分子内具有(甲基)丙烯酰基和卤代氨基甲酰基的化合物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8707092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736045.3
申请日:2013-07-24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C07C269/02 , C07C271/6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69/02 , C07C271/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式(III)所表示的封闭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下述通式(I)所表示的含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与下述通式(II)所表示的肟系化合物反应,在制造工序中不使用溶剂,或者使用前述通式(III)所表示的化合物代替溶剂。R0为甲基或氢原子,R1为‑CO‑或‑COOR4‑,R4为可以含有醚键和/或亚苯基的碳原子数1~10的亚烷基,R2和R3分别独立地为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和正戊基中的任一种基团。
-
公开(公告)号:CN104109107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149135.4
申请日:2014-04-15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C07C269/02 , C07C271/06 , C07C271/1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由不饱和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具有活性氢原子的化合物反应而得到的稳定性优异的不饱和氨基甲酸酯化合物、不饱和脲化合物、或不饱和酰胺化合物、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不饱和氨基甲酸酯化合物、不饱和脲化合物、或不饱和酰胺化合物是使下述(1)不饱和异氰酸酯化合物和(2)具有活性氢原子的化合物进行反应而得到的,所述(1)不饱和异氰酸酯化合物,在使用孔径0.5μm的PTFE滤膜、以压力30kPa对其进行吸滤时,每1cm2的滤过速度为0.01g/(sec·cm2)~0.08g/(sec·cm2)。
-
公开(公告)号:CN101203476B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0680022552.6
申请日:2006-06-12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C07C41/50 , C07C43/313 , C07C45/42
Abstract: 一种制备由下式(II)表示的四氟苯甲醛烷基缩醛的方法,其包括在由R-OH(R是1~4个碳原子的烷基)表示的烷基醇和酸的存在下用含有铂系金属的金属催化剂还原由下式(I)表示的四氟氰基苯,(式I)其中m为1或2,n为0或1,并且m+n为2,(式II)其中m和n与式(I)中的那些相同,并且R是1~4个碳原子的烷基。
-
公开(公告)号:CN101052624B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580037406.6
申请日:2005-10-27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C07D231/12 , C07D231/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31/32 , C07D2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由通式(III)所示的封端型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方法,其中R1、R2、Q1、Q2如说明书中进行定义,其特征在于包括使吡唑化合物(I)与含烯属不饱和基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II)在0~90℃范围进行反应。本生产方法能够高效地产生高纯度的封端型异氰酸酯化合物而基本上不会产生副产物。在本生产方法中,与现有的技术工艺不同,由于不需要使用任何惰性溶剂如甲苯或二甲苯,所以对人体以及环境的安全性良好,反应过程和设备要求也能被简化。采用该生产方法生产的封端型异氰酸酯化合物没有惰性溶剂残留,适合用于广泛的领域,如多种涂层剂、粘合剂和模塑材料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109107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149135.4
申请日:2014-04-15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C07C269/02 , C07C271/06 , C07C271/1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由不饱和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具有活性氢原子的化合物反应而得到的稳定性优异的不饱和氨基甲酸酯化合物、不饱和脲化合物、或不饱和酰胺化合物、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不饱和氨基甲酸酯化合物、不饱和脲化合物、或不饱和酰胺化合物是使下述(1)不饱和异氰酸酯化合物和(2)具有活性氢原子的化合物进行反应而得到的,所述(1)不饱和异氰酸酯化合物,在使用孔径0.5μm的PTFE滤膜、以压力30kPa对其进行吸滤时,每1cm2的滤过速度为0.01g/(sec·cm2)~0.08g/(sec·cm2)。
-
公开(公告)号:CN103380106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280008818.7
申请日:2012-02-02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C07C263/18 , C07C26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63/18 , C07C265/04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防止分子内具有异氰酸酯基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的聚合、多聚化反应和变色反应而使稳定性提高。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异氰酸酯基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的稳定化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分子中包含异氰酸酯基和烯属不饱和基各一个以上的带异氰酸酯基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A)、和稳定剂(B),并且该稳定剂(B)为该化合物(A)的烯属不饱和基部位中的至少一个被置换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卤代烷基或氨基烷基的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392562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480041309.3
申请日:2014-07-22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B01J31/02 , C07C231/10 , C07C233/18 , C07C269/02 , C07C271/16 , C07C271/20 , C07C271/24 , C08F20/36 , C07B61/00 , C07C27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59/04 , B01J31/02 , B01J31/0209 , B01J31/0249 , B01J31/0271 , B01J2231/643 , C07C231/10 , C07C233/18 , C07C263/12 , C07C269/02 , C07C271/04 , C07C271/16 , C07C271/20 , C07C271/24 , C07C2601/14 , C08F20/36
Abstract: 一种反应促进剂,是用于分子内具有不直接键合于芳香环的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与具有含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的反应的反应促进剂,其包含具有卤代氨基甲酰基的化合物。一种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使分子内具有不直接键合于芳香环的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与具有含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发生反应,从而制造氨基甲酸酯化合物、硫代氨基甲酸酯化合物、酰胺化合物或脲化合物的方法,使前述反应在前述反应促进剂的存在下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380106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80008818.7
申请日:2012-02-02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C07C263/18 , C07C26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63/18 , C07C265/04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防止分子内具有异氰酸酯基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的聚合、多聚化反应和变色反应而使稳定性提高。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异氰酸酯基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的稳定化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分子中包含异氰酸酯基和烯属不饱和基各一个以上的带异氰酸酯基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A)、和稳定剂(B),并且该稳定剂(B)为该化合物(A)的烯属不饱和基部位中的至少一个被置换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卤代烷基或氨基烷基的化合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