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振子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815885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610002966.4

    申请日:2006-0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H9/21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于具备振动臂部的音叉型的压电振子,将CI值抑制在小的值,同时提高耐冲击性。具体的解决方法是,在振动臂部的表面部和背面部的至少一方上,形成从所述振动臂部的基端部沿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在长度方向上被分割成两个的第一槽部(基端侧)和第二槽部(前端侧)。并设定第一槽部的长度(L2)对从振动臂部的基端部到第二槽部的前端的距离(L1)之比L2/L1为0.35~0.65,设定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的间隔(d)对从振动臂部的基端部到第二槽部的前端的距离(L1)之比d/L1为0.010~0.018。

    压电振子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15885A

    公开(公告)日:2006-08-09

    申请号:CN200610002966.4

    申请日:2006-0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H9/21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于具备振动臂部的音叉型的压电振子,将CI值抑制在小的值,同时提高耐冲击性。具体的解决方法是,在振动臂部的表面部和背面部的至少一方上,形成从所述振动臂部的基端部沿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在长度方向上被分割成两个的第一槽部(基端侧)和第二槽部(前端侧)。并设定第一槽部的长度(L2)对从振动臂部的基端部到第二槽部的前端的距离(L1)之比L2/L1为0.35~0.65,设定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的间隔(d)对从振动臂部的基端部到第二槽部的前端的距离(L1)之比d/L1为0.010~0.018。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