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拉桥主缆缠包带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834253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21750.4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拉桥主缆缠包带机器人,该机器人套装在主缆本体外圈上,且沿着主缆本体向上匀速爬升,所述机器人包括爬升机构、缠绕机构、加压机构,其中,爬升机构与缠绕机构之间通过连接杆一固定连接,爬升机构与加压机构通过连接杆二固定连接;爬升机构用于带动缠绕机构、加压机构沿着主缆本体向上爬升,同时对主缆本体外表面进行清洁,缠绕机构在爬升过程中将包带缠绕在主缆本体外表面,加压机构对缠有包带后的主缆本体进行加压,使包带与主缆本体贴合。本发明能够自主实现对斜拉桥主缆表面清洁、缠绕包带以及加压处理,减少人工操作的风险。

    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再生微粉地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46713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0587546.7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再生微粉地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再生微粉100~500份,偏高岭土500~900份,碱激发剂700~1000份,高效增活剂5~10份,玄武岩纤维3~18份,纤维分散剂1~5份,去离子水150~200份。本发明利用建筑固废代替水泥,提高了资源循环利用率,减轻了环境的负担,降低了成本,减少了资源消耗;本发明利用玄武岩纤维增强再生微粉地聚合物解决了地聚合物韧性差、早期收缩率大、易开裂的问题,得到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地聚合物,有利于地聚合物在我国工程领域的推广应用。

    一种沥青混合料中玄武岩纤维交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3569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573407.3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合料中玄武岩纤维交织方法,包括,将SBS改性沥青加热至熔融状态,保温备用;预先加热粗细集料;将沥青混合料拌合锅加热至185±5℃,先将预先加热的粗细集料与短切玄武岩纤维、木质素纤维和聚酯纤维在拌合锅内拌合;再加入保温备用的SBS改性沥青拌合,最后掺入矿粉拌合,制备得到复掺玄武岩纤维、木质素纤维和聚酯纤维的沥青混合料;其中,在保证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提升的基础上,弥补其对水稳定性能改善的不足利用不同纤维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改善特点,取长补短,以达到定向改善路用性能的效果,亦可得到综合效益最优的交织方案,从而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降低造价。

    一种纤维增强沥青胶浆多孔板带拉伸与剪切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554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111604225.4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沥青胶浆多孔板带拉伸与剪切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置八字形模具;多孔板带拉伸试件制备及成型;试件脱模;试件安装及加载;试验结果分析。本发明设置了一种用于成型纤维沥青胶浆多孔板带拉伸试件的模具,通过万能材料试验机UTM进行拉伸和剪切加载,可以实现多种不同模式的开裂,并用极限荷载、断裂能、应力强度因子等指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该试验方法可以用于研究纤维对沥青胶浆抗裂性能和抗剪切破坏的增强效果,为纤维沥青混合料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从而提高沥青路面抗裂性能。

    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地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5915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934365.7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地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粉煤灰100~400份、矿渣粉400~700份、复合激发剂500~800份、耐碱玄武岩纤维5~16份、纤维分散剂2~5份。本发明所制备的地聚合物在凝结时间上有显著提升,流动性好,并大幅提高了地聚合物的抗压、抗折强度,有效改善了地聚合物的耐水性,制备流程简易快捷,能有效的保护环境、节约成本。本发明的地聚合物适用于道路、桥梁和房屋建筑等设施的快速修建与修复等。

    用于透水沥青混凝土车辙板试件的渗透系数测定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03443B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510713841.1

    申请日:2015-10-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透水沥青混凝土车辙板试件的渗透系数测定装置及其测试方法。测定装置包括测试装置和供水装置,测试装置包括工作平台、溢流水槽、上套筒、下套筒、两个法兰、电子温度计、量筒等;上套筒外侧壁上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溢水口,两个相同的法兰刻有一圈凹槽与套筒胶结为一个整体;下套筒与溢流水槽贯通,溢流水槽设置了一个溢流口和一个排水口;试件置于两个法兰之间,法兰与试件之间放置橡胶密封垫,法兰设有螺孔,通过长螺栓穿过螺孔并用螺母固定试件;所述供水装置由储水桶、水泵、电源开关等组成。本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便,不仅良好地解决了侧壁渗漏的问题,还实现了水力梯度的灵活控制,测定的结果合理可靠。

    一种生态型道路附属组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586816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610104691.9

    申请日:2016-02-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Y02A3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型道路附属组合装置,包括带侧腔槽体、盖板、软式透水管,软式透水管设置在侧腔槽体的U型槽中,在软式透水管内部填充部分细滤污料,软式透水管外的U型槽的槽体空间填充粗滤污料;侧腔内的底部填充植生土,上部填充尾气滤料;所述侧腔的外侧为绿化带;在支撑台上铺设连锁式盖板将U型槽封盖。本发明的结构具备强大的排水功能,减少路面雨水积存,保证交通、行人安全;内部填有粗滤污料、细滤污料及尾气滤料,具有良好的路表径流雨水净化、尾气处置功能;侧腔连通孔设计可有效排水,并使过滤后的水及时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及“干岛效应”。

    一种足尺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198267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19248.8

    申请日:2016-07-0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足尺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系统,包括试验路面(1)和行驶在该试验路面上的载重试验车(2),所述试验路面(1)为两条平行的直线段两端分别通过一半圆弧段连接而成的环线,所述试验车(2)为前轴为单轴单轮、双联轴为单轴双轮组合、三联轴为单轴双轮组合的六轴车。本发明的足尺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系统,加载轴型与实际轴型相符、有效试验长度可自行设置、无需频繁加卸载。

    用于透水沥青混凝土车辙板试件的渗透系数测定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03443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713841.1

    申请日:2015-10-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透水沥青混凝土车辙板试件的渗透系数测定装置及其测试方法。测定装置包括测试装置和供水装置,测试装置包括工作平台、溢流水槽、上套筒、下套筒、两个法兰、电子温度计、量筒等;上套筒外侧壁上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溢水口,两个相同的法兰刻有一圈凹槽与套筒胶结为一个整体;下套筒与溢流水槽贯通,溢流水槽设置了一个溢流口和一个排水口;试件置于两个法兰之间,法兰与试件之间放置橡胶密封垫,法兰设有螺孔,通过长螺栓穿过螺孔并用螺母固定试件;所述供水装置由储水桶、水泵、电源开关等组成。本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便,不仅良好地解决了侧壁渗漏的问题,还实现了水力梯度的灵活控制,测定的结果合理可靠。

    预制楼梯滑移支座限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4810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1911080233.6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预制楼梯滑移支座限位装置,用于限制预制混凝土楼梯与梯梁的相对滑移,包括拉结杆(1)和内嵌钢管(2);所述内嵌钢管(2)预埋在预制混凝土楼梯梯段平台下部,所述拉结杆(1)一端锚固在梯梁内,另一端套装在所述内嵌钢管(2)内;所述内嵌钢管(2)内壁设有限制所述拉结杆(1)纵向收缩的限缩机构(21)。本发明的预制楼梯滑移支座限位装置,构件受力设计与变形方向一致、受力合理,强度高;主要构件内置,不影响建筑美观、耐久性好、空间占用少;易于施工安装、构造连接可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