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洪峰削减的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水溢流调蓄池设施

    公开(公告)号:CN103821222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410053149.6

    申请日:2014-0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顾洪峰削减的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水溢流调蓄池设施,包括调蓄池、截流池、出流池、雨水进入管道及雨水排出管道,截流池侧面设置一雨水控制闸门和洪峰溢流堰分别与调蓄池相连通,调蓄池与出流池之间通过设置一排空水泵,在截流池内设置水质检测仪器,当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溢流水进入截流池后,当水体水质较差时,开启雨水控制闸门,使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溢流水进入调蓄池内;而对于水质好的水体,水体直接经雨水排出管道流出,当出现暴雨洪水时,洪峰大部分雨水直接经雨水排出管道排出截流池,另外部分则通过洪峰溢流堰高程自动溢流进入调蓄池,即对洪峰进行撇流削减,从而减轻下游雨水主干管涵乃至河道的洪水排峰压力。

    一种免维护排水沟渠生物廊道

    公开(公告)号:CN104805806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14204.X

    申请日:2015-04-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维护排水沟渠生物廊道,包括水平横跨设置在排水沟渠上的搭板和处于搭板两侧边缘的反梁,所述搭板两端分别具有向下嵌入排水沟渠侧壁的暗梁,两所述反梁分别向下延伸一段距离与搭板构成半围闭区域,所述搭板间隔阵列形成多个水汽通孔,在所述搭板上铺设土工布并填放土壤以形成种植土层,此排水沟渠生物廊道通过在搭板上形成多个水汽通孔,使排水沟渠蒸腾的水汽可以进入,以增加搭板上方种植土层的土壤湿度;同时,两侧反梁下伸与搭板构成的半围闭区域,防止蒸腾的水汽扩散,以在搭板下形成水气富集区,使得生物廊道不需要人工灌溉打理的情况,仍能维持草皮生机,吸引动物通过,从而达到生物廊道生态的自维护。

    一种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的生态化结构及改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74389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376834.0

    申请日:2018-04-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3/06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的生态化结构及改造方法,其结构包括河床、挡墙和若干个高度不同的种植平台,河床具有压脚平台和斜坡面,挡墙和各个种植平台均处于压脚平台上,多个种植平台呈阶梯状顺序分布,最高的种植平台位于靠近挡墙的一侧,最低的种植平台位于远离挡墙的一侧,各种植平台上均种植有植物。若干个种植平台阶梯分布能够适应经常涨落的感潮河段,结合典型潮位特点,营造河岸湿地,为河流生物提供丰富的栖息地,改善河流生物多样性和景观空间;此外,若干个种植平台还可作为临时的多级施救平台,便于落水人员和救援人员站立和攀爬,提高感潮河段的安全性。此发明用于城市河道修建改造领域。

    一种免维护排水沟渠生物廊道

    公开(公告)号:CN104805806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214204.X

    申请日:2015-04-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维护排水沟渠生物廊道,包括水平横跨设置在排水沟渠上的搭板和处于搭板两侧边缘的反梁,所述搭板两端分别具有向下嵌入排水沟渠侧壁的暗梁,两所述反梁分别向下延伸一段距离与搭板构成半围闭区域,所述搭板间隔阵列形成多个水汽通孔,在所述搭板上铺设土工布并填放土壤以形成种植土层,此排水沟渠生物廊道通过在搭板上形成多个水汽通孔,使排水沟渠蒸腾的水汽可以进入,以增加搭板上方种植土层的土壤湿度;同时,两侧反梁下伸与搭板构成的半围闭区域,防止蒸腾的水汽扩散,以在搭板下形成水气富集区,使得生物廊道不需要人工灌溉打理的情况,仍能维持草皮生机,吸引动物通过,从而达到生物廊道生态的自维护。

    城市小流域河道快储缓释海绵堤岸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846774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12966.6

    申请日:2015-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小流域河道快储缓释海绵堤岸结构,包括由堤岸底板和堤岸面板构成的堤岸墙体,在堤岸墙体内部依次振密充填形成粗砂层和碎石层,堤岸底板贯穿间隔布置多个连通管道并设置小孔隙反滤包,堤岸面板中部贯穿间隔布置多个纳洪管道并设置大孔隙反滤包,堤岸底板下方具有碎石粗砂垫层,在碎石粗砂垫层外侧和堤岸底板外侧砌筑干砌石护脚。通过回填具有高孔隙比的填料,使堤岸墙体内具有储水功能,通过连通管道与河道水体进行置换以达到水体储蓄释放;同时,纳洪管道还可将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大量快速引入堤岸墙体内并进行储存,从而达到削减洪峰的目的,储存在堤岸墙体内的水体再经连通管道缓慢渗流至河道中,向河道补水。

    城市小流域河道快储缓释海绵堤岸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846774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212966.6

    申请日:2015-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小流域河道快储缓释海绵堤岸结构,包括由堤岸底板和堤岸面板构成的堤岸墙体,在堤岸墙体内部依次振密充填形成粗砂层和碎石层,堤岸底板贯穿间隔布置多个连通管道并设置小孔隙反滤包,堤岸面板中部贯穿间隔布置多个纳洪管道并设置大孔隙反滤包,堤岸底板下方具有碎石粗砂垫层,在碎石粗砂垫层外侧和堤岸底板外侧砌筑干砌石护脚。通过回填具有高孔隙比的填料,使堤岸墙体内具有储水功能,通过连通管道与河道水体进行置换以达到水体储蓄释放;同时,纳洪管道还可将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大量快速引入堤岸墙体内并进行储存,从而达到削减洪峰的目的,储存在堤岸墙体内的水体再经连通管道缓慢渗流至河道中,向河道补水。

    一种排水管道接口防渗反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3497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257833.X

    申请日:2017-04-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3/06 F16L1/028 F16L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水管道接口防渗反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排水管道接口防渗反滤结构包括管道接口和设置在管道接口处的橡胶圈,在管道接口外围径向由内向外依次包覆有粘土垫层、土工布内层、土工膜、土工布外层、粘土防护层,通过在管道接口外依次包覆粘土垫层、土工布内层、土工膜、土工布外层、粘土防护层形成复合式防渗反滤层,能有效地提高了管道接口部位的防渗反滤能力,阻止了土体向管道中的颗粒流失,从而减少地面塌陷。而且,该复合式防渗反滤层不仅可以防止管道雨污水泄漏,污染沿经地下水;还可以防止地下水渗入雨污水管,降低地下水位,避免混入地下水而增加污水厂处理量。

    一种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溢流水拦蓄渗流设施

    公开(公告)号:CN103821218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053860.1

    申请日:2014-0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溢流水拦蓄渗流设施,包括雨水引流渠和设于雨水引流渠旁的调蓄塘,雨水引流渠具有一段下沉式的截流槽,截流槽侧向开有一引流口与调蓄塘相导通,在调蓄塘内沿水体流动方向依次形成格栅区、湿地过滤植物区、渗流过滤区,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溢流水的水流量相对较小,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溢流水通过雨水引流渠引流时,先跌落流进截流槽内,再通过截流槽的侧向引流口流入调蓄塘进行净化处理;随着时间推移,调蓄塘内的水位上升,顶托截流槽使其水位也相应上升,使得后期雨水流经截流槽时,直接漫过截流槽经下段的雨水引流渠流入下游水体,实现了污染较大的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溢流水与较洁净的后期雨水分流排放。

    一种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的生态化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8201772U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20604096.6

    申请日:2018-04-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的生态化结构,其结构包括河床、挡墙和若干个高度不同的种植平台,河床具有压脚平台和斜坡面,挡墙和各个种植平台均处于压脚平台上,多个种植平台呈阶梯状顺序分布,最高的种植平台位于靠近挡墙的一侧,最低的种植平台位于远离挡墙的一侧,各种植平台上均种植有植物。若干个种植平台阶梯分布能够适应经常涨落的感潮河段,结合典型潮位特点,营造河岸湿地,为河流生物提供丰富的栖息地,改善河流生物多样性和景观空间;此外,若干个种植平台还可作为临时的多级施救平台,便于落水人员和救援人员站立和攀爬,提高感潮河段的安全性。此实用新型用于城市河道修建改造领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排水管道接口防渗反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800577U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20415833.3

    申请日:2017-04-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水管道接口防渗反滤结构,该排水管道接口防渗反滤结构包括管道接口和设置在管道接口处的橡胶圈,在管道接口外围径向由内向外依次包覆有粘土垫层、土工布内层、土工膜、土工布外层、粘土防护层,通过在管道接口外依次包覆粘土垫层、土工布内层、土工膜、土工布外层、粘土防护层形成复合式防渗反滤层,能有效地提高了管道接口部位的防渗反滤能力,阻止了土体向管道中的颗粒流失,从而减少地面塌陷。而且,该复合式防渗反滤层不仅可以防止管道雨污水泄漏,污染沿经地下水;还可以防止地下水渗入雨污水管,降低地下水位,避免混入地下水而增加污水厂处理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