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0595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35991.7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山大学
IPC: E02D29/073 , E02D29/16 , E02D3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及其施工方法,暗埋隧道段的前端设有扩大套筒,最终管节的后端插设在扩大套筒中,最终管节的前端与沉管段间隔布置,最终管节的前端下方设有沿扩大套筒的轴向延伸的支撑梁,支撑梁的上端与最终管节的底壁抵接;最终管节的底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相对布置的顶针式位移计,两个顶针式位移计的顶针分别弹性顶压支撑梁的左侧壁和右侧壁;控制系统控制各顶推装置推动最终管节向前运动,且控制系统根据两个顶针式位移计的顶针的压缩量的变化值,调整各顶推装置的伸长速度,从而使得最终管节的前端面与沉管段的后端面平行,避免最终管节向扩大套筒外侧运动时左右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04846774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12966.6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E02B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小流域河道快储缓释海绵堤岸结构,包括由堤岸底板和堤岸面板构成的堤岸墙体,在堤岸墙体内部依次振密充填形成粗砂层和碎石层,堤岸底板贯穿间隔布置多个连通管道并设置小孔隙反滤包,堤岸面板中部贯穿间隔布置多个纳洪管道并设置大孔隙反滤包,堤岸底板下方具有碎石粗砂垫层,在碎石粗砂垫层外侧和堤岸底板外侧砌筑干砌石护脚。通过回填具有高孔隙比的填料,使堤岸墙体内具有储水功能,通过连通管道与河道水体进行置换以达到水体储蓄释放;同时,纳洪管道还可将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大量快速引入堤岸墙体内并进行储存,从而达到削减洪峰的目的,储存在堤岸墙体内的水体再经连通管道缓慢渗流至河道中,向河道补水。
-
公开(公告)号:CN113186898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390609.4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02D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软土地基中施工多个竖向的降水井;在两个所述降水井之间布置若干花管,通过所述花管在软土地基内部形成横向排水、注气通道;向所述降水井内部注入气体,气体经过所述降水井进入各所述花管,通过所述花管的开孔冲切周围土体,形成流向花管的渗水通道;在花管上部土体自重的作用下,地下水经所述花管汇集至所述降水井,抽出各所述降水井内的积水,软土地基完成固结沉降。本发明避免了常规堆载预压所需土方量大、二次转运费用高的问题,而且通过花管形成沿深度方向的渗水通道,渗水通道在软土地基内部的分布更广,大大缩短处理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04805806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214204.X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E02B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维护排水沟渠生物廊道,包括水平横跨设置在排水沟渠上的搭板和处于搭板两侧边缘的反梁,所述搭板两端分别具有向下嵌入排水沟渠侧壁的暗梁,两所述反梁分别向下延伸一段距离与搭板构成半围闭区域,所述搭板间隔阵列形成多个水汽通孔,在所述搭板上铺设土工布并填放土壤以形成种植土层,此排水沟渠生物廊道通过在搭板上形成多个水汽通孔,使排水沟渠蒸腾的水汽可以进入,以增加搭板上方种植土层的土壤湿度;同时,两侧反梁下伸与搭板构成的半围闭区域,防止蒸腾的水汽扩散,以在搭板下形成水气富集区,使得生物廊道不需要人工灌溉打理的情况,仍能维持草皮生机,吸引动物通过,从而达到生物廊道生态的自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3821106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410052999.4
申请日:2014-02-17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E02B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渔港及河道护岸结构,包括挡土面板,所述挡土面板为仰斜式,其包括前端的临水面和后端抵接土体的挡土面,所述挡土面上固定接有锚杆,所述锚杆锚固在挡土面板后的岩土层中。本发明采用挡土面板护岸挡土,挡土面板的临水面采用仰斜形式,既节省占地,又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挡土面板所承受土体侧压力,同时采用以锚杆锚固面板挡土为主,达到护岸抗倾覆、抗滑动稳定的基本安全要求,通过本发明可以达到安全可靠、适应性广、造价经济、土体扰动小、便于施工等多方面的效果。本发明可应用于渔港及河道的护岸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3882704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1104945.4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梁下增设支点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被加固梁的增设支点柱的位置预植钢筋;在被加固梁的下方设置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和拼接顶支横梁,其中,拼接顶支横梁包括第一梁段、第二梁段和第三梁段,将拼接顶支横梁横向放置于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将预植的钢筋沿竖向穿过钢筋预穿孔;通过设置于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的顶升设备顶升拼接顶支横梁,拼接顶支横梁的第二梁段对被加固梁施加预加力;进行增设的支点柱的浇筑,浇筑时将第二梁段浇筑于支点柱中;拆除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第一梁段和第三梁段。本发明能够用于对既有结构增设可协同工作的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柱支点,降低改造加固工程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59297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398785.3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深厚软土地区中灌注桩充盈系数的方法及设备,包括位于深厚软土层内的桩孔,桩孔的顶部设有环形孔;位于桩孔内的钢筋笼;位于深厚软土层上方的挂钩;用于浇灌水玻璃的水玻璃浇灌组件位于钢筋笼内,用于在浇灌混凝土浆液时注入水玻璃;位于钢筋笼内的混凝土浇灌组件,用于向桩孔内浇灌混凝土浆液;位于环形孔内的防护组件,用于避免环形孔内壁的泥土塌方掉落至桩孔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筋笼外围包裹一层铁皮或环状热塑管的制作工艺复杂且成本较高,浆液还是会从桩底不断流出至孔周,影响桩周土层侧阻力的发挥中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938579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095413.2
申请日:2014-03-13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E02B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潮河段间错压脚束形生态河道,包括由两侧堤岸围成的河道本体,所述河道本体上设有若干抛石压脚堆,所述各抛石压脚堆沿堤岸方向间错布置,使河道本体内形成“S”型的河槽。本发明通过河道本体内间错布置的抛石压脚堆,可达到在小流量,特别是感潮河段、往复潮流工况下,把河槽束窄成“S”形,加大河槽流速及水深,丰富水流流态,提供更多样的堤岸脚动植物栖息环境,改善河道生态景观效果。本发明可应用于小流量工况下的河流整治。
-
公开(公告)号:CN11578771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396058.3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边坡外有限范围内填土形成加筋土挡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位于边坡一侧的阶梯,阶梯内插接有多个锚杆,且多个锚杆依次呈横向与纵向排布,边坡的顶部设有两个第二粘性土层和第二土工格栅,且第二粘性土层和第二土工格栅自下而上交替排布,多个加筋土挡墙,位于阶梯远离边坡的一侧,用于增加边坡的稳定性,锚固钢筋网,设置在阶梯的一侧,用于防止加筋土挡墙出现滑移现象,锚固组件,设置于锚杆内,用于增加锚杆与边坡之间的稳固性;解决现有技术中填土体本身的整体稳定性不足,整个填土均为潜在滑动体,增加工程造价,且工程难度提高,以及桩锚与边坡的稳定不足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88270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04945.4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梁下增设支点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被加固梁的增设支点柱的位置预植钢筋;在被加固梁的下方设置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和拼接顶支横梁,其中,拼接顶支横梁包括第一梁段、第二梁段和第三梁段,将拼接顶支横梁横向放置于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将预植的钢筋沿竖向穿过钢筋预穿孔;通过设置于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的顶升设备顶升拼接顶支横梁,拼接顶支横梁的第二梁段对被加固梁施加预加力;进行增设的支点柱的浇筑,浇筑时将第二梁段浇筑于支点柱中;拆除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第一梁段和第三梁段。本发明能够用于对既有结构增设可协同工作的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柱支点,降低改造加固工程的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