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浇铸设备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2485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1001828.0

    申请日:2020-0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浇铸设备,其包括加热输送装置、液压推进装置、浇铸装置、夹持装置以及开模装置。加热输送装置用于对模具进行加热并沿横向将模具输送至加热输送装置的所述一端。液压推进装置用于沿纵向将加热输送装置的所述一端上的模具推送到夹持装置中。浇铸装置用于向夹持装置夹持的模具中浇铸金属液,且已完成浇铸的模具在液压推进装置的作用下移动至开模装置中。开模装置接收已浇铸的模具且对已浇铸的模具进行开模处理,以分离出模具和工件。本申请的自动浇铸设备的结构和安装简单、操作方便、生产安全有效,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还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人工强度,同时提升了生产的安全性,更符合生产要求。

    自动浇铸设备及其加热输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410297U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022097672.2

    申请日:2020-09-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浇铸设备及其加热输送装置,所述加热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加热组件、导热块和输送机构。第一加热组件设置于导热块上并用于对导热块进行加热。导热块形成有加热隧道,所述加热隧道用于供模具通过。输送机构位于导热块下方、且用于带动模具在所述加热隧道内移动。由于第一加热组件通过导热块的加热隧道对模具进行间接加热,则当模具经由输送机构在加热隧道内移动时,模具在加热隧道内被均匀加热。这种间接加热方式不仅便于控制加热隧道内的温度,且能保证加热隧道内各区域的温度均匀,由此实现对模具的均匀加热,从而减少了模具与浇铸的金属液之间的温差,进而保证了产品表面的光滑度、节约了人工打磨工序。

    自动浇铸设备及其夹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410295U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022097671.8

    申请日:2020-09-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浇铸设备及其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用于向模具中浇铸金属液时夹持模具。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安装架、第一夹辊组件和第二夹辊组件。所述第一夹辊组件固定设置于安装架,第二夹辊组件滑动设置于安装架,且第二夹辊组件与第一夹辊组件在横向上相对设置并一起配合以夹紧模具。在本申请的夹持装置中,当模具位于第一夹辊组件与第二夹辊组件之间时,模具向两侧挤压第一夹辊组件和第二夹辊组件的同时被第一夹辊组件与第二夹辊组件夹紧,从而无需人工手动夹紧模具,由此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

    自动浇铸设备及其浇铸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410298U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022101334.1

    申请日:2020-09-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浇铸设备及其浇铸装置,浇铸装置用于向模具中浇铸金属液。所述浇铸装置包括熔炉、滑动导向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熔炉位于滑动导向机构上方并连接于滑动导向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熔炉并带动熔炉沿滑动导向机构运动。在本申请的浇铸装置中,熔炉内的金属液能够自动地注入模具中,从而不仅避免了人工将金属液注入模具时导致的金属液洒落、飞溅烫伤工人的危险、还极大地提高了模具浇铸效率。并且,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由于熔炉能够沿着滑动导向机构运动,从而保证了熔炉能够与模具对应以实现准确地浇铸以及熔炉在纵向上对不同的模具进行连续浇铸,由此极大地提高了模具浇铸准确度和模具浇铸效率。

    自动浇铸设备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551707U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22101331.8

    申请日:2020-09-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浇铸设备,其包括加热输送装置、液压推进装置、浇铸装置、夹持装置以及开模装置。加热输送装置用于对模具进行加热并沿横向将模具输送至加热输送装置的所述一端。液压推进装置用于沿纵向将加热输送装置的所述一端上的模具推送到夹持装置中。浇铸装置用于向夹持装置夹持的模具中浇铸金属液,且已完成浇铸的模具在液压推进装置的作用下移动至开模装置中。开模装置接收已浇铸的模具且对已浇铸的模具进行开模处理,以分离出模具和工件。本申请的自动浇铸设备的结构和安装简单、操作方便、生产安全有效,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还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人工强度,同时提升了生产的安全性,更符合生产要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