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片集成陷波镜像介质波导S形圆极化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948170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03058.5

    申请日:2024-1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片集成陷波镜像介质波导S形圆极化天线,属于天线领域,包括S型介质辐射体、金属化通孔、微带馈线以及层叠排布的第一金属接地板、第一介质基板、第二金属接地板、第二介质基板,S型介质辐射体嵌在第一介质基板内且位于天线的中心,S型介质辐射体的下表面紧贴第二金属接地板,上表面无覆盖,若干个金属化通孔贯穿第一介质基板且阵列布置在S型介质辐射体的外围,第二金属接地板上设置缝隙,微带馈线位于第二介质基板的下表面且垂直于缝隙,微带馈线远离缝隙的一端连接到第二介质基板上的馈电端口;通过弯曲的介质结构结合底部的缝隙耦合馈电易于实现圆极化,将陷波镜像结构用在天线设计中,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

    一种基片集成陷波镜像介质波导传输结构及其阵列

    公开(公告)号:CN11931523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69176.1

    申请日:2024-1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片集成陷波镜像介质波导传输结构及其阵列,属于微波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介质基板、附着在介质基板下表面的金属地平面和金属平面,沿介质基板一侧边方向开设空气孔或空气槽,空气孔或空气槽将介质基板分割成三个部分,分别为两侧的介质块和中间的介质条带,金属平面位于介质块的上表面,金属平面与金属地平面连接形成共地,该介质波导传输结构相较于传统的介质波导易于实现平面集成,一体化设计使得该介质波导传输结构简单稳定、损耗低,适用于毫米波太赫兹等集成平面电路板制作工艺,作为毫米波太赫兹等频段的电磁传输。

    一种相扫频扫的反射阵、透射阵以及透反阵

    公开(公告)号:CN11809976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09663.2

    申请日:2024-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扫频扫的反射阵、透射阵及透反阵,所述反射阵包括馈源喇叭、反射阵地平面以及设置在反射阵地平面一侧表面呈矩阵排列的第一传输网络,所述反射地平面的另一侧表面设置与每个第一传输网络位置对应的移相器或者功率放大器,所述第一传输网络包括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所述馈源喇叭向空气中发射电磁波信号,各个接收单元接收到信号并通过各自对应的移相器或者功率放大器传输给发射单元,各个发射单元向外发射波束,发射单元能够接收不同接收单元发射的波束,所述反射阵通过馈源喇叭的频率调整实现频扫过程,通过移相器的相位或者功率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调整实现相扫过程;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实现连续波扫描且路径损耗较小。

    一种差分激励的阵列天线的有源差分反射系数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0849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51550.6

    申请日:2022-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差分激励的阵列天线的有源差分反射系数获取方法,应用于差分激励的阵列天线,阵列天线包括N个阵列排布的天线单元,每个天线单元由其对应的差分端口进行激励,第m个天线单元的差分端口包括m‑端口和m+端口,第m个天线单元的有源反射系数为其中,是单端口m+到单端口n+的散射参数,是单端口m‑到单端口n‑的散射参数,是单端口m+到单端口n‑的散射参数,是单端口m‑到单端口n+的散射参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有源差分反射系数的获取过程简单,易于实现,对差分激励的阵列天线的匹配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用于数据卡SAR预测的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02313846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215434.X

    申请日:2011-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据卡SAR预测的模型,包括人体组织测试池和测试盒,所述测试池中心与待测数据卡中心对齐,所述测试池中心与待测数据卡两者相距的最短距离不超过5mm,所述人体组织测试池外层由测试盒包裹。本发明有效解决IEC制定的人体组织测试池的尺寸过大,仿真设计时间过长,计算资源大量浪费的问题;通过优化组织液测试池的参数设置,研究SAR值的相应变化,对比SAR值的实测值,缩短SAR值的预测时间。

    四端口天线的微带双模馈电网络

    公开(公告)号:CN102280720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107803.3

    申请日:2011-04-28

    Abstract: 一种无线雷达技术领域的四端口天线的微带双模馈电网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双模子网络和第二双模子网络,第一双模子网络包括:宽频带巴伦、功分器、第一微带线和第二微带线;第二双模子网络包括:宽频带巴伦、功分器、第三微带线和第四微带线。本发明实现对小型化的四端口天线实现双模馈电,以进一步拓展天线带宽,在更宽的频带范围内改善输入端口的隔离度。

    宽带高通相位调节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99598A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810039568.9

    申请日:2008-0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技术领域的宽带高通相位调节器,其中:第二微带线连接输入端,第二微带线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变容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和第四微带线一端连接,第四微带线另一端接地,第二变容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另一个第一变容二极管的阴极和一根第一微带线一端连接,第一变容二极管和第二变容二极管采用背靠背的连接方法,第一微带线分别与直流电源和两个电容一端连接,两个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一变容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第三微带线和第五微带线一端连接,第五微带线另一端接地,第三微带线另一端接输出。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能够获得较宽带的频率响应和较大的相位调节度,可应用于宽带压控振荡器和功率放大器中。

    基于双面平行带线的小型化双频混合环

    公开(公告)号:CN102280680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122177.5

    申请日:2011-05-12

    Abstract: 一种射频微波技术领域的基于双面平行带线的小型化双频混合环,由介质基板及两组镜像对称设置于介质基板上下表面的带线组合组成,每组带线组合包括:四组对应的馈线、开路短截线以及阶梯阻抗结构,其中:四组开路短截线分别设置于介质基板上,四组阶梯阻抗结构环绕设置于四组开路短截线外部,四组馈线分别设置于阶梯阻抗结构的外围。本发明采用由双面平行带线实现的反相器实现电路的小型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