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7725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19410.8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宿州市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大豆带状种植除草装置,包括安装基架、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架两侧的移动轮,所述安装基架上等间距设置有执行机构,所述安装基架上设置有控制机构。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带状植物种植过程中存在的如下问题,一,采用人工方式对带状种植的植物进行锄草劳动强度大,需要人工手持锄草工具沿着种植间隙进行锄草,在此过程中需要作业人员往复运动,耗费时间长,二、现有的锄草机械针对不同种植间隙或者不同生长周期的种植物进行锄草时无法进行调整,适用范围小,带状种植间隙清除的杂草需要进行二次收集,无法进行自动化收集作业,而且铲除的杂草中混合有大量的泥土不利于对收集杂草的二次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87446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316781.8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确定量多行分种器,其包括:种箱、吸种辊、种铲、播种导轨、以及用于将吸种辊表面未被种铲剥离的残留种子进行清理的清除装置。通过设置可将种子自种箱内阵列式取出的吸种辊,带取出种子后由种铲均份剥离,并通过播种导轨将均等分配的种子播种到每个播种行内,实现无差异化均匀多行分种播种,提高了生成效率,极大降低了漏播缺苗的几率。同时设置清除装置,对未被种铲剥离的残留种子进行清理,确保吸种辊可以正常循环的取出种子,避免因种子卡孔造成后续分种的不均匀,进而提高了分种器分种播种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74430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316787.5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B4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电控精量播种机,其包括:破土播种装置、分种器、以及牵引装置,播种装置包括播种横梁、多个悬挂组件、以及播种组件,破土播种组件包括播种头、以及土壤旋耕破碎聚拢组件,播种头包括架体、以及挖头,悬挂组件包括第一气缸、以及挂架,挖头包括两块播种板,播种板成V形底部拼接成一个整体,挖头迎土侧的每个播种板的侧面开设有刃边,挖头背土侧设有出种口和出肥料口,播种板内设有下种通道以及下肥料通道。通过牵引装置带动分种器和破土播种装置,分种器将种子均匀送至播种装置内,破土播种装置的土壤旋耕破碎聚拢组件预先将播种路径上的土壤翻松聚拢,再由挖头将种子和肥料直接播种至预定深度内,从而简化了播种作业的工序,降低了播种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771831B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710980468.5
申请日:2017-10-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性激素在作物孕穗期抗寒减灾方面的应用,所述性激素优选孕酮,应用时,是在孕穗期作物受到低温冷害后24小时内向叶面喷施浓度为0.05μmol/L孕酮。本发明在作物孕穗期受低温灾害后喷施孕酮,能有效增加小麦孕穗期的抗寒性,缓解孕穗期低温胁迫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816624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011644452.5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渍涝胁迫试验中信息的采集与分析。涝胁迫试验中信息的采集与分析方法中包括一渍涝胁迫试验桶,具体包括用于栽植植株的内桶,以及容置所述内桶的外桶;所述外桶内靠近底部设有一将外桶隔成上下两层的间隔板,所述间隔板中心设有定位内桶的定位孔,所述外桶的上层底部和下层底部均设有出水口;本发明通过对外桶进行注水,进而实现对栽培桶内植株的培养和进行渍涝胁迫试验,通过获取根系生长分布情况以及渍涝水中根系分泌物的来研究渍涝胁迫对植株的影响,从而为耐涝植物品种的筛选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3111311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84831.3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沿淮地区小麦产量影响因子筛选方法,针对沿淮地区获取相应年份的降水量因子、温度因子、日照因子以及小麦产量数据,从而得到相应年份小麦产量与降水量因子、温度因子、日照因子的相关系数,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筛选出相关系数最高的影响因子,这种沿淮地区小麦产量影响因子筛选方法,解决了如何对沿淮地区小麦产量的气候影响因子进行筛选,科学利用气候资源,合理布局农业生产的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81662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11644452.5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渍涝胁迫试验中信息的采集与分析。涝胁迫试验中信息的采集与分析方法中包括一渍涝胁迫试验桶,具体包括用于栽植植株的内桶,以及容置所述内桶的外桶;所述外桶内靠近底部设有一将外桶隔成上下两层的间隔板,所述间隔板中心设有定位内桶的定位孔,所述外桶的上层底部和下层底部均设有出水口;本发明通过对外桶进行注水,进而实现对栽培桶内植株的培养和进行渍涝胁迫试验,通过获取根系生长分布情况以及渍涝水中根系分泌物的来研究渍涝胁迫对植株的影响,从而为耐涝植物品种的筛选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2703981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110012248.X
申请日:2021-01-0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解高温胁迫下小麦光合性能损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小麦开花后5天,使用外源NO供体硝普钠和水杨酸对小麦进行叶面喷雾,至叶片正反两面均湿润为止,每天1次,持续4天,外源NO供体硝普钠和水杨酸的处理浓度分别为0.5mmol/L、0.1mmol/L。本发明可以有效缓解高温胁迫对小麦生长的抑制,最终实现缓解小麦产量损失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874430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1910316787.5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B4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电控精量播种机,其包括:破土播种装置、分种器、以及牵引装置,播种装置包括播种横梁、多个悬挂组件、以及播种组件,破土播种组件包括播种头、以及土壤旋耕破碎聚拢组件,播种头包括架体、以及挖头,悬挂组件包括第一气缸、以及挂架,挖头包括两块播种板,播种板成V形底部拼接成一个整体,挖头迎土侧的每个播种板的侧面开设有刃边,挖头背土侧设有出种口和出肥料口,播种板内设有下种通道以及下肥料通道。通过牵引装置带动分种器和破土播种装置,分种器将种子均匀送至播种装置内,破土播种装置的土壤旋耕破碎聚拢组件预先将播种路径上的土壤翻松聚拢,再由挖头将种子和肥料直接播种至预定深度内,从而简化了播种作业的工序,降低了播种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05185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406082.6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小麦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研究不同小麦品系在相同生育时期抗逆性的田间试验方法。所述田间试验方法为:在田间设置一组沿直线分布的人工光源,使每日的光照时长为18‑20小时;在人工光源的两侧分别种植不同品系的小麦,不同品系的小麦麦行在田间的分布方向为垂直于人工光源;沿着麦行的方向,小麦表现出生育进程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进行逆境处理,通过选取麦行不同位置的小麦进行比较,来实现生育期不同的小麦品系在相同生育时期抗逆性差异比较。本发明实现了在同一时间获取不同生长发育进程的小麦品系在相同生育时期的植株样品,从而进行抗逆性差异比较,提高了试验准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