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16637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308123.2
申请日:2012-08-2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凤丹籽油和凤丹籽总黄酮的联合提取方法,包括粉碎干燥凤丹籽、超声辅助提取凤丹籽原油、分离石油醚悬浊液中的凤丹籽粉末、减压干燥石油醚溶液、干燥脱脂凤丹籽粉末、超声提取凤丹籽总黄酮、分离乙醇悬浊液中的凤丹籽粉末、减压蒸发乙醇溶液得到凤丹籽总黄酮。其中,采用石油醚或石油醚和正己烷的混合溶剂超声辅助提取凤丹籽原油,采用乙醇溶液辅助超声提取凤丹籽总黄酮。该方法具有同时提取凤丹籽油和凤丹籽总黄酮的特点,工艺流程连贯紧凑。凤丹籽油和凤丹籽总黄酮的提取率较高,提取的凤丹籽油具有纯度高,色泽好,简单精炼即可达到国家标准。方法提取的凤丹籽总黄酮具有较高的活性,其抗氧化能力强、抑菌能力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816637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10308123.2
申请日:2012-08-2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凤丹籽油和凤丹籽总黄酮的联合提取方法,包括粉碎干燥凤丹籽、超声辅助提取凤丹籽原油、分离石油醚悬浊液中的凤丹籽粉末、减压干燥石油醚溶液、干燥脱脂凤丹籽粉末、超声提取凤丹籽总黄酮、分离乙醇悬浊液中的凤丹籽粉末、减压蒸发乙醇溶液得到凤丹籽总黄酮。其中,采用石油醚或石油醚和正己烷的混合溶剂超声辅助提取凤丹籽原油,采用乙醇溶液辅助超声提取凤丹籽总黄酮。该方法具有同时提取凤丹籽油和凤丹籽总黄酮的特点,工艺流程连贯紧凑。凤丹籽油和凤丹籽总黄酮的提取率较高,提取的凤丹籽油具有纯度高,色泽好,简单精炼即可达到国家标准。方法提取的凤丹籽总黄酮具有较高的活性,其抗氧化能力强、抑菌能力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432028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46943.5
申请日:2013-08-0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凤丹籽天然活性护肤霜,包括如下组分物质:凤丹籽油、凤丹籽总黄酮提取物、乳化剂和溶剂;其中,所述乳化剂熔点为30-65℃,常温下为固体;所述溶剂为丙三醇和丙二醇的混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凤丹籽天然活性护肤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65±5℃的温度下,将乳化剂和凤丹籽油充分混合,降温,加入溶剂和凤丹籽总黄酮提取物,混合后继续降温至0±10℃,混合物采用微波乳化,得到产品。本发明所述凤丹籽天然活性护肤霜具有防晒、护肤、美白、保健和消炎功效;所述凤丹籽天然活性护肤霜制备方法简单、乳化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609754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10648247.X
申请日:2013-12-0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23D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稳定性凤丹籽油,该凤丹籽油是将提取的新鲜凤丹籽油同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迷迭香提取物及柠檬酸复合而成的一种天然提取物的混合物,该混合物中包括0.02%-0.06%β-胡萝卜素、0.03%-0.06%番茄红素、0.03%-0.07%迷迭香提取物及0.02%-0.10%柠檬酸,余量为凤丹籽油。本发明还包括该凤丹籽油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提取凤丹籽油,配制柠檬酸、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迷迭香提取物母液,添加柠檬酸母液,添加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母液,静置冷藏,添加迷迭香提取物母液。本发明利用4种天然产物复配大幅度提高凤丹籽油的贮藏能力,使凤丹籽油具有氧化稳定性,延长凤丹籽油的保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3609754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648247.X
申请日:2013-12-0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23D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稳定性凤丹籽油,该凤丹籽油是将提取的新鲜凤丹籽油同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迷迭香提取物及柠檬酸复合而成的一种天然提取物的混合物,该混合物中包括0.02%-0.06%β-胡萝卜素、0.03%-0.06%番茄红素、0.03%-0.07%迷迭香提取物及0.02%-0.10%柠檬酸,余量为凤丹籽油。本发明还包括该凤丹籽油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提取凤丹籽油,配制柠檬酸、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迷迭香提取物母液,添加柠檬酸母液,添加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母液,静置冷藏,添加迷迭香提取物母液。本发明利用4种天然产物复配大幅度提高凤丹籽油的贮藏能力,使凤丹籽油具有氧化稳定性,延长凤丹籽油的保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2499281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13234.8
申请日:2011-10-1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23B7/1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刺苦草根状茎褐变抑制剂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抑制剂的制备包括草酸、柠檬酸、抗环血酸的混合溶液;使用方法是将采后的刺苦草根状茎清洗去除污泥杂质及腐烂、霉变、发黑的刺苦草根状茎后,将刺苦草根状茎浸泡在含该抑制剂的水溶液中贮藏,能够保持刺苦草根状茎60天不变色,或在加工前将刺苦草根状茎浸泡2-8小时。该发明能够有效抑制刺苦草根状茎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褐变,具有抑制刺苦草根状茎褐变的时间长,效果好、不破坏刺苦草原有风味、安全性高和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432028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346943.5
申请日:2013-08-0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凤丹籽天然活性护肤霜,包括如下组分物质:凤丹籽油、凤丹籽总黄酮提取物、乳化剂和溶剂;其中,所述乳化剂熔点为30-65℃,常温下为固体;所述溶剂为丙三醇和丙二醇的混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凤丹籽天然活性护肤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65±5℃的温度下,将乳化剂和凤丹籽油充分混合,降温,加入溶剂和凤丹籽总黄酮提取物,混合后继续降温至0±10℃,混合物采用微波乳化,得到产品。本发明所述凤丹籽天然活性护肤霜具有防晒、护肤、美白、保健和消炎功效;所述凤丹籽天然活性护肤霜制备方法简单、乳化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
-
-
-
-
-
-